首页 > 现代言情 > 请问沙栀子的恋爱选项是? 加芯灯笼

10. 选项:A

小说:

请问沙栀子的恋爱选项是?

作者:

加芯灯笼

分类:

现代言情

01

【世界像张纸,被烧得疼痛。】

【因此蜷缩起来。】

【生来包裹着羊水、仰望着幸福的婴儿也是这样闭眼的姿态。我就是这样期待她看向我的。】

.

02

这几句话是一个法籍华裔作家将近三十岁时才出版第一本作品的书封赠言。

整本书以奇特诡谲的叙事视角讲述着故事,在以时间为序的各个阶段里追忆少年往事、初恋与失恋、重逢的友情,完整描述了一个人人生中所有的情感历程。

那是包括了所有情感联系的复杂集合,也是全身心膜拜于一人的淡淡苦恋。

只要微妙地带入书中的人称视角,就能发现那些友情与爱情的模糊、爱欲探索中浅淡的香气、绵长到雪融化渗入生命的情愫。

这些情感无时无刻不俯视着成长中少年的灵魂,正跟现实一样,给他带来了严酷的神经痛苦,导致更深的道德负罪和病理痛楚。

作为中法混血,这位作家在国内和法国都有长期居住的生活经历,因此深受部分诗人和意识流小说的影响,书中的部分故事来源于他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第四部分里的故事。显然和书中一样,十九岁的作家本人以友情的方式爱慕着已经有了恋人的少女,在友谊的边缘迷茫地徘徊。他们一起从语言系毕业,进入更高的学府,作为朋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写这本书时,他同时也是出名的摄影家,很可能因此才将笔名取为“camera”的音译卡摩拉。

而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常唯美的镜头感。

除此之外,第二部分里的病理性精神描写,也经常被心理学拿来作为解析的案例。

据说卡摩拉每写完一章,差不多就是深夜要休息的时间了,就匆匆在工作台上吃点药,他被下笔的念头鬼魂一样缠绵住神经,无法停下笔。

边做着药物治疗,边点灯通宵继续写下去。

最困倦忙碌的时候甚至会占用和心理医生谈话的时间,取消当面的疏导,转为电话疏导,以至于一边打着电话,一边伏案写成百万字的长篇。

也许这本书归类在爱情文学里并不合适,也是许多初读到它的人的误解。

从出版作品到封笔卡摩拉都没有在公众面前露过面,负责他作品的编辑代表他公开了拒绝任何改编。

他在作品的公开注解里说:

“这是纯粹的私人作品,不需要任何修改以及文字外的展现,发表出来仅仅因为她希望能在纸上正式看见这个故事。”

“她已经结婚了。”

“她是我至高无上的友谊。”

……

这个她自然就是这本书里的她了。

卡摩拉冰冷地拒绝好奇的人探寻这本书中明显有原型的“她”,部分评论家为了追根溯源,只能从第四部分中真假参半的描述里推测他们的过往。

在那些狂热中带着荒谬、却暗藏幸福与平静的描述中,他们曾经是同学,在街头咖啡厅一起伏案撰稿,写完一篇短篇后交换看,笑着分食点的一份龙虾沙拉。

她的文学成就高于卡摩拉,而那一代的女作家十分低调,奉行着隐隐入市的生活哲学。

他只写过三部作品,而愿意授权出版的只有这一本,因极具明丽清新的文学性被广泛讨论,经过几十年后依然具有可读的意义。

而卡摩拉也如此自我贬低道——【我所描写的所有,都是寄生她灵魂的迷恋物。】

.

03

“三等奖:郑斡、温春、乐晓亦……”

“二等奖:……”

“一等奖:沙栀子。”

.

04

沙栀子的父亲小心地把获奖的征文作品从校报上裁下来,放进家庭复印机里。

转眼间两张附件嗡嗡地印出来,还泛着油墨香和热度,他转身递给翘首以待的沙栀子。

沙栀子捏着两张纸跑到房间里,打开准备了很久的两个礼物盒。

左边是水芹绿的,一张夹进了厚厚的信件里,封上的快递箱上登记着国际邮件的信息,这是给妈妈的礼物。右边是豆沙红的,里面堆了很多书,沙栀子找出一本《追忆似水年华》,随手夹在了其中一页当做书签。这是准备给马上就要回来度过寒假的魏续哥哥的。

沙栀子的父亲把正件压进相框时,她就收拾好了两个礼物盒,小心地扣上密码锁。

沙栀子的父亲踩上凳子,费劲地把钉子敲进雪白的墙面,耳边框框发震传进房间时。

沙栀子就先一步跑到客厅里,愁眉苦脸地委屈发问:“给妈妈的礼物什么时候才能寄出去呀?”

沙栀子的父亲安慰说:“也许过几天就到了。”

在他们镇上国际快递要提前好几天预约,这几天天气寒冷,淅淅沥沥地小下雪。

也许就是因为天不作美,所以上门来揽收的人迟迟没有来。不管沙栀子收到了多少份生日礼物,在别人的生日里送了多少份礼物,但她有一个惯例,那就是一定会在自己的生日里,给她喜欢在意的人送礼物。

送给父亲的礼物是一套新的厨具,用奖金买的,内含零花钱补贴。

没错,沙栀子的生日快到了。

她也就快要毕业了。

想到这,沙栀子的父亲就很唏嘘和欣慰,提着锤子站在椅子上,从墙上一溜的照片往回看,好像孩子刚出生时候的样子还在眼前。当时刚生下来的沙栀子才八斤重,裹在襁褓里,在周围亲戚帮忙做宴庆生的时候睡得一塌糊涂。

睫毛跟着脸颊一呼一吸地仰伏,像袖珍鼓风机,或者功率很小的电吹风。

谁抱到手里都屏住了呼吸,生命的能量暖融融,堆在怀里是跟雪天强烈对比起来的热意。

那时候他在电暖炉边烤橘子,边用脚轻轻推摇篮,十分自豪地跟人介绍:“这是我们家的宝宝,雪天出生的宝宝。”

什么很香很干净啦。

哭起来呜呜的特别让人心疼。

才几岁就会数十以内的数字了。

总之什么都变成了值得钦佩的优点,沙栀子的父亲年年都有新的可以跟亲戚熟人炫耀的话。

……

咚咚咚。

刚想到这能炫耀的人就敲响门了。

沙栀子的父亲开门迎客,把人引到征文相框前:“来长长见识!你肯定写不出来吧!”

包都没放下来的亲戚就被拉过去罚站阅读。

看完后确实由衷夸了几句。

但在沙栀子父亲言之凿凿说这孩子如果想成为作家就可以成为作家时,还是没忍住心里嘀咕。

“……所以这个孩子才有点自我膨胀吧。”大老远来送礼的亲戚转身放下拎着的一些补品。

大部分都是补脑长身体的,虽然很喜欢沙栀子,但也有点不以为然。与其说是不赞同,不如说是合理地担忧着,也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

只是得一个征文小奖未必真能成为作家,就跟做生意赚了笔钱也可能接着亏掉成本一样。

才能也是需要资本和痛苦来兑现的。

难道沙栀子真要那么辛苦地靠写作赚钱?他听说有些作家一辈子穷困潦倒,朝不保夕,食不饱腹的。

要不叫姐夫多存点钱吧?

话到嘴边的生意人坐在沙发边,看沙栀子跑过来跑过去地招待他,眼睛笑得像太阳花,精神奕奕的。还很开心地说谢谢舅舅过来给她过生日。最后还是心里一软,把不中听的话咽回喉咙里了。

而且讲出来说不准有可能会被听到后的姐夫瞬间拉下脸、不留情面地赶出去吧。

沙磐只好呷了口茶,换了一个话题,对着沙栀子问:“今年你妈妈还是不回来啊?”

边问,边拉外甥女坐下:“她好几年没回来了吧,还是半年半年地给家里寄信和照片?”

他问这话时很有技巧,把礼品袋里一个装香水的小盒子拿出来,放到沙栀子手里让她拆。

手上做着别的事情,脑子不集中想一个问题的话就精神放松了。

说出来的大概率是实话。

这时沙栀子的父亲都从厨房探头出来,来之前他们就打电话说了这事,对着他感激地点了点头。

沙栀子的父亲对妻子常年在外的工作没有抱怨,当时沙磐的姐姐决定从学校辞职时,他就做好了余生支持的准备。只有一点焦心……那就是,当时沙栀子才六岁。但不得不说,沙静槐是个狡猾的、聪明的、贪心的母亲,她选择的是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也没有放弃女儿的爱,会定期给女儿寄来各地的矿石,偶尔会写一些言辞简洁的信,附带几张匆忙拍下的照片。

年幼的孩子眼里那些矿洞简直是童话里才会出现地方,实在太了不起了!

当沙栀子的回信里写下稚嫩的疑问:【妈妈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呢?】

回信的回信道:【回答栀子的时候,我已经不在照片的那个地方了哦。】

【我的职业,就请可爱的栀子像解谜一样慢慢地猜吧,等到未来栀子知道了,一定会吓一跳的。】

那样的回答正是年幼好奇心旺盛的沙栀子所期待和感兴趣的,猜测和幻想之间。

对母亲的喜爱就自然地滋生了。

小时候还好,虽然缺少了母亲的陪伴,但因为这份好奇的滋补,一提起母亲沙栀子就会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沙栀子的父亲只是怕长大了一些的沙栀子,受到了什么想法影响,对母亲产生怨恨。

也许他还是并不明白这个孩子的灵魂。

显然她还是很期待、很喜爱母亲。

沙栀子拆开香水,眼睛水亮亮的。很惊喜地对舅舅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木质玫瑰香,边说上个月妈妈寄来了淡紫色的石英晶体,可好看了。还去房间拿了那颗矿石标本,那是一簇完整的晶牙,精致得看起来收藏价值很高,在客厅的木茶几上,显得更加像神秘种族的眼眸。

沙磐笑着摸了摸她头顶,很仔细地看孩子眼底有没有掩盖的伤心和失落。

发现没有后松了一口气。

沙栀子的父亲也端着菜,走出厨房,两人对接了一个安慰的眼神。

吃饭时没来得及收起来的那些矿藏摆在茶几上,碗筷声间,有一颗简单打磨过的玫瑰石英在流光璀璨的矿种静静地躺在匣内。

朦胧而透明的粉红色就像千万朵的吻封在其中,散发着柔和美丽的光泽。

那是最具“母爱”色彩的矿石之一。

.

05

写诗的行顿很重要。

例如聂鲁达和巴克斯特的诗表意连续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