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将月去

11. 第十一章 道谢

小说: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作者:

将月去

分类:

穿越架空

说是看看,可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尤其赵家还帮了忙。

徐氏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犯愁。

前两日她给温良玉同僚家送了礼物,但都是礼尚往来。

可赵大人是温良玉的上峰,任工部侍郎官居三品,家中自是什么都不缺,送什么好呢?

自家觉得贵重的,赵家恐怕还看不上。温良玉只说了去拜访,没说别的,他在本来就忙,若再拿这些琐事打扰他,那她就真的帮不上什么忙了。

看徐氏出神,温良玉问了句,“怎么了?”

徐氏只能先应下,“没事,我准备着。”

温知瑶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她看徐氏好像有点为难。

温良玉:“吃饭吧。”

桌上有小盘炸鱼,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做的,温良玉吃了一条,又喝了碗稀粥,就不怎么用了。

他年纪大了,晚上不宜用过多。况且常出门应酬喝酒吃肉,在家就吃得清淡些。

温良玉吃完饭,问问家里好不好,几个孩子怎么样。

温知雅还没说话,林氏就替女儿说道:“老爷,知雅下午练了字帖,很用功的。”

温良玉点点头,“劳逸结合。”

但他对温知瑶说的却是,“知瑶不可偷懒。”

宁氏还怕温知瑶说下午画了半天花样子没偷懒,毕竟要攒私房,心刚提起,温知瑶就乖巧点点头,“是,不过女儿偷懒恰恰能说明父亲能干。”

温良玉笑着摸摸她脑袋,又看向温知雅,“不懂的可以问爹。”

林氏看着温良玉神色慈爱,两个孩子也乖乖点头,她心里却满是愁绪。

瞧着父慈子孝,可是温良玉每日下职,除了吃饭睡觉,空闲的时间就那么一会儿,他还累呢,能问多少。

她这几日出门也跟别人打听过,别家都给女儿请先生,除了读书,还能选一两样喜欢的学。

总不能日后自己女儿出门,什么都不好让人笑话,所以林氏觉得还是给女儿请个先生好,可是徐氏温良玉没发话,这事难办。

况且她也不知请女先生要花多少银子,既然请肯定三个姑娘一起上课,就算只温知雅学,林氏也不乐意自己拿银子。

难道知雅不是温家的孩子?

林氏深吸一口气,温家的孩子又不是天生聪慧,要是不用先生教就什么都会,那怎么不去考状元。

灯下,林氏在心里琢磨,前头李氏刚惹了事,孩子们还没全回来,又要送礼打点,用钱的地方实在多。

她也不想温良玉为难,还是等过些日子再提吧。

徐氏更愁,想了一晚上都不知道送什么,摆饰?赵家指定不缺,布匹绸缎,估摸着看不上。

老家倒是有茶叶,只不过在京城什么茶叶没有,实在上不了台面。

徐氏觉得温良玉丢给她了一个难题,可是初来京城,温良玉在官场也忙,要应付这个应付那个,徐氏想帮点忙,这事她不想让温良玉再多操心。

如今温家像是飘到江面的小舟,舟上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重新添置。

好在家里人都在,一个人想不出主意来,人多总成的。

次日一早,趁着吃早饭都在,徐氏问道:“老爷说让我去赵家,你们说赵家帮了这么大的忙,总得感谢一二,带什么礼物上门好。”

温知雅好奇地抬起头,又把头低下去,林氏看看其他人,“苍山不是有茶叶吗,带些过去还不成?”

林氏老家在苍山临县,也没什么特产。

徐氏道:“怎么也得凑个双数。”

温家也才起来,底蕴不深,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最值钱的宅子还是圣上赐的。

温知瑶听了一会儿,道:“母亲,咱们送的不能太贵重,赵大人家位高权重,让兄长们去书院或许只是提一嘴的事,再说都在官场,收贵重的礼物有贪污受贿之嫌。”

不能贵重,更不能失了心意。

宁氏在桌下拉拉温知瑶的手,示意她少说几句。

徐氏却道:“让知瑶说。”

温知瑶眼睛亮亮的,“咱们老家的点心就很好吃呀,可以在家做些,买个好看的匣子装上送去。茶叶也挺好,带两罐呗,总之能尝个新鲜。”

徐氏失去应酬,这些肯定得打点妥当,说不准这回一去,赵家就带温家玩了。

徐氏缓缓点了个头,“这个倒是不错。”

家里厨娘会做酥皮点心,而京城多吃豌豆黄绿豆糕这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色不一样,点心也不一样。

温知瑶嘴馋道:“这不开春了,还可以做些青团!”

徐氏笑了,这孩子心思很好猜,她道:“好,做了家里也能吃些。”

林氏:“青团我来做吧,我做的好吃。”

这也是黎阳的习俗,开春踏青,清明前后做青团,温知文也要进书院读书,她儿子最小,都没读几年,若是自己考没准儿还进不去书院,林氏也想帮点忙。

徐氏:“那好,缺什么让丫鬟去买。”

她松了口气,人多也好,能帮着出主意,也省得她一个人独木难支。

黎阳的点心都是酥皮儿的,得先熬猪油,然后做馅儿。馅儿多种多样,豆沙的枣泥的,还有咸甜口的鲜肉的。

而青团要用到艾草,也不知京城有没有。青团能包的馅儿可就多了,可以做芝麻花生的、玫瑰豆沙的。

温知瑶也是许久没吃,试探着问:“能不能做点咸蛋黄肉松的?”

林氏奇怪,“那是什么馅儿?”

可没听过。

温知瑶道:“把鸡肉或是猪肉炒成肉松,咸蛋黄也是咸口,混在一起又香又咸,不似豆沙那般甜腻,指定好吃。”

林氏觉得这样也成,“那我试试,多做几样馅儿,挑着好吃的给赵家送去。”

送人东西得送好的,尤其赵家还帮了大忙。

这样一来,丫鬟小厮出门采买要用的东西,其他人撸起袖子准备做点心。宁氏不擅做点心,领了个别的活,管看着孩子。

温知雅神色娴静,坐在树荫下看着大人们忙活。

院内热火朝天,温知意忍不住扒着窗子往外看,昨日刚下过雨,今天好似洗过,天空湛蓝云朵洁白,阳光甚是明媚。

此时此刻她是后悔了,跟徐氏认错想要出去玩,但徐氏说一不二,禁足就是禁足。

林氏挽着袖子,忙着把艾草焯水,放了些碱面省着蒸出来颜色不好看,然后才剁碎混在糯米粉里。

这本是留着祭祖用的,但也慢慢成了黎阳一代特色的小吃。

清明前后就有婆婆做好去街上卖,圆鼓鼓青色团子,入口留香,很是好吃。

反正来京城是没见着。

馅料是厨娘熬的,徐氏也挽起袖子揉面做酥皮,几个丫鬟要么帮忙要么烧火,温知瑶要么跟在宁氏旁边,要么去厨房瞅瞅,嗅嗅香味儿,或是被喂一勺豆沙枣泥。

厨娘做这些得尝着来,舀一点放到碗里,让几个孩子尝尝味道。

温知瑶就抱着碗出来,问温知雅吃不吃。

温知雅刚想摇头,林氏就道:“你也尝尝,觉得不好吃了再调味道。”

桌上摆着好几样馅料,有的多有的少。

黎阳点心好吃,当初出发前家里就做了不少,只不过赶路一个月也吃腻了,这会儿做了又觉得新奇。

温知雅乖巧点了点头,冲着妹妹笑了笑,然后用另一个小勺子吃了一口,她吃得慢,豆沙在她嘴里慢慢化了。

温知瑶好奇看着,“四姐姐怎么样,好吃吗,我觉得有点甜的。”

温知雅微微眯起眼睛,她冲妹妹笑笑,“是有点,可以再加点豆沙。”

做点心就花了一个上午,后头厨娘又把从老家带来的烤炉拿了出来,开始烤点心。

青团得蒸,家里一上午忙活这些,花了不少时间,以至于中午饭也简单。

温知瑶都没吃饭,吃了两个青团一块鲜肉馅儿的点心,点心分量足,吃完差不多就饱了。

不过她只是吃饱了,却不是吃腻了,感觉下午还能再吃两块。

其他人也挺喜欢这些点心,等晚上温良玉回来,徐氏还特意给他拿了些。

“今儿做了不少点心,青团是婉君做的,想着给赵家送去些,家里孩子也吃着。”

温良玉尝了一个,“不错,这青团味道怎么没见过,里面吃着有点像咸鸭蛋黄。”

徐氏笑着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