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禁忌之爱:石阶上的月光 萝莎琳

38.墙内之城

小说:

禁忌之爱:石阶上的月光

作者:

萝莎琳

分类:

古典言情

(公元前431年夏,阿瑟雅11岁,莱山德13岁)

---

窒息的光荣

「让开!全都给我让开!」一个满脸胡渣的男人粗暴地推开前面的人群,手中紧握着破旧的陶罐,「我的孩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凭什么让你插队!」旁边的妇人尖叫着抓住他的手臂,「我们也等了整整一个上午!」

人群在狭窄的街道上推挤着,汗臭与绝望的气息混合在一起。伊莉丝躲在阿瑟雅身后,小声说:「好可怕...他们看起来像是要杀人...」

克莉奥却挺直腰杆,不屑地说:「真是野蛮。在神殿里从没见过这么失礼的场面。」

阿瑟雅紧握着伊莉丝颤抖的手,轻声安慰:「别怕,他们只是太饿了。」

这时,一个老农跪在尘土中,颤抖的双手捧着几颗被踩碎的麦粒:「这可是我们家三代人耕种的土地啊...斯巴达人一把火就...全都没了...」

他的哭声被淹没在更大的喧嚣中。不远处,一个年轻母亲紧抱着婴儿,低声哼唱着摇篮曲,可婴儿的哭声却越来越微弱。

「科林斯,再坚持一下...」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妈妈一定会找到食物的...」

突然,人群再次骚动起来。

「粮食来了!」

「是神殿的祭司们!」

阿瑟雅跟着塞西莉亚祭司走在队伍最前面,看着眼前地狱般的景象,她紧紧攥住了衣角。雅典娜的声音在她心中回响:「最高的秩序,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地吃着蜂蜜面包...」

---

智慧的实践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塞西莉亚祭司站在简陋的木台上,声音已经沙哑。她手中的长柄木勺在几乎见底的大锅里搅动,稀薄的麦粥散发着微弱的热气。

阿瑟雅负责维持队伍秩序,伊莉丝和克莉奥在一旁协助。伊莉丝怯生生地递着空碗,而克莉奥则时不时皱眉躲开难民们脏污的手。

「注意你的仪态,伊莉丝。」克莉奥低声提醒,「别让这些平民靠得太近。」

阿瑟雅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妇人一次又一次被人群挤到后面,怀中的婴儿哭声越来越微弱。

「请...求求你们...」妇人绝望地伸着手,却连锅边都碰不到。

阿瑟雅忍不住上前:「塞西莉亚祭司,那位抱着婴儿的夫人...」

「我说过很多次了,阿瑟雅。」塞西莉亚头也不回,语气严厉,「在这里,公平就是秩序。每个人都要排队,没有人可以例外。」

就在这时,一个瘦小的男孩突然从人群缝隙中钻出,直接扑向粥锅:「我饿!给我一点!」

「退后!」塞西莉亚厉声呵斥,用木勺挡开男孩。男孩踉跄倒地,眼中瞬间涌出泪水。

伊莉丝惊呼一声,想要上前扶起男孩,却被克莉奥拉住:「别多事,伊莉丝。祭司大人会处理的。」

阿瑟雅的心揪紧了。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走到塞西莉亚面前:

「祭司大人,我有一个建议,既能维持秩序,又能让最需要的人得到食物。」

塞西莉亚终于转过头,眉头紧锁:「如果你还想为某个人求情...」

「不,是为了所有人。」阿瑟雅的声音清晰而稳定,「我观察到,带着幼儿的母亲、年迈的老人和伤患,根本无法在这样混乱的队伍中获得食物。如果我们为他们设立专门的通道,优先但不加量地分配,这样既能保障最脆弱者的生存,也能减少整体的混乱。」

克莉奥惊讶地睁大眼睛:「这...这不符合传统的分配方式!」

伊莉丝却小声支持:「可是...这样确实比较公平...」

周围的难民顿时议论纷纷:

「她说得对!我带着三个孩子,根本挤不进去!」

「我的父亲腿脚不便,每次都排在最后...」

「求求你们,给老人和孩子一条活路吧!」

塞西莉亚的脸色变了又变,她环视着一张张期盼的脸,最终长叹一口气:

「...好吧,明天开始试行。但是阿瑟雅,」她严肃地盯着女孩,「如果这个方法引发更大的混乱,你要负全部责任。」

伊莉丝担忧地拉住阿瑟雅的手:「这样真的好吗?万一失败了...」

克莉奥却若有所思:「至少...这是个有趣的尝试。」

第二天,当专门的队伍设立时,奇迹发生了。虽然仍有不满的嘀咕,但当人们看到那些抱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婴儿的母亲,终于能够有尊严地领到食物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

伊莉丝开心地协助着老弱妇孺的队伍,而克莉奥也难得地没有抱怨,默默地帮忙维持秩序。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颤巍巍地接过粥碗,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滑落:

「感谢雅典娜...感谢你们还记得我们这些老骨头...」

阿瑟雅扶着老妇人到旁边坐下,轻声说:「雅典娜女神从未忘记她的子民。」

克莉奥看着这一幕,小声对伊莉丝说:「也许...有时候打破传统也不是坏事。」

---

希望的歌声

这天傍晚,分发工作结束得比平时早。夕阳的余晖洒在难民营中,给破败的景象镀上一层金色。

伊莉丝揉着酸痛的手臂:「总算结束了...我们快回神殿吧。」

克莉奥整理着被弄皱的衣袍:「真是累死了,全身都是难民的味道。」

阿瑟雅却望着远处蜷缩的孩子们:「你们先回去吧,我想再待一会儿。」

伊莉丝犹豫了一下:「可是玛尔珀祭司说要准时回去...」

「就一会儿。」阿瑟雅已经向孩子们走去。

克莉奥叹了口气,却意外地跟了上去:「我倒要看看你还要搞什么名堂。」

阿瑟雅轻轻坐下,用温柔的嗓音唱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金色的麦浪随风摇,

橄榄树下孩童笑。

泉水叮咚唱欢歌,

雅典永世乐逍遥...」

起初只有最近的一个小女孩抬起头,怯生生地望着她。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歌声吸引,慢慢围拢过来。

伊莉丝惊讶地看着:「他们...他们在听阿瑟雅唱歌...」

「姐姐,」一个男孩小声问,「现在还有金色的麦浪吗?」

阿瑟雅温柔地摸摸他的头:「会的,只要我们守住雅典,明年春天,麦子还会长出来,橄榄树还会开花。」

她开始讲述那个每个雅典孩子都听过的故事:

「很久以前,众神要决定谁来守护这座城市。海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击岩石,涌出咸涩的海水。而智慧女神雅典娜...」

「用她的长矛轻点大地,长出了一棵橄榄树!」一个孩子抢着说。

「没错。」阿瑟雅微笑着点头,「雅典娜赐予我们的不只是战斗的勇气,更是生存的智慧。她教我们种植橄榄,织造布匹,制定法律...」

伊莉丝不知何时也坐了下来,小声跟着哼唱。克莉奥站在一旁,原本不耐烦的表情渐渐柔和。

人群不知何时已经围了一大圈,连大人们也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一个满脸沧桑的农夫喃喃自语:

「说得对...只要人还活着,土地就在...总有一天...」

这时,伊莉丝鼓起勇气,也唱起了另一首摇篮曲。她的声音虽然细小,却清澈动人。孩子们惊喜地看着她,有个小女孩甚至靠在了她的膝上。

克莉奥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突然开口:「你们知道吗?在斯巴达,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冷酷无情。但我们雅典人...我们相信音乐和诗歌。」

她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衣袍,开始朗诵一首荷马的诗篇。虽然孩子们听不太懂,却被她庄重的神情吸引。

就在这时,玛尔珀祭司的助手气喘吁吁地跑来:「阿瑟雅!伊莉丝!克莉奥!玛尔珀祭司在找你们,她说...」

她的话突然停住,惊讶地看着围坐的人群。孩子们依偎在三个见习生身边,大人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我们马上回去。」阿瑟雅轻声说,最后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记住,只要我们心中还有歌声,雅典就永远不会陷落,雅典娜女神会守护我们的。」

回神殿的路上,伊莉丝兴奋地说:「我从没想过...歌声能有这么大的力量。」

克莉奥虽然还是保持着高傲的姿态,却轻声说:「至少...这比单纯的分发食物有意义多了。」

---

艰难的抉择

「以雅典的名义,住手!」

莱山德所在的小队长大喝一声,带着预备队的少年们冲进骚动的人群。两个面黄肌瘦的男人正在为了一小袋麦子扭打,周围围满了沉默的旁观者。

「这袋麦子是我的!」较壮的男人眼睛血红,死死抓着袋子一角,「我的女儿快要饿死了!」

「胡说!」另一个较瘦的男人脸上已经挂彩,却毫不退让,「是我先排到的!我的母亲还在发烧!」

莱山德握紧训练用的长矛,手心全是冷汗。父亲的话在耳边回响:「战场上不需要仁慈!对敌人的软弱就是对自己的残酷!」但眼前这些...这些都是雅典的同胞啊!

「还愣着干什么?」小队长厉声命令,「把闹事者抓起来!」

就在莱山德犹豫的瞬间,小队长已经用长矛柄重重击在较壮男人的腿弯处。男人惨叫一声跪倒在地,却仍然死死护着那袋麦子。

「求求你...」他抬头看着莱山德,眼中满是绝望,「我的女儿才三岁...」

莱山德的手在颤抖。这一刻,他彷佛又看到了麦加拉难民营中那些孩子的眼睛。

当晚,莱山德在营帐里辗转难眠。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在地上,映出他迷茫的脸庞。

「小子,还没睡?」老兵安德森掀开帐帘,递给他一块硬面包,「吃点东西吧。」

「我不饿...」莱山德低声说。

安德森在他身边坐下:「还在想白天的事?听着,小子,战争就是这样。有时候...」

「有时候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同胞动手?」莱山德突然激动起来,「他们不是斯巴达人!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的雅典人!」

安德森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小卷羊皮纸:「有个小女孩托人送来的,说是你的朋友。」

莱山德急忙展开信纸,阿瑟雅的字迹比平时更加用力,彷佛承载着某种决心:

「莱山德,愿你安好。

今天,我帮营地里一位眼睛几乎看不见的老婆婆修好了她的纺锤。当纺锤终于再次转动时,她满是皱纹的手轻抚着我的脸,对我说:『孩子,只要纺锤还能转动,生活就还没有停止。线断了可以再接,就像希望一样。』

那一刻,我想起了第一次跟雅典娜女神的对话,她说,最高的秩序,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地吃着蜂蜜面包。而我现在明白了,要让孩子们能吃上面包,首先得要有人能织出装面包的布袋,要有人能修补破旧的衣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