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她的权臣路 南山有鸟

17. 不期而会(七)

小说:

她的权臣路

作者:

南山有鸟

分类:

现代言情

从第二次起,梁辉就不怎么来西书阁和方孟春碰面了,毕竟修史只是是他的诸项公务中最不要紧的一项。

方孟春每次到西书阁的时候,都能看到上次的反馈和这次的需求已经被放在案上。不知是谁传递的,不过这也无关紧要。

清单写得明白详细。看字迹,应该一直都是那位从不署名的校书郎亲笔所写。

方孟春每次都会把这些单子留在西书阁里放好,以便日后检校。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摞起来竟然也有厚厚一叠。

这日她踏入西书阁时,正是阳光最明亮的午后。奇怪的是,案上除了寻常会有的三两纸张,还有一小碟杏脯。

方孟春回头看向守门的宦官,宦官轻声道:“是给女侍中的。”

除此之外,并未多说什么

方孟春先把那碟杏脯放到一边去了。不论如何,就算要吃,她也打算完成工作了再说,最好是带回去吃……书房里可是不该饮食的。

方孟春将上次看到一半的那卷从柜子里抽出来,又将那几张条陈拿到眼前看。

却见第一张纸上写的并不是前一日的反馈,而是……

方孟春没忍住轻笑了两声。

原来那杏脯是那位校书郎给她留的,还很戏谑地说:他是领了官家给的俸禄才修史的,但女侍中却毫无所得,实在过意不去。他埋头于文字时总是容易饿,不知道女侍中是否也会如此,这杏脯能作为零嘴垫垫肚子,若是能收下就再好不过了。

最后又署名:程瑛。

方孟春笑着摇了摇头,独将这一张纸袖了,其余的则预备按往常一样储放好。

想了想,也先拿了张空白的纸,提笔写下:多谢程校书的好意。

再往后不知该写什么,便夸赞了他一番,但多是套话。

因此程瑛见到这份回复时,半是欣喜半是失落。

也罢,是他唐突了。

他刚得知竟然是北海公主来帮忙时,其实是大为不解的。虽然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公主担了女侍中的职,但他以为陪侍皇后而已,并不需要什么真才实干。

梁辉却说,北海公主会在宫学授课,想来是有这个能耐的,叫他不要觉得皇帝敷衍。还语重心长道:“你还年少,不知晓这宫里宫外,是最容易有出格的人和事的。”

破例也是一种特权。

然而程瑛真正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女侍中有几分敬佩之意,还是梁第一次去过西书阁,将她亲自写的笔记带来秘书省的时候。

第一反应也是赞叹字迹。

他每次列出需要其他记载补充的条目,加起来至多也就一两张纸,她却能还回来十余张,字迹从头到尾还都非常规整。

内容也极好,和他给的条目是对应的,分门别类,很方便查看。还会附上不少别的记载,又条理清晰,稍作润色便可编入史书中了。

她甚至还会在原文之外做好标注,比如一些古早的史料,有些词汇现在通行的是别的说法,就需要另加更正,实在细心。

想到这里,程瑛又觉得可惜。

后妃传在国史的列传中排序第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后人读到这部史书,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人参与过。

这部国史到时候成书了,估计就会署个主持工作的梁辉的大名。

她也是,他也是。

……

腊尽春回,又是新的一年。

元日朝会上,百官朝贺天子。

方孟春虽未亲眼所见,却也听宫里人一传十十传百地描述了遍,知晓是如何大的排场。

同一天,皇后在宣光殿受内外命妇拜贺。

方孟春如果是以公主身份参与,那她就得在下面跟着姑母姊妹们一道,但这次她是以女侍中的身份出面的。先是按例引导命妇,再和另一位女侍中邓宣月分别站在了穆襄两侧。

方孟春对这等严肃的活动十分陌生。先帝在时她年龄还小,而当今皇帝纳穆襄为后时,方毅已经坐罪,她在家中守孝和养病数年,不像在座的大部分命妇以前参与过亲蚕礼等,也就不知道该是怎么样的礼仪和流程。

为此,方孟春提前好久就开始背诵流程和规矩,最后好歹没出差错。

但也没忍住腹诽,这说是朝贺,怎么走怎么做怎么开口却都是事先规定好的,众人根本没法真心祝贺,也不可能打心底里感到喜悦。倒是像后世的联欢晚会上的讲话,压根没人想听,都想着回家呢。

哦,倒是一个例外。

外命妇或有不能来的,内命妇却是必须全部到场,许灵妙自然也在其列。

这是她第二次见到她。

北宫的妃嫔常觐见皇后,掖庭的却没这个机会。虽然皇后偶尔会召见住在掖庭的嫔妇,说点闲话,讲些规矩,但许灵妙入宫才两个月不到,不曾遇上过。

许灵妙平日在掖庭的生活很是无聊,偶尔有什么苦劳活计让她们这些低位嫔妇做,都算是解闷了。

元日向皇后朝贺,是许灵妙进宫以后遇上的最大的一件事。故而今日进了宣光殿,也是废了好大劲才没因为兴奋而失仪。

殿内沉闷的氛围也拦不住许灵妙,她还朝着方孟春眨了下眼睛。

方孟春却并不理会,就像没看见许灵妙的小动作一样,冷淡应对。

和许灵妙不同,她这段时间可谓是过得相当充实了,给宫学生讲课,在西书阁查阅史料,还有为今日的服装做准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