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巫烬 杀砚

4. 南郊小院

小说:

巫烬

作者:

杀砚

分类:

古典言情

牛车碾过郢都城内坑洼的石板路,每一次颠簸都像踩在赤璃紧绷欲断的心弦上。她蜷缩在车厢最深的阴影里,像只受惊的幼兽,城门洞的阴寒和昭虎那道刀疤带来的灭顶恐惧,依旧死死攫着她的四肢百骸。车外,高耸的屋宇如同沉默的巨兽,投下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她不敢再看,将脸深深埋进屈子衣袖,贪婪汲取着那点墨香混着药草清苦的气息——这是她此刻唯一的锚点。怀中的巴魂玉紧贴着心口,固执地传递着微弱的暖意,左肩胛的胎记却沉寂如死,仿佛也被这座冰冷庞大的都城震慑,暂时蛰伏。

“到了。”

老荆沙哑的声音带着疲惫,终于打破令人窒息的沉默。

牛车停住。

赤璃怯怯抬眼。

一方小小的院落撞入眼帘,像一头盘踞在喧嚣巨兽脚边的、倔强喘息的小兽。低矮的土墙爬满深绿藤蔓,一扇半旧的木门虚掩,透出几分人间烟火。门楣上,一束风干的泽兰在风中轻轻摇曳,无声诉说着主人的风骨——与城内那些朱门高墙、戒备森严的府邸格格不入。

这便是屈子在郢都风暴中的孤岛——南郊小院。

“大夫可算回来了!”

爽朗的女声带着暖意迎出。荆娘快步上前,脸上是毫不作伪的淳朴笑意,目光落在屈子身后那个苍白瑟缩的小身影上,瞬间化作柔软的慈爱。

“这就是赤璃姑娘吧?可怜见的,快进来!热水备好了,去去寒气!”

那声音像滚烫的姜汤,瞬间驱散了赤璃心头几分蚀骨的冰冷。

她局促地下车,学着屈子的样子,对荆娘微微躬身,声音细若蚊蚋:“谢谢荆姨。”

小院不大,却处处透着用心。墙角几丛青翠药草散发安神幽香,竹竿上晾晒的粗布衣裳在阳光下投下斑驳影子,一小块开垦整齐的菜畦里,嫩绿的菜苗生机勃勃地探头。正屋三间,其中一间厢房门敞开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铺着干净柔软被褥的木榻上,暖融融的光斑跳跃——那是为她准备的。

“赤璃,”

屈子指向那间充满阳光的小屋,声音温和却带着千钧之重,

“此间便是汝家。荆娘老荆,皆如家人。”

“家”……

这个字眼像烧红的针,狠狠刺进赤璃心底。盘瓠寨的灰烬、爹娘凝固的眼神瞬间翻涌!她用力抿紧唇,将喉头的酸涩和眼眶的灼热死死压下,才挤出低哑的声音:

“谢谢屈爷爷,谢谢荆姨,谢谢荆伯。”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谢啥!往后就是一家人了!”

荆娘笑着拉起她冰凉的小手,那掌心的暖意让赤璃微微一颤。妇人手脚麻利地打来热水,取出一套崭新的粗布衣裙,虽简朴,却浆洗得极柔软,带着阳光蓬松的气息。

温热的水流拂过脸颊颈项,洗去一路风尘,也仿佛暂时涤去了些许沉重。换上干净柔软的衣裳,赤璃才觉呼吸顺畅了几分。走出厢房,屈子已端坐堂屋矮几旁,一卷厚重的竹简摊开。老荆在院中安静地整理行李。

“赤璃,”屈子放下竹简,抬眼看她,招招手,“来。”

她依言跪坐过去,带着几分拘谨。屈子从袖中取出一卷打磨光滑的空白竹简,递过一支小巧锋利的青铜刻刀。刀柄微凉,沉甸甸地压在她掌心。

“识字,乃明理之始,立身之基。”

老者声音沉凝,带着师者的威严,

“今日起,授你识文断字。先识己名。”

他执起刻刀,骨节分明的手指稳如磐石,在光洁竹片上缓慢刻下两个古朴遒劲的楚篆——“赤”、“璃”。刀锋划过竹片,沙沙轻响,每一笔转折都似蕴含着天地至理,力透竹背。

“赤璃。”屈子指尖点着那仿佛拥有生命的字迹,“此即汝名。”

赤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握紧刻刀。指尖触到冰冷的青铜和温润的竹片,心头莫名一悸,一种近乎神圣的庄严感油然而生。她学着屈子的样子,笨拙地在旁刻下歪歪扭扭的“赤”字,力道不均,刻痕深浅不一,字形难看。

“无妨,”

屈子眼中带着鼓励的暖意,驱散她的窘迫,

“初学如此,甚好。笔为刀,字为心,贵在诚。”

他指着那稚拙的“赤”字,

“此字,已见筋骨。”

阳光穿过窗棂,将一老一少伏案的身影投在地上,拉得很长。灶间传来荆娘轻快的锅碗声和诱人饭香,院中老荆劈柴的节奏沉稳有力。这一刻的安宁,像一层薄脆的琉璃,小心翼翼地包裹住赤璃伤痕累累的心,给予她片刻喘息。

然而——

当她屏息刻向“璃”字最后一笔时,脑中猝然闪过城门洞中那道冰冷的刀疤、战车上狰狞的虎头徽记!

指尖猛地失控,刻刀在竹片上划出一道刺耳尖锐、深可见骨的豁口!

左肩胛下,沉寂的胎记骤然传来一丝闷热,如同深渊中蛰伏之物无声的警示。

这看似安宁的南郊小院,真能隔绝郢都那噬人的暗流么?

赤璃死死攥紧手中的刻刀,那冰冷的触感,竟与怀中那枚温润的巴魂玉,生出一种奇异的、令人心悸的相似。

------

数日后,一个难得的晴朗午后。

赤璃正蹲在菜畦边,学着荆娘的样子,笨拙地给刚冒头的嫩绿菘菜浇水。水瓢在她手里不听使唤,一歪,水线便冲倒了几株脆弱的幼苗。她手忙脚乱想去扶,指尖沾满湿泥。

“阿璃莫急,”

荆娘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声音里满是包容。

“水要这样,像捧着初生的雀儿,轻轻泼洒……”话音未落。

叩、叩、叩。

院门被轻轻叩响,声音温润有礼,却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老荆应声开门。门外站着一个身着素色深衣的青年。约莫十七八岁,身姿颀长挺拔,如初春新竹。面容清俊,眉眼温润似含山间清泉,唇角噙着一抹谦和笑意。他怀中捧着几卷竹简,姿态恭敬,通身书卷清气,与这南郊小院的简朴格格不入,又奇异地和谐。

“老荆叔,”

声音清朗温润,如玉磬轻击。

“学生宋玉,前来向先生请教学问。”

赤璃下意识抬起头。

目光撞上。

宋玉的视线不经意扫过院中,落在她沾满泥点的小脸和手上时,微微一顿。那恰到好处的讶异瞬间化作温和的探询,如同暖阳拂过新雪。他朝她微微颔首致意,姿态优雅自然,没有丝毫居高临下。

赤璃有些慌乱地站起身,沾着泥的手指在粗布衣襟上蹭了又蹭,留下几道难看的湿痕。眼前这人……太干净了。不是荆娘那种烟火气的干净,也不是屈爷爷饱经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