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北地悍枭 狼太孤

第258章 龙抬头日,杀声透雪

小说:

北地悍枭

作者:

狼太孤

分类:

现代言情


转眼间,时间悄然步入二月。
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之日。
关内腹地中原、江南水乡,此刻大抵已是春雷隐隐,细雨霏微,酝酿着万物复苏的生机。
但这北疆苦寒之地,却仍是风雪统治的疆域。风雪断断续续地下着,严寒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所谓的春暖花开,在此地不过是个遥远的念想,真正的暖意需待三月方能窥见一丝踪迹。
天地间依旧寒风刺骨,四野萧瑟。
然而,与这片荒芜寂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血军寨之内一派热火朝天、蒸蒸日上之景。
天光未亮,只有东方天际透出一丝死鱼肚般的灰白。
凛冽的寒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小刀,刮过附寨新兵营巨大的校场,卷起地上的雪沫打在脸上生疼。
千余新兵已然列队完毕,呵出的白气在昏暗中连成一片翻滚的雾霭。
“列阵!报数!”粗犷的号令如同惊雷,劈开了黎明前的寂静。
“一!”
“二!”
“三!”
“四——!”
……
震天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冲破这压城的风雪,显示出压抑不住的磅礴朝气。
这千余人中,八百人是近期招募的新血,他们身上的冬衣虽略杂旧却厚实保暖,外套的铆钉皮甲,在微弱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上一批新兵除了部分留下来,当作新兵营基层军官。其他的全部按照兵种输送至各战兵队。
那五百余个编外队员在老保长王槐的劝说之下,在军寨诱惑待遇的吸引下,纷纷选择落户。
五百个帅司补充的新兵通过观察期后,打散调入各队。那些通过考核的也进入真正的训练。
这一批新兵多是海宁村村民和招募来的青壮组成。底子好,无需像早期流民兵那样先养身体。
故而,训练强度直接提升。
随着新兵教官下令,队长引领,围着校场晨跑。跑完几圈,热身过后,才开始投入训练。
副将刘铁柱像一尊铁塔矗立在风雪中,络腮胡子上已结了一层冰霜。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开始晨跑的队伍,声若洪钟:“脚步给老子踏稳了!踩在实地上!你们当是踏青游玩吗?
想想你们为何而来!是为了有口饱饭,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让你身后的父母妻儿不再受冻饿之苦,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再惧鞑虏之刀!”
部将齐达等辅导官则穿梭于各方阵队列之间,以身作则,演示劈杀、格挡之术,高声提醒:“注意间距,保持阵列,战场上,阵列就是你们的命!”
而刘铁柱则深入到刚刚开始练习枪术的方阵中,他夺过一名士兵手中有些歪斜的**,猛地一个标准有力的突刺,枪尖破空,发出“咻”的厉响。
“看好了!枪要稳,心要狠,力从腰起,贯于臂,达于尖!”
“想象你面前就是凶残的**,你软绵绵的,死的就是你。你也护不住身后的妻儿老小。”刘铁柱脾气火爆却有责任心,怒吼在风雪中回荡。
队伍中,一个名叫高二娃的年轻新兵,二十岁出头,咬紧牙关,努力调整着呼吸和步伐。他来自一个被**洗劫过的村庄,侥幸逃生。
刘铁柱的话,像重锤敲在他心上。
他身边的同伴,或许是为了军饷,或许是为了出路,但此刻,一种共同的命运感在严酷的训练中悄然滋生。为了活得安稳,为了杀**。
“杀、杀、杀……”
新兵刺枪时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视线越过附寨,军寨各处都沸腾着训练的热浪。
主寨官署后院,百来个亲兵,女兵队苦练搏杀技巧。
军营校场,杀气几乎凝成实质。两百余名老兵,在秦小六和阮大率领下,进行近乎残酷的训练。
他们的劈砍迅如闪电,格挡势大力沉,或分组对抗、搏杀,三三制小队的配合默契到无需言语。
汗水刚渗出毛孔,几乎就被寒意冻住,但他们的动作没有丝毫迟滞。这是军寨的脊梁和尖刀。
——正在扩编的亲卫队,他们待遇好,训练更重,没有口号,只有兵刃撞击的铿锵和压抑的喘息。
寨外后军营,大地在马蹄下痛苦呻吟。五百重骑兵在王善和鲁真的督促下,如同钢铁洪流,反复进行集群冲锋。
人马皆披重甲,远远望去,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马槊平端,雪泥在铁蹄下飞溅数丈高。
“保持队形,加速!碾过去!”
王善领队冲锋,吼声在雷鸣般的蹄声中断续传来。
组建重骑兵极为不易,这些精选的骑手和珍贵的青蜉马,装备上军器监修缮改良的奇兵重甲。
与此同时,葫芦口外,常勇、赵虎率领的骑兵因身上的铁甲更轻便,则展现出另一种风格。
他们如同幽灵般在雪原上穿梭,练习着高速奔驰中的劈砍、精准的骑射、以及灵活的迂回包抄战术。
袁飞、徐强等飞虎卫老鸟作为教官,以小队形式分散在各骑兵队,要求极为严苛,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招来严厉的呵斥甚至加练。
无论是重骑兵还是轻骑兵,都在迅速提升战斗力。正被反复锤炼成撕开敌阵的致命拳头。
寨前军营,秦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