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青城 孟中泠

3. 问道

小说:

青城

作者:

孟中泠

分类:

现代言情

八亭道接驳马湖江路的茶马道原本就是进凉山、藏区的最近通道。

此前,因南广部未受朝廷羁縻,马帮转道泸州绕行。

如今悦州边市重开,马锅头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重走旧路,连带着我客栈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

这一日午后,我数着罐子里的钱,发现很快就能存够买马的银子了。

我抚掌笑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辛苦两月,我们就能有第三匹马啦!”

槐序激动地抱住我:“干娘,再等等,多存一点。我们买一匹带崽的母马,这样的话,客栈就有四匹马了!”

封峤提议:“姑,我们去泸州军马场买吧。侄前天听过路的马锅头说,马场有淘汰的军马转民马卖,比官市上售价要低不少。”

槐序喜孜孜道:“希望这次知州大人能在我们南广呆长些,八亭道市口不再撂荒,我们客栈就能赚更多的钱!”

封峤道:“韦大人年轻,只要不出意外,应该能在南广干个三年五载。”

正笑谈着,院外传来一声乌蒙马高亢的长嘶。

我对槐序、封峤道:“是阿刀来了。”

“阿刀?”

“阿刀!”

“青姨!林叔!槐序姐姐!封峤哥哥!”阿刀冲进客栈,用生硬的汉话向我们问好。

我揉揉他的脑袋:“阿刀可真行,这才几天,都会讲汉话啦?”

“大人教的。大人还给我起了个汉名,叫时雨。青姨,你们以后就叫我时雨好了。”

封峤掰着手指头道:“三月时雨,四月槐序,六月林钟。姑,韦大人起名的风格倒是与你挺像。”

我笑着问道:“时雨,你家大人呢?没和你一齐过来吗?”

“大人在悦江边查看水情,我说我想上客栈看你们,他就让我自己过来了。”

槐序伸手去拉他:“走啊,时雨,我们上山搂兔子去!”

封峤道:“对对对,晚上烤兔肉吃。”

时近日暮,搂兔子的三个空手而归,垂头丧气地问我夕食还能吃些什么。

我指着院里的花花草草,笑答:“去搂你们林叔的蜀葵苗吧!”

三人雀跃:“是!”

“东家!”林钟瞪了我一眼,追了出去。

院中一时狼奔豕突,落叶飞花。我大笑着走向马厩,跃上一骑,催马往悦江边去。

行到鱼嘴岩附近,果然在树阴下看到韦济的马,我将两匹马拴在一处,蹑手蹑脚攀上岩顶。

顾名思义,鱼嘴岩形似鱼嘴,其间有大块岩石风化剥落形成一处石窠。

噫,人应该藏在那里。

只见知州大人躺在地上,头枕双臂,一只脚跷在弯曲的膝盖上,口里还衔着一枚草条。

我站在岩顶俯身,缓缓在他头上落下一片阴影。

下一瞬,韦济惊跳起身,抬头撞见是我,连忙抻了抻衣裳皱褶,执手道:“韦某失仪,青娘子见笑。”

我撑住岩壁,一跃而下。

“小心!”

“韦大人,怎么一个人躲到这鱼嘴岩来了?”我拍了拍掌上的灰,朝他笑道。

“韦某路过,见这座山岩形状有些奇特,便过来瞧瞧。”

“知州大人,是遇上烦心事了吧。”我盘膝坐下,“让我猜猜,可是因为八角峒和牛门峒两峒共用的过江吊桥?”

韦济惊道:“青娘子怎知?”

“这个么……说来话长。”

“愿闻其详。”韦济亦盘腿坐下了。

“这座吊桥原是前朝一位刺史为了八角、牛门两峒的山民出行所建。

“后来连年战乱,桥身遭到毁坏,两边的峒主商议重修,八角峒主的意思是修桥费用两峒均摊,可牛门峒主认为八角峒人多,应该多摊。

“两峒久谈不拢,八角峒主一气之下,就本峒出钱,把桥修了,但是不给牛门峒的人走。牛门峒气不过,又把修好的桥砸了。从此,两峒结下宿仇。

“三年前,上任知州杜大人一直致力于调停此事,可是羁縻州收不到赋税,山民又不服徭役,向戎州府请款被驳回,两峒断桥后,碍于行路难,更是穷得叮当响。”

我转过脸,看向韦济,“如今韦大人,怕是遭遇了和杜大人一样的困境?”

韦济颔首:“正是。”

我问他:“大人可知八角、牛门两峒,为何要急着找你帮他们修桥?”

韦济略一思忖,回我道:“两峒地处茶山,眼下悦州榷场重开,倘有桥通行,榷茶自当便利。”

“是啊。利之所诱,即便是宿仇,也能携手共赴。知州大人若能促成此事,岂不是积德南广?”

韦济朝我拱一拱手,神色诚恳道:“韦某不才,还请青娘子赐教。”

“赐教不敢当,民女倒是可以给大人支个招。两峒在八亭道边市榷茶,比起原来走马湖江路要节省许多开支,何不让他们立下字据,让出这份增利,凭此向戎州府拆借银两修桥。

“至于修桥的人工,可以找长宁军帮忙,长宁军副军使周弘是筠连人,大人到任前,行市场地便是他派兵卒清理的。”

韦济面色豁然开朗,再度拱手:“多谢青娘子指点。韦某初来乍到,不识地情,两次遭遇难关,幸得青娘子襄助。”

“知州大人不必与我客气,边市重开,小店受益匪浅,民女帮大人,更是帮自己。”我站起身,指着江上行船、对岸纤工与他道,“大人,你看这些推桡拉纤的百姓,看他们把船拉过一道道滩,听一听悦江号子,就会觉得这世上再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啦。”

悦江水滔滔,两岸青山叠嶂。

韦济贮目良久,轻声道:“行船走马三分命。若非亲眼得见,远在庙堂之人又怎会知其辛苦。”

“大人曾是京官?”

“韦某原在工部任职。”

“那大人因何来到南广?”

“业师遭谤,韦济为其分辩无果,遂迁谪至此。”

我轻哦一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