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满朝文武都是我竹马》

4. 昏君

12

我正愁如何造势,没想到瞌睡来了,立刻有人送枕头。顾郎这一拳,正中我的下怀。

他闹得越凶,我越是高兴。如此一来,前来吊唁的宾客,都会知道我因情生病的事。

我后退几步,跌跌撞撞瘫倒在地,掩面而泣道:“顾兄,你误会了!我此生非婉清不娶,这辈子再也不会同他人成亲。”

反正我是女的,左右也没什么损失。要是真娶了哪家的闺秀,反而容易暴露身份。倒不如借此机会封人口舌,免得有好事之徒说亲。

顾郎是个好面子的傻憨憨,见我摔倒在地,一副病殃殃的模样,不好意思继续动手,只能咬牙收回拳头。

他甩开衣袖,愤愤地瞪着我,犹不解气地骂道:“你这个窝囊废,我还没动手,你就倒了。婉清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嫁给你这种人。”

“顾兄慎言。”李郎上来做和事佬,劝道,“两个男人为了区区一个女子大打出手,这成何体统!更何况,婉清还是周兄刚过门的亡妻。于情于理,这都不合适啊!”

他意识到唤我名字时说漏了嘴,连忙改口道:“若是周夫人泉下有知,恐怕也会良心不安呐!”

我揉了揉太阳穴,在心里吐了口唾沫。这些男人,怎么一个一个的,都喜欢代替死人发声。周夫人没有良心不安,我良心安得很。

为了把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我大声咳嗽了几声,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

刘郎装模作样过来扶我:“周弟,你嘴唇苍白,莫非是身体不适?”

我顺坡下驴,掏出手帕,捂着嘴继续咳:“没……没关系,大夫说只是积劳过度……忧思成疾罢了。”

说罢,我摊开白色的手帕,故意露出上面早已动过手脚的血渍。

李郎大惊:“这、这都吐血了。周弟你还是好好养病吧。”

这场吊唁仪式草草收场。次日我便以生病服丧为由,向朝廷请了半月有余的病假。

这半月里,我废寝忘食拼命补习,看完了书房里所有的案牍。

我摸清礼部的事务,背熟规章礼制,暗中遣人调查朝廷各派的势力,并将他们的姓名画像牢记于心。

幸好周郎口无遮拦,没有亲近的友人。我不用花太多功夫调查他的人际关系,也不用疲于处理多余的应酬。

我曾在名册中事无巨细地记载各个相好竹马的习惯,再加上我熟悉周郎的秉性喜好,模仿他日常的言行举止完全不成问题。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周郎是个左撇子。

我下了一番苦工,日夜临摹他的书法,终于用左手写出了一模一样的字迹。

千万不要小瞧我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为了守住这个身份,我决定将自己彻底变成周佑民。

13

很快我的病假结束了。哪怕我的内心再不情愿,还是得硬着头皮回去任职。

至今为止,我仍然不知道杀死周郎的人是谁,我害怕自己引火上身被人杀死,又舍不掉这当官的身份。

敌在明,我在暗。这是一场较量,看谁先沉不住气。此人希望周郎死,可我偏要往上爬。我倒要看看,到底鹿死谁手。

上朝当日,寅时三刻。我提前起了个大早,先去礼部转了一圈,打算熟悉位置布局以后,再前往正殿上朝。

此时天光未亮,入目之处皆是灰蒙蒙一片。我途经藏书阁,却见窗牖内隐隐透出暖光。

莫非里面有人?

我心中升起几分好奇,索性调转步伐,走进去一瞧究竟。

只见一个玉面郎君端坐在案前,眉头微微皱起,摊开泛黄的典籍。他低头垂眸,在白纸上笔走龙蛇,执笔抄写书卷的内容。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容貌端正,气质颇为沉稳,隐隐带着一股清冷之气。

看起来莫名有些眼熟。

我在脑海里回忆了一圈,才想起这人曾在名册画像里出现过,是我的同僚,名叫赵怀礼。

他本人比画像俊了好几分,害得我差点认不出来。

赵怀礼出身名门望族,跟我同为礼部主事,年龄相仿官阶相同。只是他为人清高孤傲,非但跟周郎毫无交情,就连同僚都少有私交。

没想到这样的冷君子,对经书倒是热心肠。竟然天不见亮,就在此伏案苦读。

若我的竹马们有他一半争气,清河县恐怕又能多出几位状元。

我不由得心生钦佩,便学着周郎往日的语气,上前搭话道:“赵兄知礼守节、循规蹈矩,就连字迹都如此方正,小弟我当真佩服。”

赵怀礼抬起头,眼底先是闪过一丝惊讶,而后满是警惕,最后带着几分鄙夷,问道:“周佑民,你是在嘲讽我吗?我再循规蹈矩,也好过你肆意妄为,赌场潇洒来得好吧。”

说罢他冷哼一声,合上了面前的书卷,起身朝屋外走去:“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没有什么话可跟你说,不要跟我套近乎。”

啧,如此心高气傲之人,谁会热脸贴冷屁股?他不搭理我,我还不稀罕他呢。

原本心中尚存的半分好感,立刻就烟消云散。

我背着手,大步跨出藏书阁。此时天光乍破,晨曦初现,是时候去上朝了。

赵怀礼回过头,恼道:“你为何跟着我?”

“没有啊,赵兄何必自作多情。”我嗤笑了一声,回怼道,“从藏书阁到正殿,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你是去上朝,我也是去上朝。想要道不同不相为谋,赵兄恐怕只能飞着走喽!”

“你!”赵怀礼瞪了我一眼,半天憋不出骂人的话,只能嘟囔道,“巧言令色。”

不愧是书生,连骂人都如此高雅。

我在内心挖苦了几句,加快步伐超过了他,昂首跨步朝正殿走去。

14

钟声响起,宫门缓缓开启。

百官鱼贯而入,我跟在最后头。趁着众人站位,我连忙扫了一眼满朝文武,里头有不少我的旧相识。

我的那些竹马们,虽都是在朝为官,但身份高低不同。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泥泞挣扎。

其中混得最好的,当属张郎,张知节。

他娶了丞相的独女,一跃成为丞相的女婿,格外受到器重,不久便升为了礼部尚书。官阶越高,站位越靠前,现如今张知节就站在第二排。

处于中间位置的我,只能远远看到他的背影。

金銮殿上,烛火通明。香炉飘起袅袅轻烟,周遭弥漫着一股似有似无的淡香。我吸了吸鼻子,总觉得这气味莫名有些熟悉。

我还没来得及细想,便见皇帝抬起食指,不轻不重地敲打了几下龙椅。身旁的太监收到指示,立刻扬起脖子,尖着嗓子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其中一位朝臣出列,弯腰禀报道,“陈侍郎年事已高,前日乞骸骨归乡,如今礼部侍郎之位悬空,还请圣上定夺。”

“就这点小事,还需要拿到朕的面前来谈。朕养你们这些人,难道是养来吃闲饭的吗?”

我悄悄抬起头,观察着宝座之上的男人。他虽然正值壮年,容貌也算是俊朗,但眼窝深陷,瞳孔浑浊无神,满脸的不耐之色。一看就是纵欲过度、沉迷声色犬马的昏君。

“这些琐事,王丞相会看着处理,不要拿来耽误朕的时间。”

昏君打了个哈欠,神情有些郁郁。他目光阴鸷地盯着底下的朝臣,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这……”朝臣连忙低下了头,不敢继续吭声。

满朝文武无人出言,谁也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惹皇帝不高兴。

昏君似乎很满意这副场景。他随意摆了摆黄袍衣袖,宣布道:“既然无事,那便退朝罢。”

早朝便在这压抑的气氛中潦草收场,我甚至能隐约听见贤臣们的几声叹息。

只不过任他们再怎么折腾,这股忧国忧民之情,也未能传达至昏君那里。

一是他们不敢,二是昏君不愿。

昏君对所有抱怨充耳不闻。他带着主管太监,脚步生风离开了大殿,奔赴脂粉正浓的后宫。

待他离去后,才有大臣敢小声嘀咕:“陛下沉迷酒色,都怪那些庸俗宫妇。要不是她们故意引诱,陛下何至于无心早朝?”

我暗自皱了皱眉头,这些个懦弱无能之辈,不敢明着指责皇帝,只会把过错推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