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月下听澜》

71. 第一章

白寇在药碾子来回翻滚,碾药的少年有着一双浅色琥珀眼。

面色黝黑、眼睛清明的中年女子,正将桌上装好药的小盒子放入药箱里,朝树荫底下的桑澜喊:“赵澜,装上药,收拾东西,我们走了。”

碾好的白寇倒进药袋,桑澜回应:“马上来。”

双手各拎起一篓沉甸甸的药袋,转身提到车板上,来回折腾三四趟,又牵来毛驴,套上绳索。

回屋拿个包裹,桑澜跳上车板:“白师傅,我们可以走了。”

桑澜与小萝卜从越州,过海州,到幽州,找人办了新户籍。桑澜改名为赵澜,小萝卜本就叫赵七,两人扮作姐妹一起投军。

见白师傅挎着药箱快步走来,桑澜问:“白师傅,我们去几天?”

白医官坐上驴车:“不好说,少说十天,赵七待在营地里养鸡,不会有事。”她回头撇了一眼摆放整齐的篓子,“弓箭藏里头了?”

桑澜点头:“带着呢,您放心吧。”

她与小萝卜不到十八,且没有亲人,到不了前线。她会医术,跟着白医官,小萝卜则被分去管牲畜的吃食。

一路穿过各个营地,到了幽州以北的边境。

北朝来犯,幽州大军还未开拔,只派出一支先行军探查安营扎寨的位置和敌军动向。

她与白医官骑着驴车,与送粮的小队一道过去送补给。

出了关,遍地黄沙,砸在人脸上生疼。

白医官递给桑澜一块头巾:“带上。”

旁边送粮的人打趣道:“赵澜细皮嫩肉,是要带头巾的。”

白医官斜那人一眼:“周老三,你家也有个姑娘,说话注意分寸。”

周老三嬉皮笑脸地插科打诨,他晓得赵澜开得起玩笑,但瞥见前方出现的一支骑兵小队,脸色瞬间大变,扯着嗓子高喊:“北朝人!抄家伙!”

运梁车、白医官和桑澜被小队护在后方。

白医官拔出腰间短刀,安慰桑澜:“莫怕,他们只有六人,我们有二十个人。”

桑澜:我不怕,我真的不怕。

六个北朝人手持长枪,骑马朝小队冲过来。

桑澜抽出篓子的弓箭,站在车板上,对准最前方的北朝人。

周老三只见到跑在最前头的北朝人突然从马上摔下来,还没看清是怎么一回事,后面的北朝人长枪已至,他一刀挑开长枪:“杀!”

白医官回头望见,桑澜抬手准备射第二箭,她拉住桑澜:“赵澜,坐下!”夺过弓箭,藏回篓子里,重新盖上布。

桑澜不解,见周老三等人能应付过来,也就乖乖坐下。

等到剩下五人都被拉下马、捆住,周老三回头问:“方才是谁射的箭?”

桑澜没吭声,白医官掐着她的胳膊,叫她不许讲话。

远方又出现一支骑兵,看衣装是大夏军。

那边高呼:“没事吧。”

周老三挥了挥手,显然是认得那人:“没事。”

到了营地,桑澜跟着白医官进伤兵的帐篷。

“我上药,你缝线。”

“好。”

桑澜取出针线跟在她后头,看白医官是如何快速诊断伤兵症状,再给出对症的药。

营地里。

“杜康,今个儿真是奇了。”周老三端起一碗水喝,解了渴,撂下碗说,“六个北朝人刚,一支箭射中此人眉心。”

他指着尸体:“可我们今个儿出门,没人带弓箭,是不是老天爷保佑我们,天降神箭。”

杜康笑了笑:“吹牛吧你,喝完水,趁早滚蛋。”

周老三看向伤兵帐篷:“白医官跟她的小徒弟呢,不跟我们一道走?”

“我们队、隔壁队,都有好些个兄弟伤得重,不好往回挪,她们得留下来照顾伤员。”

杜康说着起身往伤兵帐篷走,刚走到门口,看见带着头巾的少年蹲在病床边:“你就是白医官的小徒弟?”

桑澜全神贯注地剔除伤兵腿上的腐肉,小心避开会出血的地方,没功夫听人说话。

“我问你话呢。”

后背被人踹了一脚,她没有防备,下意识地避开伤兵的伤口,向一边滚去。

剔骨刀还是擦过伤兵的腿,一道鲜血喷到桑澜脸上,她立即起身替伤兵止血。

血止住了,伤兵撕心裂肺的痛叫声却止不住。

隔壁帐篷里的白医官听到动静,连忙回来看,只见桑澜后背一个大脚印,头巾上全是血。

醒来的伤员都望着杜康,白医官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方才杜康挑事,她怒目而视道:“杜康,不想管你手下人的死活,就不要请医官来诊治。”

白医官扶起桑澜,问:“疼吗?”

桑澜刚想说不疼,白医官又掐她胳膊,连声道:“疼,疼,疼。”

白医官冷声道:“刚到第一天,你无故出手伤我徒弟,我会将此事上报给总管。”

杜康讪讪道:“开个玩笑,下手重了些。”

白医官拿起剔骨刀,指着他:“玩笑?我往你脖子上扎一刀也是玩笑。”

二十三个伤兵,七个重伤。

等两人忙完,已经到后半夜。

白医官与桑澜躺在一张床上,叮嘱道:“赵澜,这几日,不要摘下头巾,也不要离开我太远,有事就大声叫我。”

桑澜:“白师傅,你知道的,我不怕他们。”

“我知道你有本事,但这里是军营。赵姐把你分给我做徒弟,你就得听我的话,我不会害你。”白医官不愿回忆,只提醒桑澜,“军营里也有烂人。”

桑澜心道:杜康是个烂人,她记下了。

次日。

桑澜没有因为杜康而为难他的手下,照常煎药、喂药、换药。

有闲心讲话的伤兵,关心道:“小医官,伤不重吧,他就是那德性,你往后避开些。”

“我没做错事,他这样不对。”白医官不愿道出实情,桑澜就引旁人讲实话。

伤兵好心劝她:“犯轴了不是,咱们这支军的总管姓杜,杜康姓杜。听哥一句劝,犯不着得罪他。”

头巾之下,桑澜挑眉问道:“亲生的?”

“你问到点子上了。”伤兵低声说,“私生子,不光彩的那种,平日里怄气就拿我们打一顿。”

“吃蜜枣吗?”桑澜分他一粒。

伤兵笑着接过:“听你声音就像个孩子,爱吃甜食,果然是个孩子,你多大了?”

她带着头巾,一直没摘下来过,仅能看见一双琥珀浅瞳,讲话的声音像是个年轻的小娘子。

不故意为难她,她也不会在换药的时候折腾人。比起白医官,她更仔细伤兵的伤口,大家对她很有好感。

桑澜拿起带血的布条:“今年十七了。”

投军时,医官摸她的骨龄,测出来十六、七岁,而赵七今年十八岁。

为此,赵七哼哼唧唧好几天,说什么白喊了那么多年姐姐,合着桑澜比她还小。

换药的闲暇之余,桑澜靠在椅子上看医书,一只手伸过来拉她的头巾,她捉住那人的手。

抬眸道:“杜队长,有何贵干?”

杜康想收手,手腕却动不了半分,好大的劲儿!

打瞌睡的伤兵被人推醒,一起看戏。

杜康:“我好奇,你长什么模样。”

“请回吧。”桑澜松了手,补上一句,“没缺胳膊少腿就不要来这吵闹,养伤需要静养。”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小医官好胆量!

昨日像个鹌鹑一样躲在白医官身后,今日转了性子,强硬起来了。

杜康目光停留在地上的篓子:“你的篓子里藏有弓箭吧,北朝人是你杀的。”

众人睁大了眼,心道:小医官个高,但比起魁梧的北人,只能算作细胳膊细腿。他们昨夜听同伴说,长箭直接穿过北人头颅。

众人上下打量小医官,她看着不像能拉开重弓的样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