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定鼎》
第334章福利番外
【地府观影体(9)】
◎地府观影体(9)◎
风灯摇曳,夜色昏昏,都无法阻挡在这两句询问发出的时候,彻底散开遮挡的天幕中,那两道身影简直像是在熠熠生光。
那并不只是因为新朝的诞生,要以这两句话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而是因为两个人的理想与宏愿碰撞在一起,擦出的火光足以照亮前路。
她们所说出的话,也是在真正意义上,翻开了新的篇章。
凭什么只有圣意裁定的事情才是真理?凭什么皇后和公主只能为王朝的延续无私奉献?
凭什么明明有这个本事造福于万民,却还要让公平被身份所限定,接受所谓既定的命运?
还不如捅破了这个天,重新制定秩序好了!
反正,她们不仅敢做,也有这个本事这样做。
这并不只是一场因一己之私而生出的叛逆,而是……
“这是时代的先驱啊……”许负低声自语。
她当然是一名成功的相士。生前的种种相面预言,都被证实成真,如今就算身在地下,也绝不会看错。
有这两位长命的帝王作为新朝的开国之君,这个几乎从未被人想过的篡权绝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也不会三代而亡,势必会将一个崭新的规则延续下去。
不过现在,还只是起步呢。
她还隐约说了句什么,但很可惜,就连距离她最近的薄姬都没能听到具体的信息,只是觉得对方脸上的笑容里暗藏深意。
但在此刻天幕的场面跟前,大约并不会有人太在意她的表现。
这出发生在夜里的母女结盟画面太过惊人了,让一部分人振奋到心血沸腾,却也让另一部分感到异常的恐惧。
当有些人没有做出根本性改变的时候,他们觉得女子怯懦且易于掌控,说优柔寡断是“妇人之仁”,可当真的有人打破桎梏,掀起颠覆王朝的狂澜时,他们又开始惧怕这样的事情会因此而变成常态。
而被最为关注的时候,自然还是李治的表情。
他本就痛苦而自责,现在更是因为这个本不知道的事情,陷入了一阵恍惚。
“原来她说的是认真的……”
天后为安定争取继承人的位置,并不是出于对李弘李贤的不满,而随便说出来的话。
她需要从李治这里得到的答案,也至关重要。
李治更
不曾想到,当她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时,她做的不是等待下一次机会,或者干脆打消那个荒唐的念头,而是以这样快的速度做出了决断,也彻底改换了目标,拉上了安定与她联手。
“原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李治的第二句话,像是从游魂的嘴里发出来一般缥缈。
不对,他现在本就是个地府鬼魂。
“阿耶……”李弘的声音也听来格外无力,“阿耶你看安定的表现!”
李弘望向天幕的时候,比李治还要看起来呆滞。
他记得,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发配往襄州,变成了朝廷的弃子。但他没想到,他的父亲此刻面对的处境,丝毫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他自己一头栽进了一个足以致命的坑里,而父亲他也几乎是在同时,让自己走向了众叛亲离。
安定从小就对母亲比对父亲更为亲近。也正是这份亲近,让她在面对那份天下最独特的邀请时,居然一点也没犹豫过自己的选择,根本不在意她的合作会不会让父亲落入致命的处境。
如果说,刚才吕雉是被李弘的种种愚蠢行为,唤醒了生前有关刘盈的记忆,就这么被气笑了,那么现在看到天幕之上安定的行为,就是真的被逗乐了。
李治循声而望,迫使自己看着这个昭告着未来会如何的场面,就看到他那个聪慧无比的女儿何止是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出了选择,还这样快地做出了随后的准备。
她说,她要记下父亲不让她当太子的理由,作为将来的罪状。
她还说,若要篡位自立,取代他李治的位置,所要准备的,无外乎是威望、民心、人手和造势而已。
【“阿娘此次提出糊名,对抗世家潮流,打击废太子余党,肃清朝堂,威望必定更胜从前。”】
【“民心也无需多说……宣州稻,南海棉,辽东农肥……”】
【“造势……若要山崩石现,水落石出,当真不难。”】
【“反倒是愿意支撑你我发动政变的人手少了些,好在我们有兵权在手,就算李氏宗亲叛逆,我们也有本事直接将他们**下去。”】
可行!完全可行!
但她说得果断,天幕之下的人可是全都傻眼了。
反正,天后此刻是个什么表现,这些围观者便是什么样的表情。
直到有一个声音先一步打破了平静:“她为什么会这么熟练啊?”
谁都看得出来,当
武后刚刚闯入安定公主寝宫,准备说出那句联手提议的时候,恐怕就连她自己都抱着一种异常忐忑的心情,结果她的女儿连方案都准备一半了。
换了是谁处在她那个位置上,除了惊喜也该沉默一下的。
“……其实也不奇怪对吧?毕竟是早早在辽东私藏金矿的人。邓绥唇角泛起一缕愈发真切的笑意,“一个喜欢有备无患的人,怎么会想不到,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若不能登上最高的位置,迟早会惹来祸患的。如今也不过是将自己提前做好的准备,用在给自己和母亲一并铺路罢了。
就像这对母女在交心之谈中所说的那样,既然这条路已经格外难走了,那么能拥有一个同路之人,便是这天下最为幸运的事情。
她们的结盟也势必会毫无保留,相互成就,远比寻常帝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邓绥朝着周围扫视了一圈,实不难看出,在场这些有父子关系的人眼见这样的交心,是不是都感觉到了一阵对比出来的尴尬。她便更觉自己今日的心情,乃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天幕昭昭,更是已让人看到,李唐的崩塌实为大势所趋。
一方还混沌愚昧,另一方可早已有备而来了!
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李世民也实在很难忍住不问李治一句:“你就一点都没察觉到,自此之后她们的行事有何不妥吗?
他终究是个皇帝!一个成年的皇帝!
就算因为天后辅政的缘故,他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但只要他还处在皇帝的位置上,便势必要比寻常人更容易扭转局势。
现在的军中也还没有真正变成安定公主的一言堂。就像她在给自己的母亲罗列计划的时候所说的那样,她们一旦要发动政变,像是契苾何力这样的人都是要尽快控制起来的。
李治明明还有机会,他就真的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谋划的东西一点不曾察觉吗?
要不是隋炀帝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还在一旁看他们李家的笑话,李世民是真恨不得给李治一巴掌让他清醒清醒头脑,少在这个时候才做出追悔莫及的表现。
李治嗫嚅良久,方才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我以为……她们只是要一人之下的位置。
他甚至给出的,都已是破格的待遇了。
皇后变成了天后,能够在前朝被称为陛下。
公主变成
了镇国公主,就算新君登基,也必须要对她礼遇有加。
他敢说,要是换了其他人在皇位上,根本不可能放权到这个地步。
那他也理所当然地会觉得,既然女人做不了皇帝,她们两人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合该感到满足,凭什么还要谋夺他的位置呢?
所以他又怎么会发觉,安定索要这个镇国公主的名号,实是在以退为进。
而换来的,正是在她和天后所说的各项筹备中,最为短板而弱势的一项——
人手。
……
天幕上清清楚楚。
科举糊名制在李弘倒台之后被继续往前推进。那些因此得以脱颖而出的士人,便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天后的门生。
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若能跻身高位,根本不会在意到底是为谁效力。
而更加专属于天后的一批人才,也因为李治的让步走向了前台。
以珠英学士为名的前朝女官,和科举考生就在同日参加了一场考核。
既有了那个执掌河山的目标,这也就当然不会是一场玩闹性质的考核。
天后要选**的,也不仅仅是精通文书的助手,而是有可能在将来独当一面的股肱之才。
考卷之上,术算、经史、兵法、商贸甚至是水利,都是以正经发问的形式,出现在了那些有勇气走上考场的女子面前。
徐慧望着那一份份考卷,眼中已不自觉蓄满了向往。
她几乎是不可遏制地在想,若是这样的考题摆放在她的面前,她会选择从哪个门类入手,又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但无论她交出的是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她都绝不会后悔于自己落笔写下的每一个字。
因为她的早慧能文,不会是父亲对同僚炫耀的资本,她的善解人意,也不会只是在为另一个男人的名声锦上添花。
她将会有这个资格,将自己的名字誊写在诏令之上,甚至是载入史册。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也再不需担心“以色侍人,色衰则爱弛,因为能力不是时间能够夺走的东西,反而只会越来越强。
很显然,这样想的,绝不只是她而已。
她听得到,距离她不远处的巴清就在说:“若是我的话,必定要试试那商贸货运的试题,没道理遇上一个不将商人视为贪婪粗鄙之辈的明主,还要犹豫要不要效忠。就是不知道我和许穆言相比,到底谁的本事更胜一筹了。
”
徐慧:“……”
怎么回事啊?她比自己想得还远!连比较个高低都出来了。
可是怎么说呢……
她怅惘而又期许地看向那另外一片天地心中在想:
在这个群星闪耀竞争上游的环境里
大概只有那些希望她们恪守女德的人才会觉得这样的场面简直是倒反天罡。
可这些朝着考场随后往前朝而去的人潮已是势不可挡了。
看吧就连老天好像也在帮助这对母女。
李弘因痨瘵之疾病逝于襄州本有可能拖住安定公主脚步的婚事也自此搁置而接连遭到种种打击的李治又往头风加重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