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公主不能登基吗? 赤地千里

64. 争论

小说:

公主不能登基吗?

作者:

赤地千里

分类:

衍生同人

杨村长一行人匆匆赶到村口,借着火把的光亮,看见村口整齐地站着一队将士。

杨秋山的目光在面前的将士身上一一扫过,心中一凛。

只见面前的将士们身姿挺拔,队列严整,一看便知训练有素,当年在军队中,恐怕也只有余将军手下的亲兵能与之相比。

杨村长见到杨秋山面色沉重,心中也暗自警惕,脚步下意识地放缓,身旁的族老和青壮们也都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紧张地盯着眼前这支队伍。

就在众人满心戒备之时,队伍中走出一位身披盔甲的年轻女郎。

只见她身姿矫健,大步走到杨村长面前,抱拳行礼后道:“不知这位可是杨家村的村长?”

杨村长一怔,连忙拱手回礼,道:“正是老朽,不知将军所来何事?”

杨村长以往见到的官员小吏,哪个不是趾高气昂,从不把他这等黔首放在眼中,这般主动行礼,倒是头一遭,他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好奇。

女郎朗声道:“我乃是福佑公主麾下校尉风青澜,奉公主之命,前来护送靠近阳山关的村镇撤离。”

杨村长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几次张口又闭上,片刻后才找回声音:“不知风校尉所言撤离,是什么意思?”

风青澜神色镇定,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朗声道:“如今夷族叩关,阳山关局势危急,福佑公主心系黔首安危,特命我等前来,组织周边村镇撤离,以避战火。”

杨家村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以往从未听闻打仗前还有人组织百姓先撤退的,倒是四处抓捕壮丁、强征入伍的事儿听了不少,一时间,众人心中满是怀疑与犹豫。

风青澜瞧出面前村人的迟疑,对此她早已见怪不怪,此前走访的五个村子皆是这般态度。

她耐心解释道:“诸位可以回去商讨一番,我们之后还要前往另外两个村子,大概三日后会再次途经贵村,届时,若诸位觉得留在村中危险,可选择与我们一同离开,诸位请放心,此事全凭自愿,绝不强迫。”

杨村长皱着眉,沉思片刻后,再次看向风青澜,问道:“风校尉,不知公主安排我们撤往何处?”

风青澜道:“村长放心,公主早已安排妥当,撤离之地靠近安州,有军队驻守,可保大家的安全和衣食。”

这时,一直站在杨村长身后的阿松忍不住开口,声音中透着几分焦急:“那我们的田地和房子怎么办,就这么扔下不管了?”

风青澜神色一正,严肃道:“战事当前,保住性命才是首要之事,待日后局势平定,大家自可回来重建家园,若此刻因贪恋身外之物,丢了性命,可就得不偿失了。”

杨秋山见风青澜似未明白阿松的意思,上前一步,拱手道:“风校尉,我等担忧的是,待我等离开后,田地恐被他人占据,日后归来,恐怕直接沦为流民。”

风青澜闻言,想起在出发之前,李相宜对他的交待,于是道:“诸位且放心,公主已经吩咐各县将户籍地契全部誊抄一遍,保存在公主府中。”

杨村长和杨秋山对视一眼,而后,杨村长转过头对风青澜拱手道:“风校尉,此事关乎全村人的生死存亡,我们还需再商议一番。三日后,风校尉再来时,我们定给你答复。”

风青澜颔首道:“村长无需多礼,此事重大,确实该慎重考虑,三日后我们会准时到来。”

说罢,她转身回到队伍中,一声令下,将士们迅速整队,向着阳山关方向的下一个村子而去。

杨村长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思绪万千。

待到风青澜率领的军队消失在夜色中,其他村人才敢出声。

有人并不信任风青澜所说,率先开口道:“村长,这事儿太蹊跷了,我看这就是个陷阱,她说是护送咱们去后方,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想把咱们骗去,到时候让咱们去战场上当炮灰!”

此人越说越觉得是真的,说到最后,声音都不自觉拔高。

一旁的另一个村人却摇了摇头,反驳道:“我看未必,要是他们真想让咱们当炮灰,直接强行征兵不就行了,咱们村里这些人,哪里挡得住那些拿刀的将士,何必费这么大周折地骗咱们?”

先前怀疑风青澜的村人立刻涨红了脸,大声反驳:“那是因为打起来肯定会损伤人手,把咱们骗过去不是更省事!”

想要跟着一起离开的人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若是要当炮灰,用咱们村的青壮就好,何必把老人孩子都带上,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两方人各执一词,争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杨村长被两方人吵得头疼不已,他揉了揉眉心,沉声道:“既然这位风校尉说她是负责护送咱们这一条线,那明日咱们派人去前面那几个村子,问问他们的想法,看能不能联合起来,万一她真的心怀不轨,我们人数多点,也能让她有个忌惮。”

杨村长这么说,其实心底已然倾向于跟着风青澜举村离开。

村子里的年轻人,要么没经历过二十年前的夷族之战,要么当时年纪太小,记忆模糊。

可对于杨村长这样的老人而言,当年的战事宛如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永远忘不了当时所有人都躲在黑漆漆的山洞里,无处可逃,只能像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心惊胆颤。

杨秋山跟着点头,身为曾经的军伍之人,就算年纪大了,但是他骨子里仍有一种血性。

他向来不喜欢这般单方面的躲藏,在他看来,这就像被束缚住手脚,处处受限,回旋余地也太小。

“而且,刚刚那位风校尉说她是福佑公主的麾下,福佑公主与那些豪强不同,应该是值得咱们相信。”

这也是刚刚那些村人争论的原因之一。

若刚刚领头之人说是当地哪家豪强的军队,他们怕是当时就感恩戴德,感谢大人们的“仁慈”,而后,转头便收拾家当躲进山里,哪还有功夫在此争论。

至于他们为何觉得闻时安和豪强不同,原因再简单不过。

梧州的这些豪强,修建豪宅园林时,哪一次不是强行征集黔首,害得他们耽误农时。

而闻时安来到梧州之后,不仅没有为了修建公主府加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