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相府小病秧子 冰寒冰

9. 凯旋而归

小说:

相府小病秧子

作者:

冰寒冰

分类:

穿越架空

太贞十三年,四月十六,宜嫁娶,宜祈福。

当一身虹裳霞帔的苏玥出现在镜前时,她才对于成亲这事儿终是有了些实感。

琥珀色的眸子淡淡地打量着镜中这个有几分陌生的人——

青黛红妆完完全全遮掩住了总是带着病气的面颊,而桌前燃烧着的花烛又为其染上了几分喜色,如若忽略此时镜中人眸中的淡漠,那她和那些满心欢喜的待嫁美娇娘们,无甚差别。

但可惜的是,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被命运裹挟的闹剧罢了。

在这场闹剧中苏玥成全了父母的舐犊之情,成全了柳世芝的矢志不渝,亦以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成全了鸿鹄的振翅高飞,助他再无牵绊。

这一晚,红烛将怙终不悔地,耗尽自己彻夜燃着。

.

太贞十三年,苏玥成婚后,还是会按照当初的约定,每月都与沈沐辰通信。

除去三月已寄出的那一封外,她又给他去了九封信。

信中未曾谈及赘婿、成婚一事,只是寥寥数语告他府上一众皆安,而后嘱他在外万事小心。

这一年,苏玥亦收到了沈沐辰的十封回信,信中除了报平安外,也开始讲述其在塞北的所见所闻——他写他是如何用计,以少胜多击溃敌军;他写他如何帮助边镇百姓清缴流寇,百姓又是如何设宴答谢他们;他还写了他如何收编训练流寇,为战时所用……

这一年,这些信,她看了无数遍,无数遍,她甚至能倒背如流。

每每读起,她都为那个儿时便想成为英雄的少年,感到由衷地高兴,可同时她也会泪湿衣襟,因为她很想,很想,很想念他。

不过,苏玥不知道的是,这一年,沈沐辰在信中尚有未尽之言——他虽然以少胜多击溃了敌军,但是他的胳膊也险些没了;他虽然带着一支队伍清缴了流寇,但是因违反军令,擅自调兵离营,被太子军法处置了八十棍,命也险些去了半条;他虽然收编了那些流寇,但有见钱眼开者,在开战当日投靠敌营,差点铸成大错……

但这些所有不堪道之的艰难,都无法令这个初来乍到,踌躇满志的少年将军有半分退缩,反而令他更加一往无前。

不过此时少年的这份壮志凌云的英雄气,到底能掩盖掉多少分,对苏玥的思念与挂怀,大概也只有他一直放在胸前的那叠信件知晓。

……

太贞十四年,苏玥共给沈沐辰去了六封信。信中的只言片语,除了互报安康外,她还告诉他,柳太医次子柳世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其调养诊治之下,她除了偶有气咳之外,病情再未有过恶化。

这一年,苏玥共收到沈沐辰十二封回信,信中除了对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进行了嘱咐之外,他依然讲了许多在塞北的所见所闻。

只不过这一年的故事少了许多少年意气的壮志凌云,多了几分战乱之下对百姓、对将士的悲悯之情。

他说他看到荒野上,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自割腿肉而食;他说父亲的几个旧部在战场上为他挡刀而死;他说他的参军昨日收信才知其家父已身亡数日,悲痛欲绝;他说他希望战争能快点结束,他想回家了,他们都想回家了……

这一年的每封信,她都无法再次拿起重读一遍。

因为每每读起,她的心都如同刀绞,顿疼不已,她万分心疼着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年,沈沐辰在信中的未尽之言更加残酷——

流离失所的百姓不仅自割裹腹,更有甚者易子而食;那些为他挡刀而死的父亲旧部,最后的下场是被胡族分尸而食;而那个参军的父亲,身死数日无人埋骨,最后被野狗分食……

乱世中的分尸食之,时刻都在上演,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却发现自己对此是那么的无能、无力。

强大的挫败感裹挟着他,所有引以为傲的一夕崩塌,而最后唯一让他强撑着活下去的,唯有胸前那叠已被磨旧的信件——他得活着回去。

……

太贞十五年,苏玥共给沈沐辰去了两封信,一封告诉他柳世芝最近为她研制的新药,很有疗效;另一封告诉他兄长带她出去赏荷了,荷花很美,很美。

这一年,苏玥又收到沈沐辰的十二封回信,信中每次都会问她,为何去信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又是洋洋洒洒好几页的见闻,只不过这一年他的故事,既少了几分第一年踌躇满志的孤勇,亦少了些许第二年悲天悯人的不忿,余下的是一位身经百战、坚强不屈的边关将军。

信中他告诉她,这一年他们养精蓄锐,发起大规模反攻,不仅夺回了失去的城池,更是直取胡族重地,迫其停战。

他说只有战争结束,动乱纷争停止,百姓才能安居,将士才能归家。

他说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这一年,她已渐渐适应了没有沈沐辰的生活,但是不知为何,每每收到他的来信,眼泪还是会偷偷地跑出来。

但是她很喜欢读沈沐辰这一年写给她的信,她能感觉到,那个如太阳般的人没有被残忍的现实,所扼杀,他又站起来了,只不过这次他将成为燕国所有人的太阳。

至于在信中问她,为何回信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她那毫无波澜的生活,实是无从写起,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鸿鹄能尽情地高飞,能够慢慢淡化那些“无足挂齿”的牵绊。

直到最后,终将春晖亦逝,物是人非。

……

太贞十六年,二月二十,黄道吉日,百无禁忌。

寅时刚过,天尚大黑,京城城门大开,陛下亲至,群官静候,百姓夹道。

如此阵仗在此恭候地正是,即将凯旋而归的三军将士们。

城内的人群中,有人在互道恭喜,有人在恭祝陛下万寿无疆,有人在夸赞我族战士英勇无敌,有人在贬低敌族不过尔尔,有人在炫耀自家孩子就在这杀敌的军队中。

一时间,人声鼎沸,满城喝彩。

……

卯时一刻,重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至每个人的耳中,众人喜呼:“来了,来了!他们归家了!”

不一会远处随着马蹄声,渐渐浮现出黑压压的大军轮廓。

太子于首,沈沐辰于次,三军随行,踏着山河向百姓走来。

众人遥遥见此,又是一阵欢呼。

可当太子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众人这才看到他右侧空荡荡的臂膀,以及沾满着凝固血液的盔甲,喧嚣止,无人敢议。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刚刚立下战功的年轻太子将因这截断臂,彻底废了,再也无法成为下一任储君。

再往后看,除了太子外,打头阵的包括沈沐辰等一众将士,他们所有人的盔甲都不似去时那般光鲜亮丽,其上沾满污秽,遍布刀痕,狼狈不堪。

大队渐渐向前推进,后面的马车也逐渐映入眼帘,马车上不再像去时那般装满了粮草,而是受伤无法行走的将士们。

更令人惊骇的是,视线到了最后的队尾,那百十余量马车上,竟不是伤员,但而是被叠放整齐的一个个衣冠冢。

我军去时三军齐发,三年归来只余千名。

此战得以凯旋,竟是如此多的鲜血堆砌而成,何等惨状,何等壮烈。

两侧百姓,台上官员无不掩面流涕,呜呼哀哉。

待太子一行近到陛下身前,只听太子高喊:“陛下,此行,我等幸不辱命,血刃敌族,护我城池,佑我百姓,扬我国威。”

众将士齐呼:“不辱使命,血刃敌族!”

那个高高在上,满发灰白的燕帝,在这样的呼声中,缓缓步下高台,朝北,向着所有的将士、英魂深深一拜。

“孤,代全国百姓,拜谢诸位。”

天子拜后,霎时间,在场的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抑或是将士们,都纷纷跪了下来。

他们跪得既是天子的仁义,亦是那上万个英魂的壮义。

……

这般壮烈的场景,苏玥并未亲眼见到,只是几个时辰后,听柳世芝和苏慧二人分别绘声绘色向她描述了两遍。

听完后,苏玥便又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