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嗯。”
皇上瞟了慕临一眼,淡淡的应了一声,他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见状,慕临快速继续,“父皇,儿臣以为,谢晚棠不该死,至少眼下不该死,是以,还请父皇开恩。”
慕临会为谢晚棠求情,这是皇上所没想到的。
他看着慕临,有些好奇。
“理由。”
听到皇上询问,慕临也不耽搁,他快速继续。
“理由有三:
其一,谢晚棠手里,确实有断亲书,在永昌侯府外,谢詹杭也确实说了,他赶了谢晚棠出府,与谢晚棠断了亲。
这事,在场百姓皆可作证,朝廷不能视而不见。
谢詹杭的确犯了死罪,他死有余辜,可是,在谢晚棠已经断亲的情况下,强行连坐,把这事牵扯到谢晚棠身上,甚至是要了她的命,怕是百姓会觉得朝廷处事不公,觉得冤枉了谢晚棠。
这于律法、于民望,都不是好事。
其二,刚刚谭老说,谢晚棠被囚禁十几年,不曾受过侯府之惠,这也不假。
甚至儿臣还曾听说过一件事。
当初在惊风诗社里,谢晚棠的双生姐姐谢婉宁,私会外男,私相授受,被撞破之后,谢詹杭曾诱导谢婉宁,自称是谢晚棠,想把水性杨花之过,推到谢晚棠身上。
这的确不是一个慈父该做的事。
见微知著。
从前,谢晚棠在谢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不难想见。
她没享过谢家的福,却要她因为谢家的过丢了命,这的确有失公允,只怕无法令人信服。
其三,刚刚有大臣说,谢晚棠开设了善堂,给了许多流浪的孩子一个家。
这是行善积德,造福于民的好事。
天启自来推崇善行。
谢晚棠在谢詹杭的事上无过,在行善于民的事上有功,我们无视其功,只言算不上她之过的过,甚至连一个辩驳的机会,也不肯给她,怕也是对推崇行善之事的一种打击。
若百姓皆无行善之心,人人自扫门前雪,那皇朝子民性情薄凉,又如何泽被千秋,佑万民幸福?
是以,儿臣以为,谢晚棠虽人微言轻,她的生死却关乎朝堂未来。
儿臣以为不该杀她。
请父皇开恩。”
慕临振振有词,一套一套的,说的倒是像样。
一时间,不少人都看向了他。
包括海国公,也看了看慕临。
之前,海国公还有些疑惑,一群攻讦谢晚棠,要谢晚棠死的人中间,怎么会站了一个慕临?
现在,听了慕临这一席话,他倒是看出了几分端倪。
慕临是看出了这些朝臣是慕枭的人吧?
他在跟慕枭作对吧?
可是,他大抵是误会了吧?
想要谢晚棠死的,从始至终都不是慕枭,而是彭远昭。他自以为在跟慕枭作对,实际上,却是帮了慕枭的大忙。
这是慕枭的算计吧?
想着这种可能,海国公的眼睛亮了亮。
慕枭——
连面都不露,却给谢晚棠找来了一个大助力,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个弄权的高手。
这一局,彭远昭输了。
输给了谢晚棠,也输给了慕枭。
可惜,这是内斗,于他们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高兴的事。
海国公正想着,就听到皇上轻咳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皇上清冷的目光扫视过众人,他冷淡的笑笑。
“诸位觉得,大皇子所言可有理?”
“皇上……”
听着询问,即刻有朝臣站出来,看向皇上开口。
“大皇子所言自然有道理,可是臣以为,谋反之事事关社稷,罪无可恕。谢詹杭必须处死,谢家一脉,也不该留,否则,谁知谢晚棠是会感恩,还是会养精蓄锐,伺机而动,为父复仇?谁知会不会养虎为患,在日后,给朝廷造成更大的损失?”
皇上挑眉,看向其他人。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听问,一众人互相看了看,之后不少人站出来附和。
“臣附议。”
这洪亮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
皇上听着,不禁勾唇笑了笑,但也只是一瞬而已,下一瞬,他甩手将刚刚这些朝臣递上来的折子,一股脑的都扔给了他们。
笑意收敛,皇上站起来,看向他们,他眼神不屑。
“你们一个个的,饱读圣贤书,一路科考,位列三甲,是朝中肱骨,身上担负着造福百姓,造福天启之责。你们一个个的,在庙堂之内侃侃而谈,张口闭口江山社稷,自视甚高,一言一行,皆利国利民,利于苍生,你们厉害。
可现在,你们在怕?
你们怕谢晚棠一个小女子,能弄权弄兵,**谋逆?你们怕她颠覆皇朝,于天启不利?以至于你们宁可忽视她的好,忽视她的功,宁可错杀,也不放过她,也要弄死她?
你们这是在告诉朕,你们比不上她?你们自愧不如?
那朕要你们何用?朝廷养你们何用?”
谁也没想到皇上会这么说。
责问,凌厉。
朝臣们一下子慌了神,扑啦啦全都跪了下来。
“皇上恕罪。”
皇上轻哼,“你们只有定人罪,定人生死的份儿,谁敢说你们有罪?朕可没这个胆子。”
这话一出,御书房里安安静静的,落针可闻。
没人敢再吭一声。
皇上已然震怒,谁还敢再去触他的霉头?
冷眼看着这群人,皇上摇了摇头,戏看过了,懒得再搭理他们,皇上嫌弃的挥了挥手。
“都滚回去办正事去,若是没有正事,就来朕这辞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