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不少人,大概都没控制好看电视节目的时间,结果耽误了很多事。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差,需要家长立规矩,并且监督守规矩,才能做一个更好的有责任心的人。
浩楠睡前必须洗脚,这是浩楠爸一直强调的,说:“洗脚是很重要的,不要怕凉水,自来水管龙头的水龙头的水放小一点,就能小一点,那么,水就不那么冰,洗手也是一样的道理。”
浩楠不以为然,就是不洗,不洗,就有异味,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了,就去洗了。
春末夏初,出汗也就常见了,浩楠正处于活力四射的年龄,新陈代谢也快,出汗有异味再正常不过了。浩楠突然感觉自己应该不要影响别人,需要让自己成为对人有益的人。
这个想法促使浩楠听从他父亲的安排。
他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不熬夜,按时睡觉,学会了自制,成绩自然不会差,到了考试成绩出来的日子,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空气有异味,附近有化工厂,可能气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也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说明生产还是很积极。
于颖征的家就在触媒厂,触媒厂也就是催化剂厂,这个是浩楠后来才明白的。
五年级的课程也不复杂,主要的还是语文和数学,其他的都不重要。虽说大纲有要求学习,但升学考试不考,作为平时成绩记录。自然老师,其实也是单位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在代课。
小学升初中,考试科目只有语文和数学。
相对比较简单,平时考试成绩不错,一般都能考出好成绩。加上是子弟学校,多少都有照顾,但是,情况发生了改变。
自然老师戴着啤酒瓶瓶底厚的眼镜,看起来像教授。他给大家分派任务,说全区准备搞一次小发明比赛,如果有兴趣的可以报名参加。这次比赛成绩计入平时表现,作为小升初的参考。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跃跃欲试,毕竟不是考文化课,考的动手能力,万一获奖,可以作为小升初的参考,能进入好学校,何乐而不为?浩楠也报了名。
可在动手搞小发明来说,自己真不在行。因为没那脑子,他本来抽象思维就不行,能有小发明,并且能做出来东西真不是一般人。
回家后,浩楠将这个信息对他爸爸世和说了。
“你既然报了名,就要想办法完成。”
“我实在没办法。要知道,要设备没设备,要材料没材料,最重要的是,根本没有想法,搞什么小发明呢?平时都没注意这个。”
“你再想想,能不能做个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也算是小发明呢?”
“生活中常用的?电视机?”
“这个已经有人发明了,你不用发明,你要做的,比较简单的,复杂的没条件做。”
“那就做一辆自行车?”
“这个更不现实,别想着自行车、汽车、飞机了。这些东西,没有机器,没有人,没有材料,根本做不出来,也不用做,这些都是别人发明了的,所谓发明,是别人没做的,没有想到的。自己的独创,自己的想法,能带给人实际的帮助。”世和说。
“那我明白了,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我实在想不出来。”浩楠说。
“这样吧,你看看咱家有没有一些废弃的电子产品?”世和说。
“有,我想到有一个手电筒坏了,一直没用。看看能不能搞个小发明。”浩楠说。
“对,就是它,平时谁家都需要照明,咱们的小发明就是小台灯。不管怎么样,将手电筒改造成一个小台灯,也算是一项发明,你可以拿去交作业,怎么样?”世和问。
“当然没问题。我不会做啊,爸!”
“这个简单,我们一起来做,你去找到手电筒,然后把收音机里的电池拿来,再找一些硬纸盒,比方鞋盒子都行,找到剪刀,再弄点浆糊来。”世和说。
浩楠去找来这些材料。
世和很快就将纸盒子裁剪,然后粘贴,将台灯开关弄好,费了半天功夫,终于做成一个小台灯,安上电池,打开开关,一盏明亮的小台灯就做好了。浩楠开心极了,觉得他爸真是一个人才。
拿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试了,说好,然后就将小台灯这个作品上交,没了下文。
最近,学校招生有了变化,就是学校交给了区里管,不再属于单位管,那么,优势就变成了劣势,对单位子弟比较严格,从此,浩楠上学就要费劲儿了。
学校不属于单位管,就要执行统一的规定,对于学生不在这个辖区的,就要交借读费。
像这种情况,单位子弟有不少,职工就有了意见,孩子虽说来城里读书了,但是还不能一视同仁,不能享受一样的待遇,这种区别对待,让浩楠感觉到了一种天然的不平和歧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他心态好,不见得浩楠爸就一定好。
暮秋,枯黄的梧桐叶在风中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落在家属院的小道上。
傍晚时分,浩楠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就察觉到气氛异常沉闷。父亲任世和坐在旧木椅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手中的报纸被揉得皱巴巴的,一旁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爸,怎么了?”浩楠放下书包,小心翼翼地问道。
任世和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重重地叹了口气:“浩楠,学校通知,没有本地户口,得交借读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说着,他从桌上拿起学校发的通知,递给浩楠。
浩楠接过通知,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本就不宽裕,这笔借读费无疑是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浩楠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通知,指关节泛白。
接下来的日子,任世和四处奔波,试图解决浩楠的户口问题。
清晨,天还未亮,任世和就早早出门,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前往派出所咨询。派出所里,人来人往,嘈杂声不绝于耳。
任世和挤在人群中,好不容易轮到他,却得到令人失望的答复:户口管理严格,不符合条件,无法办理。
傍晚,任世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浩楠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爸,要不我……”浩楠话还没说完,就被任世和打断:“不行,再难也要让你继续读书。”
夜深了,浩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宛如一层银霜。
他想起白天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又想到自己的户口问题,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户口不仅关系到自己能否顺利读书,还与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
日子一天天过去,任世和的头发愈发花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
浩楠看着父亲为自己操劳的身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哪怕户口的难题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他也绝不向命运低头。在一个寂静的深夜,浩楠借着微弱的月光,翻开课本,认真复习功课,书页在微风中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浩楠爸不肯服输,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为什么人家孩子都不交,自己的孩子要交借读费?他找到单位,单位负责说:“这个没事。我们来解决,不只有你一个人来反映问题,有很多人都在说。我们来和学校沟通协商。你就安心工作,其他的事交给我们来办,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那我就放心了,希望落到实处,不只是说说而已,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工资也不高,增加这个费用没有道理。”世和说。
“我知道,工资条上就没有这一项,我们来协调,放心吧,我自己的孩子也在里面读书。”
“那你不一样,你是负责人,又是双职工,孩子也属于这辖区的。不用交借读费。”
“这就是你不了解了,学校没有明确说要借读费,只要是单位的子弟,都要交一笔赞助费,不是借读费,名堂不一样,实际就是要钱。这个和外国的大学一样,都是别人赞助才能办下去。”
“哦,原来这样,误会误会,看来学校还真的是烧钱的地方,你在背后操心,我们都不知道。这样吧,我等好消息,期待成功,让孩子安心读书。”
“对,你回去吧,安慰安慰孩子,安心读书,读书的事是孩子的事,在哪里能顺利进行学习是我们大人的事。不要让孩子分心。学习是大事,要注意,大人的情绪很容易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