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说同意,只是不要弄坏墙壁。其他东西都不要动。
其实,房间里啥都没有。
连床都要自己准备。这个已经习惯,房子都不是自己的,床倒无所谓了。在木加工车间,做一张床不算违反纪律,这是职工的福利,因为锯木头的边角废料,都被当柴烧掉,不如用来拼凑拼凑做成床更实用。
墙壁是干打垒的,也就是土墙,冬暖夏凉,这样的房间很适合居住,只是担心有老鼠会来光顾。这里是国有企业,生意独享,收入有保障,吃的喝的都有,老鼠也来借光,老鼠最擅长的就是找吃的,鼠类因此势力强大,因为其超强的生存能力,人想要完全灭掉它们非常困难。
就这样安顿下来,浩楠非常开心,离开父母的视线,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不用看父母的脸色,可以放飞自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这间平房是一排平房中间的一个,南北走向,另外一排平房是东西走向,在交会处,有一条通道,这通道用大青石铺成的,从这条通道走过去,就是一条大路,大路是两个大车间之间的路,车间旁边栽的有树。年代久了,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环境清幽,令人流连忘返。当然,因为这里经济好,基础好,人心很稳,怡然自乐。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基础稳,上层才稳,不怕楼高。
两座车间过去,就是一横排的二层小楼,一长排,相当于一段城墙,将另外一家单位阻挡在外,另一家单位,属于市里管辖的单位。
一长排的二层楼房,居住的是单位的职工和家属,其中就有浩楠家。从浩楠家到浩楠住的小屋,大概五到十分钟,距离不远也不近。
浩楠住的小屋的左邻右舍,比较富裕,看起来双职工比较多,在浩楠的家的那里,来自农村的较多。看来,双职工大部分都安排在平房里居住,半边户,也就是单职工,被安排在后面二层长楼里居住。从这里看出,有钱人住平房,没钱的住楼房。有钱人住低处,没钱人住高处,而且越住越高。像是有钱人在地上,没钱人在天上一样。这个现象让浩楠十分不解。
后面两层楼房的住户,大多数是单职工,半边户,收入可能和支出持平,要说富裕,达不到那个标准,相反,他们看起来生活拮据,虽说物价不高,工资收入不多,支出也不多,也买不起电视机,因为电视机在当时还属于高档消费品,也就是奢侈品,要靠电视票才能买,电视票不容易得到,即便得到也要自己掏钱买。
浩楠非常喜欢在自己的小屋居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可以看电视节目。跟父母居住在一起,看电视节目需要看父母的脸色,自由受到限制,不让你看,你就看不成,要想看,还有时间限制,不能总是看节目,还有,要看电视机的主人的脸色,人家要休息了,就要关闭电视机,就看不成,乖乖地回家。没有其他电子设备可玩,只有电视节目可以用来娱乐。
在自己单独居住的时候,总是到邻居吴国庆家蹭电视节目看。
电视节目不多,不过,足够吸引浩楠观看,因为电视机是人家的,看什么节目,需要征求主人的意见,不是自己的电视,自己喜欢的节目只有建议,不能自己动手,电视机没有遥控器,全是手动的,不是自动的。
一般来说,节目可以在电视报上看到预告,电视报发行不错,在街头巷尾,都能买到,报社的生意不错,稳赚不赔,其中一项收入就是广告费,这笔收入实在不菲。电视报的销量大,是因为电视机的普及,因为电视机节目也有限,有好看的节目提前告知。人们可以自己选择看。当然,所有的节目都要经过审核,都没问题才可以播放。
吴国庆家就是兄妹,还有父母,一共四人。吴国庆是哥哥,属于双职工,家庭条件不错,在电视机没有普及之前,拥有电视机的人家简直如凤**麟角。在当时能买得起电视机的,属于中上等收入家庭。大部分人在温饱线上,刚刚起步,没有消费的观念,也没有添置家电的底气,拥有电视机是家庭富裕的标志。
吴国庆家就有了,在这之前,家属院也有一台公家的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是全家属院第一台,全家属院的居民在晚饭后**在电视机前,像乡村里放电影那样,聚精会神地来看电视节目。
在审判某某帮,开庭的时候,一院子的人都到一名中专生家门口**,当时能读到中专已经算是现在的博士生了,十分有学问的样子,大部分职工都小学毕业,好一点的初中毕业,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能认得字就算是文化人了,电视机是**购得,这么贵重的东西,当然交给一个懂得电子的人保管了。
带着自己家的板凳来观看,像是在农村看露天电影一般,只不过,农村演电影,没有规律,比较不错的就是能在三个月看一次,其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别的。
这名中专生,是学无线电的,老同志了,他学习好,聪明,单位里所有的电都归他管。这电视机也是,浩楠非常喜欢去看露天的电视节目。和浩楠一样对电视节目十分好奇的人,也像农村去着急赶去看电影的很相似。
不同的是,电视机的屏幕很小,坐在远处的,稍微偏的位置的都看不到,只能听声音。
节目不多,但在浩楠看来比较经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征都十分明显。
老中专生名叫李能。
他还真是名副其实。
他家门前有一棵梧桐树。
不是法国梧桐,是土生土长的梧桐树,叶片很大,枝叶浓密。为了不影响电视信号,就让梧桐树做出了牺牲,剪掉了不少枝叶,将天线捆绑在树干上。
这样,电视机收到的信号就强烈一些,收看的节目也比较清晰。
盛夏,蝉鸣在老旧家属院的杨树枝头此起彼伏,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晚饭的烟火气。
李大爷家成了整个院子的焦点——他家添置了一台14寸的飞跃牌黑白电视机,这是院里的第一台电视机。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每个角落。
傍晚六点刚过,李大爷家的小院就陆陆续续来了人。
张婶第一个拎着自家的小板凳,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院子,脸上堆满笑容:“老李,我来得早,给我留个好位置!”
随后,王奶奶拄着拐杖,在孙子的搀扶下缓缓走来。
院里的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像欢快的小鹿般在院子里奔跑嬉戏,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今晚要看的动画片。
七点整,李大爷小心翼翼地打开电视机,伴随着“沙沙”的电流声,屏幕上渐渐出现模糊的图像。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播放的是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激昂的主题曲响起,引得众人热血沸腾。
剧中,霍元甲与敌人搏斗的场景扣人心弦,大家的情绪也随之起伏。
当霍元甲陷入困境时,王爷爷急得直跺脚,嘴里不停地喊着:“快反击啊!”而孩子们则握紧拳头,小脸涨得通红。看到精彩处,院子里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此起彼伏。
播放广告时,院子里又热闹起来。
张婶和李婶凑在一起,唠起了家常;孩子们则趁机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李大爷忙前忙后,给大家递茶倒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夜渐深,微风拂过,带走了些许暑气。
电视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一边回味着剧情,一边陆续离开。
李大爷关了电视机,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心中感慨万千。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这台黑白电视机不仅为大家带来了欢乐,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成为家属院里一段难忘的记忆。
盛夏,蝉鸣在老旧家属院的梧桐树枝间此起彼伏,闷热的空气裹挟着饭菜的香气,弥漫在院子的每个角落。
李大爷家的小院,如同往常一般热闹非凡,众人围坐在一起,满心期待着观看新一集的《射雕英雄传》。
然而,电视机却像闹脾气似的,屏幕上雪花点点,嘈杂的“沙沙”声掩盖了本该精彩的剧情。
“别急,我来看看。”李大爷不慌不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