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主事放心,此事我记下了。待时机成熟,必为你讨还公道。眼下狱中,还需谨慎,你我接触之事,绝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老朽明白。”方文清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久违的希望。
这次狱中结盟,收获远超预期。
沈景玄不仅获得了指向丞相府的具体线索,更找到了一位可能的关键人证和物证持有人。
这为他日后反击李纲,埋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然而,狱中并非铁板一块。
沈景玄与方文清的频繁接触,尽管极其隐秘,但仍可能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尤其是,丞相府在狱中是否还有其他眼线?
就在沈景玄与方文清建立联系后不久,狱中的气氛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巡逻的狱卒次数增加了,尤其是夜间。
偶尔有陌生的面孔出现在通道尽头,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沈景玄和方文清的牢房。
沈景玄立刻警觉起来。
他判断,可能是丞相府察觉到了什么,或者仅仅是常规的加强戒备。
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更加小心。
他迅速调整策略,减少了与方文清的直接接触,改为通过更隐蔽的符号和经由那名可靠狱卒传递的、用特殊药水书写的纸条进行沟通。
内容也更为简洁,多是互相提醒安全,以及确认关键信息。
方文清也感受到了压力,变得更加沉默,每日只是**,不再有任何异常举动。
与此同时,外部的局势也在悄然变化。
墨先生通过“蜂鸟”艰难传入的消息显示,康亲王似乎加大了对失踪的周小乙的搜寻力度,范围甚至扩大到了京畿周边州县,一副不找到誓不罢休的姿态。
而丞相府则异常安静,仿佛之前的刺杀风波从未发生,但这种安静,反而更让人不安。
沈景玄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在增加。
康亲王和丞相府都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可能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必须在他们发动之前,找到决定性的突破口。
他将希望寄托在两条线上。
一是外部沈忠和墨先生对西域死士、黑巫族以及方文清老仆保管记录的追查。
二就是狱中与方文清的联盟,以及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
这日,那名被买通的狱卒在送饭时,趁人不备,塞给沈景玄一小团蜡丸。
沈景玄回到角落捏碎,里面是一张极小纸条,上面是墨先生的密报。
“南疆有讯,黑巫族圣女踪迹似现,正全力追查。京中丞相府外松内紧,恐有异动。侯爷万自保重。”
黑巫族圣女?
沈景玄心中一动。
这或许是与废太子案直接相关的关键人物!
而丞相府的“异动”,更印证了他的判断。
他将纸条嚼碎,目光透过高窗,望向那一方狭小的天空。
乌云正在汇聚,风暴将至。
而他,必须在这风暴眼中,稳住阵脚,寻得那一线生机。
方文清提供的线索,如同黑暗中的微光,虽微弱,却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微光,燃成燎原之火。
大理寺狱的平静,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压抑得令人窒息。
沈景玄维持着“重伤虚弱”的假象,内心却如绷紧的弓弦,警惕着任何一丝异常的波动。
与老吏方文清的暗中联盟,让他获得了一个观察狱中暗流的独特视角。
这日放风时,方文清借着整理衣袍的间隙,用极低的声音对不远处的沈景玄快速说道:“小心……近日狱中恐有变。几个刺头……被提审后……气焰不同往日。”
他久居狱中,对囚犯间的微妙变化有着本能的直觉。
沈景玄心中警铃微作。
方文清所指的“刺头”,是关押在另一区域的几名重刑犯,以凶悍好斗闻名。
若这些人被煽动,极易酿成骚乱。
在戒备森严的大理寺狱制造骚乱?
目的何在?
答案不言而喻:制造混乱,趁乱行事!
他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表示收到。
回到牢房后,他立刻通过隐秘渠道,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