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湖心亭,立马就有带刀侍卫跟在陈顺身后,刀身寒光凛冽。
宁如月有些不安,但在看到杨佑平静的眼神时,她的心一下就定住了。丧钟已响,太子登基已是板上钉钉,为何再召见王爷与她?
直到兴庆殿内,太子盘坐在罗汉榻上,看着杨佑进了内室,声音很轻却有万钧之力:“小侄有一事,还需求五皇叔帮忙。”
“臣,不敢当。太子有事吩咐就是。”
“父皇驾崩时,身边并无旁人。为了避免那群老东西找事,还请五皇叔佐证,皇上去时,确实传位于我,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皇上驾崩,太子继位,历来如此。臣委实帮不上什么忙。”杨佑冷汗涔涔。
“孤既开了口,自然是希望五皇叔应承下来的。”杨康不悦的看向跪倒在地的杨佑,像是无心提起一般,“安弟怎么没来?”
“安儿年幼,免得冲撞了太子,故而臣只叫他在湖心亭守着。”从湖心亭走到兴庆殿,沿途已有积雪,他尚不觉得有多寒冷;太子这句话,却叫他如坠冰窖。
“到底还是小孩子,天大的事都不往心里搁,当真叫孤羡慕啊。”说完,又呵斥一旁的陈顺,“瞎了眼的东西,没看见孤的皇叔皇嫂还跪着么?还不将人扶起,请人坐下。”
陈顺弯腰连连告罪,一边叫小太监端两个方凳过来,一边亲自将人扶起身。
杨佑再三推辞,最后也只在方凳上搭了个边。宁如月更是战战兢兢,规行矩步。
“太子顺应天命,理当承继大统;臣虽言微人轻,但也愿意为太子献绵薄之力。”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个时候,不会有人比他杨佑更识趣了。
“那就有劳五皇叔了。”杨康十分满意他的识趣,“安弟年幼,凉州偏远,到底不如神都繁华,不如就将安弟留在神都,将来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孤都给他寻最好的老师,如何?”
宁如月一瞬间心如鼓擂,忍下满腔酸涩,道:“回殿下的话,杨安资质愚钝,便是留在神都,也是白白浪费了太子的一片心意。臣妇谢过太子美意。”
“太子,臣唯有此一子,平生无所愿,唯愿他能平安一世,望太子成全。”杨佑看向太子的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锋芒,“正逢变故,杨安年幼,于局势无用。臣斗胆,望太子准许他先行启程回凉州,臣也能心无旁骛。”
“孤愿意成全五皇叔的拳拳爱子之心。”太子略一抬手,陈顺便将守在殿外的秦钟喊入内殿。
“你派几个得力的,先将宁安王世子送出神都。”
“卑职明白。”
太子瞥了一眼陈顺,吩咐道:“你挑两个伶俐些的小太监,一路上也好伺候世子爷。”
“奴婢明白。”
整个皇城安静肃穆,一场宫变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天下易主,不过须臾间。
“殿下,卯初了,朱雀门外等着的大臣们,已经嚷嚷一个时辰了。”
“那就放人进来吧。”太子起身,掸了掸衣袖,“一会可就有劳五皇叔了。安弟的车架今日便能离开神都。”
“臣,明白。”杨佑起身行礼,“你五皇婶一介妇人,在这里也无用,叫她回湖心亭候着吧?也好替杨安收拾行李,烦请太子容我叮嘱两句。”
“可。”杨康先行出了大殿。
“王爷,”宁如月强忍一晚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千言万语,临出口也只有一句,“妾陪着你。”
“你听我说,”杨佑握住宁如月的手,“将信给宁嬷嬷藏好。回到凉州以后,一切都听王妃的安排。她是个聪明人,一定会护住安儿的。”
“妾明白、明白。”此时不是哭哭啼啼的时候,宁如月擦去泪水,“王爷放心,到这个时候了,妾不是拎不清的人。只要是为了安儿好,妾什么都愿意做!”
“去吧。”杨佑狠心松开手,头也不回的朝着杨康走去。
“五皇叔既然叮嘱好了,那咱们就前去御极殿吧。”
御极殿外,群臣本还在嚷嚷闹闹,但见太子前来,再一看身后跟着的居然还是宁安王,众人惊疑。
百官中一半以上都以江、宁两人为首,自然是他们二人上前一步,更因江永怀为太子亲舅舅而更亲厚一层。
“殿下,节哀。”江永怀抹了抹眼角的泪,衣襟未湿,便道:“还请殿下带臣等,再送皇上最后一程!”
“殿下,保重身子。”宁承昌也抹泪宽慰,“请殿下成全臣等。”
皇上驾崩于兴庆殿,宫中连夜就挂上了白布,此时与雪色融在一处,更显几分凄凉。远远便能听见宫人在哭丧。
百官匆匆上前,个个扑倒在灵柩前,涕泪横流、捶胸顿足;乍一看,个个都忠心的很,恨不得替皇上去了。
杨佑看见这场景,忽而有些想笑,也不知这群哭得仿死了亲爹一般的朝臣们,真要让他们去死,有几个愿意。
等到这群朝臣们过足了演技,也哭累了,正准备端起热茶喝一口暖暖身子时,杨佑觑着这个空隙,跪倒在地,高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太子顺应天命,承继大统!”
众臣暗骂一声,显着你了!立马也跟着纷纷跪倒,众口一声,“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太子顺应天命,承继大统!”
太子跪伏在地,失声痛哭,“父皇驾鹤西去,孤实在无心。还请诸位莫要提及。”
杨佑不得已又挤出几滴泪,哭道:“皇兄驾崩时,在继位诏书上亲自盖上玉玺,拉着臣弟的叮嘱,太子贤明,监国有功,实乃大乾之幸。还请殿下莫要推辞!”
太子不语,只一味的对着灵柩放声大哭,以示孝道。
朝臣中忽然冲出一位品阶不高的文臣,观其丧服,乃太子中舍人。哭天抢地,声音洪亮:“太子怎可不理国事!先帝已去,我大乾断不可一日无君。若太子不应,微臣只好追随先帝而去!”
说着,以一种极其灵活的姿势爬起来,朝着灵柩跌跌撞撞地冲过去,颇有一副:太子今日不答应登基,我就一头撞死在先帝灵柩前的架势。
众人连忙将人抱住,一人拽一条腿,这位太子中舍人即将以五体投地姿势倒地时,一个小太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躺在了地上,免了这位大人容貌有损之祸。
一时都觉察到演过头了,众人不免讪讪起身。
杨佑再次叩首,“先帝已登极乐。臣入神都以来,便听皇兄曾说过,国事繁忙,处处都需决断;太子便是伤心,也不能荒废了国事;那便是不敬祖宗国业了。”
此时,百官之首江永怀和宁承昌才带领百官叩首:“先帝唯育太子一子;太子监国有方,如今,各处皆有乱象,异族虎视眈眈;还请太子速速登基,以震我大乾国威!”
“请太子登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