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奴因过于活泼好动,对打人的起手式十分熟悉,见大父手一扬,立刻连滚带爬下了榻,一边跑,一边叫嚷:“救命,大父打小孩啦!”
曹操官位越大官威越大,现在哪还有人敢捋虎须?也唯有这个孙子了。见他跑出去,喊叫冤枉自己,又气又笑,头都不怎疼了。
正巧卞夫人带侍女捧药汤过来,赶紧上前搂住丽奴,心有余悸道:“丽奴,不要乱跑。”
丽奴立刻告状道:“大母,大父要打我。”
卞夫人道:“大父吓唬你呢,找你阿翁去。”说着命人送丽奴出去。
卞夫人进屋来,不赞同地看着榻上的曹操说:“丽奴还是个孩子,才几岁大,你都半百的人和他计较什么。”
曹操叫屈:“你知道他刚才说了什么吗?”
卞夫人一边倒汤药,一边问:“说了什么。”
曹操反而不说了,哼了两声,道:“必定是你娇惯怀了他。”卞夫人笑了下,喂他喝药。
曹操病了,曹丕告假侍疾。因曹操不耐烦人多,便将他们赶走了。故而曹丕回了院子,练剑读书。
啪嗒啪嗒,丽奴跑进来告状:“阿翁,大父打我。”
曹丕一边抱诸膝上,一边将信将疑:“你大父从来不打孩子,他打你哪里了?为什么打你?”
丽奴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大父好无礼,我安慰他,他要打我。”
曹丕问:“你怎么安慰的?”
丽奴一边学着刚才的样子,一边道:“我给大父说,我腿疼是长个子,大父头疼,是长脑子。”
曹丕“噗嗤”一下笑出来,忙别过脸,止住笑才转过来,郑重道:“这不是好话,不许再说。”
丽奴问:“长个子高高的,长脑子聪明的,大父变聪明了,为什么不是好话?可笨笨的,也不是好话呀。”
曹丕沉吟半响,意味深长道:“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丽奴鼻子一皱,道:“哼,大人不知道答案,就这么糊弄小孩。”
曹丕听了这话,手也痒了,往丽奴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丽奴嗷一声跳下来逃跑了。
他无处可去,平时相伴的叔父都被他们的阿母拘着读书,便又溜达回曹操的卧室。一点也不记仇。
“大父,大父,你睡着了吗?”丽奴扒着门框叫道。
“睡着了。”曹操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丽奴闻言立刻嬉笑着跑进来,到了榻前,手脚并用往上爬,榻上一挺,道:“大父,为什么说人聪明还会挨打呢?”
曹操转了眼珠,问:“你刚才见了谁?”
丽奴觑着大父的神色,黑眼珠咕噜一转,闭上眼睛,道:“大父,我困了,要睡觉。”
“睡吧。”
“大父,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不会。”
“阿母会、阿翁会、大母会,六叔会,大父你好笨哦。”
“再不睡,就打你了。”
“哦,大父性子真糟糕。”
……
且说郭柔回到东莱郡造船,忽一日新来了三千工匠水手,为首的还是个熟人。
林中陪笑道:“前者主公整顿军务,裁了不少将士,一些人回乡种田,我等无去处,听闻少君仁义,托为工匠水手,过来投奔。”
郭柔狐疑地看了他半响,请人入内坐,挥退侍从,问:“你们不跟随司空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来这里做什么?”
林中跪下道:“少君有大志,我等过来相投,望少君收留。”
郭柔摇头道:“我是女子,不能带你们建功立业。我与你们修书一封,你带回去觐见君舅,为时未晚。”
林中道:“前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拨云见月。我等愚昧,愿追随少君。”
郭柔问:“你们跟我没前途。起来说话。”
林中起身笑道:“去年慈幼堂疫病,少君已脱身,但仍返身回去防治疫病。有人问,少君为何如此?少君回,自己乃堂主,理当与老少患难与共。生死面前,少君尚且不放弃属下,令吾等佩服,愿意追随少君。”
郭柔想了想,道:“你们真不要回去?”
林中道:“我等愿意追随少君,虽死不怨。”
郭柔再道:“我与太平道没有什么关系。”
林中笑道:“当然没关系。”
郭柔也笑起来:“行吧,正好船厂缺人,你们暂且帮把手,等我看过诸人长处,再行安置,使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林中喜之不尽:“多谢少君。”
郭柔道:“你们先去歇息。”林中告退。郭柔叫来辛宪英商议此事,告知原委。
辛宪英惊道:“青州军竟然出现了变故,还是因为你,现在解决了?”
郭柔道:“尘埃落定,故而有首领林中带人来投。”
辛宪英抚掌大笑:“天助我们。正念叨缺人,这人不就来了吗?”
船厂现有工匠三千余名,郭柔准备假借试航,从中挑选一千余人充当船夫水手乃至战士。林中率百战之兵来投,实乃意外之喜。
郭柔道:“劳你辛苦安置这些人。”辛宪英笑道:“交给我便是。”辛宪英去了。
郭柔与曹操写了一封信,告知此事,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去,并索要这些人的口粮。晚上,设宴招待林中等将士。
以后十数日,郭柔亲自接见这些将士,问询长短,记录在册,危坐俨然。果然过了几日,郭柔调动分配这些人来,并开班授课启蒙,以蔡文姬编纂的《千字文》和自己编的《基础算术》为教材。
曹操回信,命东莱郡增添粮食供应,又划出五百顷地作为补充。郭柔与辛宪英骑马巡视,发现五百顷中有二百顷是山地,不能耕种粮食。
郭柔道:“改种林檎、梨、枣、杏、桃之类的果树,还有竹子构树,等将来船只通航,运送南北售卖。树下再养些鸡鸭鹅……”
郭柔有了地,又有了数千人,心中踏实极了,完全预见几年后的繁荣来。
辛宪英打断郭柔的畅想,担忧道:“少君,果树数年才能结果,若咱们走了……”
郭柔道:“无碍,走之前我将这山地分给百姓。这里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真好啊……”
船厂设在滨海偏僻的小渔村,名叫石落,前面是一出天然港口,口小腹大,正前方有一座大岛。先前管承海贼落脚于此,被曹军驱赶入海,不知去向。
“人少、粮也少……”郭柔满足之余,又觉得不足。
及至三月,船厂造得百米大船两艘,中型战船十五艘,运输粮草淡水船只六艘,马船两艘,皆已下水,泊在湾中。
郭柔叫来辛宪英、孙红、林中、苗玉以及军侯等众人商议:“我等制造船只,为的是保家卫国,今有海贼管承和诸盗尚在外,若不等肃清海贼,船只造出来有何用?”
林中:“船厂中有善洑又善战之士一千余人,供少君差遣。”各军侯也都附和。
苗玉:“管承溃逃,身边不过数百人,不足为惧。”
孙红:“我知道几个海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