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汤、文王、周公、文帝,乃大贤也,治下可谓太平之世。依此观之,古往今来,太平之世亮而复暗,暗而复明,亮少晦多,幽深曲折。故曰,太平之世距我等咫尺天涯。”
郭柔转向林中等人:“大贤良师以身入局,败死,教众殆尽,你们宜早散去,不要抱守残章断句,贻误终生。”
林中三人睁圆眼睛,张着嘴巴,茫然无措若稚子,大贤良师死了,致太平也无法实现,恍若从头浇了一盆冰水,冷到脚跟。
曹操不料郭柔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与十几年前的郭永共情:“吾此女,女中王。”
想毕,他笑道:“女王,勿要逗他们。”曹操自己是越挫越勇的性子,听到女王那般幽而复明的话,反而更有干劲。
郭柔闻言笑起来,林、扬、陆三人的心登时明亮起来,不自觉地跟着笑,少君聪颖一定知道出路在哪里。
她道:“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虽不如诸贤,但不曾退却,其人虽亡,精神永存,激励后人。
如武将者,无不想封狼居胥,燕然石勒;如文臣者,无不思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
曹操拍掌笑道:“说得好,我青年时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不敢奢望卫霍功绩,愿封侯作征西将军,就足矣。”
郭柔接道:“司空大才,吾等芸芸众生,庸碌朽木,安敢奢望封候拜将?吾等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为致太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林中等人愣了一下,道:“啊……呀……”
郭柔道:“自己勤勤恳恳把日子过好,不教贤人担心,难道就不是贡献?若有余力,可帮他人,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也。”
林中三人连连点头,听了这话心都敞亮了,做事也有方向,喜不自胜,对郭柔千恩万谢,心中暗暗道,莫非大贤良师使她点醒我们?
郭柔自忖完成任务,剩下的曹公自己就能处置,抬头望了眼外面天色。
林中见了,自思少君身份贵重,日后再难相见,又听她说自己学的孔孟之言,故而小心翼翼推荐道:“大贤良师得南华老仙受天书,少君闲暇可翻看一二,强似那北海孔融之言。”
郭柔闻言,气笑了:“我学的是孔子和孟子之言,非孔融之言。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苦心孤诣,教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
若是血脉能传承学问,何必如此辛苦?只管生生生便是了,且又不是男人十月怀胎生孩子。”
话音未落,曹操和郭嘉都忍不住笑起来,林中脸色尴尬,垂下头。
郭柔说着自己就笑了:“罢了。诸位心存大义,将来必定前程似锦,得偿所愿。”
说完,对曹操拱手道:“离家多日,思念儿女,君舅允我先行告退。”
曹操道:“也罢。路上小心。”郭柔行礼告辞离去,颇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架势,林中目送她的背影离开,不敢挽留。
曹操对三人道:“尔等无事暂且回去商议,明日军侯以上过来议事。”
林中等忙道:“是,属下告退。”说罢,行礼也去了。
屋内只剩下二人,曹操激动地走来走去,对郭嘉道:“男儿能有此见识乎?”
郭嘉起身笑道:“恭喜主公得良才美玉。”
曹操摆手,想了又想,唤道:“仲康。”
许褚从外面进来道:“主公有何吩咐?”
曹操道:“分出一队人马护送郭少君回邺,不得有误。”许褚应下去了。
郭柔回到驿舍,便见辛宪英已经整装待发,遂登上车,道:“咱们回家。”
冬日昼短夜长,天寒地冻,然后一行归心似箭,在腊月底回到了邺城。邺城不似中原久经战乱,经曹操经营后,愈加繁荣。
城外队伍绵延一里多长,郭柔一行又扮做商队,排队等候,一刻钟后方进了城。
辛宪英和郭柔分坐两辆车,分道各回府中。且说曹丕昨日听到消息,一早就在院中搂着丽奴翘首以盼。
待郭柔进府,两人远远对视,忍不住快走几步,忽又顿住,缓缓而来。
及到了近前,郭柔行礼道:“公子。”曹丕忙扶住她,道:“回来了。”
“阿母。”丽奴行了礼后,抱住郭柔的腿撒娇。
“丽奴。”郭柔垂下头,将丽奴抱在怀中,亲昵道:“还记得阿母?”
丽奴抱着郭柔的脖子,依偎在她肩上,道:“我把阿母记在心里,怎么会忘记?”
郭柔听了,心中熨帖,看了曹丕一眼,嗔道:“定是你乱教的。”曹丕笑着引妻儿来到卞夫人院落。
寒暄几句,卞夫人便放她回来休息。曹丕自从接到两封奇怪的信,就一直担忧,遂忍不住问:“路上可还顺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