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出凤出,儿过于父,游游天际,天之意乎。”
安和五年,在余姚一带不知因何兴盛起一句谶言来,大街小巷的孩童人人都能唱得一二。
此句古怪,却无从追溯来源。
曾有人见衣着怪异的外乡人出没于街头巷尾,却又神鬼不知地离去了。
自那之后,余姚一地渐渐兴起了这莫名的歌谣。
连黄口小儿竟也会学唱三分,街头茶馆更有文人骚客窃窃私议。
这唱者无意,听者有心。
此歌谣恰逢当今皇后临盆之际,生事者的心思昭然若揭,惹得天子震怒,正欲下令追查之时,皇后突然生产了。
——太监来报,正是一女。
/
翌日,殿前上朝。
文臣武将均静立在两侧,偌大的殿内连呼吸声都可听见。
群臣各怀心思,无一人想做这出头鸟。
“诸卿,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虞帝未抬头,只低头看着往日的折子。
这里面自有暗流涌动,然而他并不急着捅破。
“臣,有奏陛下。”
列队中走出一位言官。
他已老迈,是言官中做官时间最久的一位,眼下似是痛下决心的样子。
“臣闻余姚有一怪闻,当地儿童人人传唱一词,曰‘凤出凤出,儿过于父,游游天际,天之意乎’。”
“......臣以为,恐意有所指。”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看来这章言官颇有几分胆量。
可惜在做官这条路上,靠胆量一向没有什么好下场。
章丘并未停止,苍老的声音中却不自觉地有了一丝颤抖:
“陛......陛下迎娶皇后时,钦天监曾进言,皇后命格单薄,恐难承受圣上龙恩。”
“但陛下并未听取臣等谏言,仍执意迎娶。”
虞帝难得抬头瞥了一眼老言官,手上的折子也随之丢在了一旁。
话赶话已经到这了,章丘只得硬着头皮接着说:
“然皇后自大婚后身体就弱病不断,五年无所出。”
“今诞下公主,却有此谶言盛行。”
“臣惶恐,不知是否是上天降怒,不吉之兆啊!”
大殿里一下沸反盈天,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难道章丘真的不想安度晚年了?
人群中一新任言官略略思考过后,大步一迈出列进言道:
“陛下,臣以为此乃江湖术士妖言惑众,不可尽信。”
“章大人许是年事已高,竟信起了这神鬼之说。”
“臣当请陛下准其休沐半月,好好修身养神,免得在大殿上又胡言乱语。”
言毕又恭敬一礼,有意看了章丘一眼。
然而章丘真的老了。
他竟听不出这话是来救他命的,反而在大殿上破口大骂起来:
“魏绍!竖子尔敢羞辱于我!”
“黄口小儿,黄口小儿!”
“你父亲在朝时,亦懂这天道之理,如何能生出你这等蛮子,竟是半分未随魏公!”
魏绍无奈,这章老真是又老又犟,看来今日再难救他了。
正欲再替章丘辩驳两句。
龙案之上飞出一本奏折来,正砸于二人中间。
二人登时一身冷汗,齐齐跪地伏身。
然而虞帝并未有后面的动作。
扔完折子后他又接着翻下一本,硬是晾着一老一小两个言官跪在地上。
一时间大殿之上静默无言。
谁都不敢出大气。
虞帝每翻一页,章丘的冷汗就多一滴。
这一生他从未感到有如此难捱的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虞帝的声音才传了过来:
“章爱卿,朕看你是老不中用了,整日奏本不是街巷传闻,就是家长里短。”
“朕看你不像大虞的臣子,倒像制那民间小报的。”
“既是心不在朝堂上,朕不如随了你的愿吧?”
章丘此时已是两股战战,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往下直淌。
他重重地磕在大殿金砖上,仿佛誓要砸破自己的脑袋:
“臣惶恐!臣惶恐啊!请陛下开恩,臣所言句句为大虞着想,并非有意冒犯皇后!”
龙椅上的虞帝冷笑了一下:
“这天下臣子若都像章爱卿这般,只怕日子要舒服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也不必要什么臣子,朕去买份小报便是。”
未等虞帝训完,人群中又站出一个老臣来:
“陛下,章丘所言虽有不妥,但又涉及国本一事。”
“皇后大婚五年尚才诞下公主,至今尚无嫡子。”
“此妖言虽无根无据,但无嫡子意味着国本不固,此事还需陛下三思啊!”
虞帝闭上眼睛,似乎被这帮老臣气得不轻。
并非是他不想发作,然而前朝动乱刚刚结束不过数十年,他在战乱中得天下。
如今正是稳固朝纲、树立民心的时候,又岂能随意惩处朝中大臣。
他的来时路上每一步都殚精竭虑,每一刻都提心吊胆。
这让他无比在意自己的王位。
虞帝缓缓起身,在高台上来回踱步,猛然又砸了一个折子过去:
“国本不固?严卿的意思是朕老得不堪用了,要急着此时立嫡为储?”
“朕看是那太医院昏庸无能!连皇后的身体都调养不好!”
虞帝怒言:“若今日你们只是来谈论朕的家事的,那便退朝吧!”说完便起身拂袖。
侯等的太监十分有眼色,随即高喊道:“起驾回宫——”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却是谁也不敢再上前进言,最后只得跪地恭送。
但,虞帝并未直接回寝殿。
文武百官的话犹如细密的针,扎在了他最敏感、最在意、最不能对人展露的地方。
最是无情帝王家。
虞帝挥手停了下来,他高坐在轿辇之上,陷入了内心的博弈。
然而他的这一点亲情很快被皇权占据了。
虞帝唤了一个近侍过来,令其取了公主的生辰八字。
他要亲自去一趟钦天监。
/
钦天监中有一人地位可比国师,盛名更是堪比李淳风,此人便是
——公孙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