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当夜,东方彻领到一个奇怪的任务。
侍卫找到他时,他正被樾州人民争来抢去。侍卫在人声中扯着嗓子喊:“大伙让让,太子殿下召见东方长史,太子殿下召见——等见完你们再拉他跳舞啊!”
这时,天色完全暗沉,变成一块无垠的黑色棋盘,星斗散落其上,闪烁棋子们银白的冷光。东方彻挤过载歌载舞的人群,终于赶到仍处高台的萧玠的面前。他发现胜利的大欢闹外,萧玠一个人冷寂地坐着。
这很古怪,也很矛盾。萧玠刚刚还被士卒百姓簇拥在中心,庆祝和平,庆祝胜利,歌舞和火把包围他时他露出畅意开怀的笑容。现在东方彻站在他面前,却被一股巨大的孤独笼罩。只不过离开一盏茶的时间,萧玠就像出离了百年千年。
他站了一会,萧玠似乎还在沉思什么,东方彻不得不出言提醒:“殿下,臣拜见。”
萧玠这才回神,笑了一下,“明达来了,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
他从袖中取出一只信筒,“你立即赶去委蛇山见崔鹏英,把这封信亲手交给她。告诉她条款交接完毕怎么也要五天时间,这五天使团还会在樾州境内。当下重中之重,是条约履行前,保证齐国不再生变。此事之外诸事后放。她明白怎么做。”
“是。”东方彻发觉,萧玠要他去“见”崔鲲,不是“迎”。他又问:“臣是和崔刺史一起返程,还是先行回来?”
“你先回来。她要在那边待一段时间。”
“臣谨遵令旨。”
东方彻正要拜退,突然听到萧玠叫住他:“明达。”
天太黑了,东方彻看不清萧玠的表情。萧玠静了一会,说:“这件事传达到你就立刻返程。她如果问你我的情况,你告诉她,洗雪国耻,我身康体健。”
东方彻躬身,没有立即离开。他预感萧玠还有事叮嘱。
果然,萧玠开口,却是出乎意料的一件事。
萧玠问:“你能扶我一把吗?我腿坐麻了。”
东方彻忙上前搀扶萧玠,碰到萧玠手掌时他有些心惊,太冷了,冷得不像活人的体温。然后他感到,萧玠身体在微微颤抖。
吹一晚夜风、跪坐一会就能叫一个人变成这样?连胜利的喜悦都不能让他兴奋半分吗?
君水距城中有一定路程,临时搭建的帐子也就作为太子的暂居地。萧玠入帐后摘下冠冕,歪在军用榻上。东方彻点亮灯盏,看到萧玠脸色时大惊失色,“殿下脸怎么白成这样?”
“吃了冷酒,有些胃痛。”萧玠冲他笑了笑,“不妨事,你赶紧去。”
东方彻不敢逗留,先行走了。他脚步声远去,带出的风把烛光冲的瑟瑟发抖。萧玠盯着蜡烛看了一会,从袖中抽出一张纸团,在案上重新铺平,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然后他冷静地把这张纸再次团起,团成一个局促的纸核,抬手放到蜡烛边。纸团一个蜷缩的身体般焚化了。
萧玠把它毁尸灭迹后,叫帐外的传令兵:“请五品以上的州府官吏到我帐里,商议和谈之后的对齐事宜。再去找狄帅,让他选出一支火炮队伍,全程监督齐国换俘撤兵。过一个时辰,请他带着队伍名单和新绘的舆图过来一趟。还有……帮我打盆热水,我洗把脸。”
***
旭章每夜在戌时睡觉。阿耶不论多忙,都会准时出现,给她讲睡前故事,或者问一问白天的课业。
但今晚她没有等到阿耶。
娇娇阿姨原本陪着她,一会也有事情忙——今天大人们都很忙——也就替她吹灯掖被出去了。可旭章睡不着。白天盛大的仪式和古怪的氛围像故事里妖怪被砍掉还能抓小孩的手一样包拢着她。她有些害怕。
阿耶怎么还不回来?娘去哪里了?还有爹。爹不是早说要来,怎么还没有来?
旭章想着,心也吵起来,嘭通嘭通嘭通。故事里一个怪兽的脚步也是嘭通嘭通嘭通的。爹是这么讲的。
好讨厌,爹总爱吓小孩。
旭章是个聪明的大孩子了。
可万一真是个怪兽,自己被抓走怎么办?
聪明的大孩子旭章给自己套好衣服,穿好鞋袜,裹着小斗篷钻出帐子,往旁边灯火通明的阿耶的帐子去。
她靠近帐篷,听到一群叔伯翁翁们哗啦啦站起的脚步声,你一句我一句,这个微臣领旨,那个末将遵命。然后义气如云,说殿下放心,包在我们身上,绝不出半分差池。再然后就是告退之声。
他们开完会了吗?
旭章往帐篷后躲了躲,不一会,穿着官袍铠甲的大人们走出来,个个浑身热气,神情激动。旭章知道是打了胜仗,为非作歹的齐国人要被赶回老家啦。她很高兴,阿耶应该也高兴坏了。
等人都走了,旭章轻手轻脚,把帐子帘掀开一条缝,却发现阿耶坐在榻边弯腰呕吐。一只铜盆摆在他脚边,却没有吐出什么东西。
阿耶一天没有吃饭?叔伯们都没发觉他不舒服吗?
旭章想冲上去,又硬生生止住脚步。她知道阿耶不想她担心,也就站在帐门外,红着眼睛等。等里面渐渐没了声息,铜盆响了一下,发出一阵空旷的回声,她才放大声音在外面叫:“阿耶。”
里面响起匆匆忙忙窸窸窣窣的声音。旭章掀帘进来,见阿耶已经从榻边站起,那只铜盆也不知藏到哪里去。他向自己张开手臂,笑容疲倦温和,说:“囡囡,阿耶抱抱。”
旭章心中有些奇怪,小跑过去扑到他怀里。阿耶已经摘了冠冕,但拥抱她时脑袋依旧沉甸甸地压下来。她从没感觉阿耶身体有这么沉重。她小声问:“阿耶,你难受吗?”
“阿耶不难受。阿耶酒吃多了。”
“爹说酒不是好东西,阿耶你不要吃了。”
“……嗯。”
旭章听到阿耶囊囊的鼻音,心想还是把爹抬出来管用。然后她就又想起爹。她有点苦恼地问:“爹什么时候回来呀?”
“爹还要忙一阵。”
“哦。”旭章答应,又想起今天大人们的谈论,“但我听说爹打了胜仗,在回来的路上了。”
阿耶笑起来,一片温柔荡漾,“打完胜仗也有事情呀。囡囡要知道,爹不只是爹,爹是将军,将军有自己要做的事。昨天阿耶教你念曹植的《白马篇》,诗里怎么说?”
旭章没想到现在居然要考察课业,脑袋空了一下,想了半天只想起当中一句,惴惴道:“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没想到阿耶没有训她,只点点头,有点喃喃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句诗像有书签一样的厚度,一下子插在阿耶身体前,旭章感觉他抱着自己但和自己隔开了。也就一个弹指的功夫,但旭章感觉到了。她还没有寻思清楚,阿耶已经继续问:“今天阿姨陪你念诗,念到哪一首了?”
旭章说:“《赠白马王彪》。”她想阿耶开心,便回忆相关背景:“昨天阿耶说,曹子建和任城王彰、白马王彪是兄弟,一起去京都,但任城王死了。这首诗是曹植伤怀,赠给兄弟的。”
她小声说:“其实这一首我念不太下来。”
阿耶笑了笑:“那阿耶陪你念一遍,好不好?”
旭章记得那是奉皇二十二年最后一个美好梦幻的夜晚,那晚阿耶把她抱在膝盖,翻开李文正注的一本《陈思王集》。那点灯影跳跃在泛黄的诗集上,有点伤感,也有点温馨。她像一只小船轻盈漂浮。阿耶的声音君水一样把她环抱其中,静静流淌: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念到这一段,阿耶停了下来。他的声音停下来,呼吸停下来,跳动的烛火也停下来。旭章也停在他怀里,好一会,抬头小声问他:“死就是离开吗?”
阿耶声音轻飘飘的:“是,生老病死,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只是有些早,有些晚。死其实并不可怕。”
旭章不太相信:“但吴州的老翁死了,他的孩子哭的都好伤心。”
阿耶向她笑了:“但老翁其实是去享福了,做好事的人死后会飞到天上,变成神仙,再也不会生病挨饿,会一直守护我们。只是我们看不到他们,但他们一直都在。”
旭章从阿耶眼中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像是光,但哪里有比黑暗还深刻的光?阿耶黑幽幽的眼睛注视她,说:“囡囡,有一天阿耶会死,爹也会死。你不要难过,你要知道,我们是去了一个很好很漂亮的地方,在那里,我们能见到在天上很亲爱的人。这其实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死亡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可她还在地面上,他们到天上自己怎么够得着呢?
旭章好害怕,她一头扎进萧玠怀里紧紧抱住他,哀求说:“但我不想见不到爹和阿耶,你们能不能晚一点死。”
她靠在阿耶怀里,但她感觉阿耶的怀抱像卸掉货物的船舱一样空了一下。她热乎乎的身体没法把这么大的空档填满。但之前是满的。之前是谁来填的呢?
旭章想出答案前,阿耶两条手臂搂住她,那么用力,像搂一个遗留的孤品。阿耶的呼吸贴在她脸上,痒痒的,像爹结茧的手指。她听见阿耶一字一句对她起誓。他说阿耶发誓不会抛下囡囡,阿耶为了囡囡,也会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这年是奉皇二十二年,旭章五岁。五岁的旭章并不知道君王的誓言有金科玉律的效用,但她知道,阿耶的承诺出了口,四匹马拉的车子都追不上。爹说过阿耶是君子。爹还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东方彻在五日后赶回樾州,也正赶上齐国军队跟随使团撤离梁地。他骑马过街时看到齐军黄底黑字的旗幡,灰暗孔字上却闪烁格外金艳的日光。他看到和平到来后那剪刀般锋锐的太阳依旧挂在樾州头顶上。
东方彻不敢延误,下马登城拜见萧玠。城墙之上,萧玠依旧严装危服,远眺齐军最后一匹战马踏出大梁的土地,太阳把他君王的威仪修剪成近乎降神的苍凉。
东方彻挤到卷进欢呼声中心的萧玠面前,先跪倒泣道:“若无殿下,樾州早已沦丧齐军铁蹄之下。今日齐军撤兵普天同庆,臣代樾州百姓拜谢殿下大恩!”
萧玠搀了他一把。出乎东方彻意料,他居然没有礼节性的寒暄,直接问:“崔鹏英怎么说?”
东方彻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请殿下过目。”
萧玠立刻撕开信封,这是第二个古怪的细节。他迅速读完后动作娴熟地团信入手,说:“好,齐军撤兵,崔鹏英后日就能回来了。她算是代天行事,郑绥更是斩杀公孙铄建立大功,款待的事情交给你去办。还有。”
萧玠手臂微微颤抖,“告诉三军,我要为郑绥郑宁之向上请封。柱国大将军他当之无愧。”
柱国勋居二品,是连其父郑素尚未及的殊荣。但在场没有人反驳萧玠,无论出于君臣礼节、对郑绥的感激还是他二人之间那若有似无的暧昧关系。
很多年后发白牙落的东方彻依旧能清晰回忆这天萧玠的脸,旒珠冰冷的光圈落在他脸上像点点泪痕。但他真正的脸部却没有被任何悲喜浸染。东方彻从太子平静的语调里听出牙齿敲击的声音,等再过两天结局揭晓之际他才知道那是一把命运剪刀把萧玠衔在齿间喀嚓作响。
东方彻说我当时只听出明帝的弦内之音,他说迎接仪式一定要盛大,尊重,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出郊相迎。让樾州百姓知道我们的英雄凯旋了,知道究竟是谁才是真正的救星。
***
又二日,崔鲲回归,郑绥凯旋。
东方彻出行路上就预感这是极其古怪的一天。
因为萧玠下令樾州上下凡有阶品的官吏都要跟随迎接时,还下达了一个古怪的指令。
他把旭章抱去颜氏那里,没让女儿同行。
东方彻记得他当时用一种很家常的语气和娇娇说:“我答应她明天让她吃娘子做的杏仁豆腐,前提是她要跟着帮手。明早我送她来,娘子多带她玩一会,学做些旁的东西,再带她读两篇诗。今天事情结束会很晚,如果到时间我还没回来,娘子先陪她睡。”
同时,这天一早还有一个古怪的插曲。
萧玠整理冕服时,秦寄提出要走,再次被萧玠用他的伤势阻拦。秦寄虽然少年,但个头蹿得极高,他冷冷注视萧玠一会,问了一句很奇怪的话:“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萧玠结系冠冕带子的手一顿,转头看他,问:“阿寄,你指什么?”
两个人的对峙第一次以秦寄败退作结。秦寄转身离开,这种类似逃避的行为比他之前的恶言恶语都更深地刺痛了萧玠。东方彻发现萧玠嘴唇颤抖,对留守城中的卫队道:“看好他,我回来之前注意他的行踪。不要让他出城。”
这两件古怪之事并没有扰乱太子出郊的计划。
这天春风熏人,君水水面金漪轻泛,太子率众越过萧玠曾赤脚追送郑绥的草坡,在高举天边的龙旗军旗下把他再度迎接。东方彻注意到,郑绥骑乘的那匹白马有些暴躁,连续多次刨地耸背,之前在郑绥面前温驯如羊的坐骑第一次显露烈马不驯的个性。他随之看到郑绥操控马缰的那双手,在旗帜阴影下射出皮肤苍白的光芒。
短短一月之期,郑绥似乎消瘦不少,听闻他诛杀公孙铄时受了不轻的伤,不知恢复得怎么样。
太子冲郑绥方向迈动一步,紧接着,崔鲲从马背翻下来,跪在那匹白马和萧玠之间,“险些叫齐军诡计得逞,是臣之罪过。”
萧玠将她搀扶起来,握了握她的手掌。接着把眼光落在郑绥身上。
崔鲲叫一声:“殿下。”这一声中似乎有些特殊含义,似乎也只有萧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