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鹿鸣溪

36. 空纬

小说: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作者:

鹿鸣溪

分类:

现代言情

白色的丝线在指尖流淌,如同凝固的月光,又似初冬的新雪。梭子穿过密实的经线,发出稳定而单调的“唧唧”声,在异常安静的工作室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沈清音不再去看织机上的成果,甚至闭上了眼睛,全凭肌肉记忆和指尖的触感,进行着这最原始、最纯粹的重复劳动。

起初,脑海中依旧纷乱。巴黎的光影、塞纳河的车厢、嘈杂的舆论、家族冰冷的声明、父母担忧的声音……各种画面和声音不受控制地翻涌。她试图驱散,却如同按住水中的皮球,按下这头,浮起那头。

她有些烦躁,手下力道不觉加重,纬线被拨得过紧,织出的部分显得僵硬。她停下来,深呼吸,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只是去“做”。去感受丝线滑过指腹的微凉与柔韧,去聆听梭子与经线碰撞时那细微而真实的声响,去体会每一次呼吸与手臂动作之间的自然韵律。

一天,两天……织机上,那片纯白色的布面在缓慢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延伸。没有图案,没有变化,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白。

枯燥吗?是的。最初几天,这种毫无目的的重复几乎是一种折磨。但渐渐地,当她不再去期待结果,不再去评判好坏,只是将全部意识沉浸在“此刻”的动作中时,某种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外界的纷扰似乎被这单调的节奏一点点过滤、沉淀下来。那些尖锐的情绪——被侵犯的愤怒、被误解的委屈、对自身状态的焦虑——仿佛被这无尽的白色吸收、稀释,变得不再那么具有压迫性。她的心跳,慢慢与织机的节奏趋于同步,缓慢,稳定。

她开始注意到一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不同批次的白色丝线,在光泽和质感上有着极其微妙的差异;室内光线的变化,会让织出的布面呈现出从月白到米白的细微色调过渡;甚至空气的湿度,都会影响丝线穿过经线时的顺滑程度。

她的感官,在极致的“空”与“静”中,被重新打磨得敏锐起来。她不再是一个急于表达的创作者,而是回归到了一个最本真的“织者”。

偶尔,她会停下梭子,睁开眼睛,看着织机上那片纯粹的白。那白色不再空洞,反而像一片未被开垦的雪原,或者一面磨得极光的古镜,映照出她此刻内心那片同样经过沉淀、逐渐澄澈的“空寂”。

她想起祖父的“枯山水”,以砂石写意万里江山。她此刻的“空纬”,是否也是在用最素的丝线,编织一种内心的风景?

没有答案,她也不再去寻求答案。

堂哥沈清砚来看过她一次,见她只是沉默地织着那片毫无意义的白布,眉头微蹙,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吩咐人定时送来新鲜食材和生活用品,确保她不受打扰。父母在越洋电话里,听闻她状态尚可,虽仍担忧,却也稍稍安心。

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这片白色经纬隔绝开来。

不知过了多久,当织机上的白色布面已经积累了可观的长度时,沈清音在一个清晨,像往常一样坐下,拿起梭子。但这一次,她的手指在触碰到丝线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一种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冲动,如同深水下的暗流,轻轻涌动了一下。

她没有去捕捉,也没有去分析,只是顺应着那丝感觉,没有再去拿那绺纯白的丝线,而是将手伸向了丝墙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取下了一小绺极其纤细的、带着微弱珠光的浅灰色丝线。那灰色淡得几乎与白色无异,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分辨出那一丝沉静的差别。

她将这绺浅灰色丝线混入纬线中,继续织造。

“唧……”

灰色的丝线融入大片的白,如同在雪原上投下了一抹极淡的云影,若不细看,几乎无法察觉。

接下来的日子,她依旧大部分时间使用白色丝线,但会偶尔,没有任何规律地,掺入一缕极淡的灰,或者一丝几乎透明的银。她不再闭眼,目光平静地追随着梭子的轨迹,看着那些微弱的异色如同星火,在无垠的白色中偶尔闪烁,又迅速被吞没。

她依旧没有构思具体的图案,但这些下意识的、细微的色彩引入,却像是在这片内心的“空纬”中,投下了一颗颗小小的石子,激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