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鹿鸣溪

43. 潮汐之间

小说: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作者:

鹿鸣溪

分类:

现代言情

时光如梭,在经纬交错的“唧唧”声中,又是两年悄然滑过。

沈清音的世界,以一种平稳而坚定的节奏拓展着。“清音缂丝艺术工作室”不再仅仅是巷弄深处一个静谧的符号,它逐渐成为了一个代表着极致工艺与当代艺术思考的文化品牌。

她的作品《韧》在欧洲那家私立博物馆的特展上引起了轰动。评论家们惊叹于她将传统缂丝技艺与如此充满现代生命力的主题相结合的魄力与能力,赞誉她“以古老的丝线,编织出了跨越文化的生命赞歌”。随后,国内顶尖的美术馆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为她举办了个人艺术回顾展,从早期的《宇宙经纬图》到近期的《韧》,清晰地展现了她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深化。

媒体的报道也随之而来,但这一次,风向截然不同。聚焦点不再是捕风捉影的私生活,而是她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理念以及她对非遗传承与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她开始谨慎地接受一些深度访谈,出现在文化类的纪录片中。镜头前的她,依旧言语简洁,气质清冷,但那份沉静中透出的自信与对技艺的深刻理解,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说服力。

林薇看着好友的变化,时常感慨:“你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了,有作品,有理念,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沈清音对此只是淡淡一笑。名声与影响力,于她而言,更像是守护缂丝技艺的副产品,是让她能更自由创作的“经线”变得更加坚韧的助力。她依然将绝大部分时间留在工作室,只是现在,她不再完全与世隔绝。她会应邀参加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交流;也会审慎地选择与注重文化内涵的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前提是绝对尊重她的创作自主权。

她的生活仿佛进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潮汐”——有面向公众、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涨潮”时刻,也有退回工作室、潜心创作的“退潮”时光。她在这种节奏中找到了平衡,心境愈发开阔而沉稳。

至于那个曾经在她生活中掀起过巨大波澜的名字——权志龙,则真的如同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遥远印记,并未消失,却也极少主动触碰。

她不再刻意回避关于他的消息,但也绝不会去主动探寻。那些信息,总是会通过一些意想不到的缝隙,偶尔飘入她的耳中。

有时是助理小陈在整理艺术资讯时,无意中瞥见的娱乐版块边角新闻——“G-Dragon 所在部队被证实为‘白骨部队’,训练强度堪称地狱级”。

有时是林薇来苏时,闲聊中提及——“听说权志龙在部队里脚伤复发了,好像挺严重的,要做手术。”

甚至有一次,她在机场贵宾室等待航班时,旁边两位年轻的时尚编辑兴奋地讨论着最新潮流,其中一人压低声音说:“……GD 前辈入伍前留下的那些音乐 demo,听说风格变了好多,特别沉静,跟他以前完全不一样……”

这些消息,像随风飘来的蒲公英种子,轻飘飘地落在她心湖的表面,激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然后便缓缓沉底,不再泛起波澜。

听到他进入以严酷著称的“白骨部队”时,她正在为一批新染的丝线调整色度,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秒,随即恢复如常。她能想象那种环境的艰苦,那与他过去锦衣玉食、众星捧月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她更知道,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一条他认为是“寻找”之路的选择。

得知他脚伤严重需手术时,她正与博物馆策展人商讨新作的展览细节。消息是林薇在电话里随口提到的,她握着电话,目光落在窗外一株在秋风中摇曳的银杏上,金黄的叶子簌簌落下。她沉默了片刻,只对林薇回了一句:“知道了。”没有追问,没有评价。她想起他曾经在苏州,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