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鹿鸣溪

44. 远山回响

小说: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作者:

鹿鸣溪

分类:

现代言情

岁月在沈清音的指尖,凝结成愈发精湛的技艺与愈发沉静的气度。她的名字,已不再仅仅与“非遗传承人”挂钩,更频繁地与“杰出青年艺术家”、“文化使者”等称谓联系在一起。她的作品《潮汐》在国家美术最高奖项评选中折桂,被誉为“传统技艺与现代观念完美融合的典范”。邀约从世界各地飞来,但她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筛选标准,只参与那些理念相合、能真正推动缂丝艺术深度交流的项目。

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沈家留存的古老缂丝技法和图样,并着手培养两名极具天赋的年轻学徒。她将自己对“通经断纬”哲学的理解,以及对当代艺术语境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看着她专注地指导学徒调整丝线密度的侧影,林薇曾感慨地说:“清音,你现在不仅是在织缂丝,更像是在编织一种文化的未来。”

沈清音对此不置可否,只是眼神里多了一份传承者的笃定。她的世界,充实而有序,如同她手下经纬分明、色彩和谐的缂丝画面。

而关于权志龙的消息,依旧如同远山的回响,断续而模糊。她听说他手术顺利,但恢复期漫长;听说他在部队表现优异,获得了某种嘉奖;又听说他拒绝了所有军方文工团的演出邀请,坚持在最基层的连队完成服役。这些消息拼凑出一个与她记忆中那个舞台王者截然不同的形象——坚韧、沉默、甚至带着一丝决绝的孤独。

有一次,她在翻阅一本国际当代艺术杂志时,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亚洲流行文化变迁的评论文章,其中提到了权志龙。文章作者认为,他入伍前最后的音乐作品呈现出一种“去商业化”的倾向,充满了内省与对身份的质疑,这在当时的流行乐坛是极为大胆的尝试,也预示着他艺术生涯可能到来的重大转折。

沈清音合上杂志,走到工作室那面挂着《宇宙经纬图》的墙前。深蓝的宇宙,绚烂的星云,那片模拟黑洞引力的扭曲区域……她想起在巴黎,他们如何激烈地讨论“撕裂感”与“声波的光”。那时的他,内心显然早已埋下了寻求改变的种子。

她忽然有些理解了他选择“白骨部队”的决绝。那或许不仅仅是为了逃离,更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自我淬炼,意图在极限的环境下,剥离所有浮华与虚饰,触摸生命与创作最原始的内核。就如同她曾经面对内心枯竭时,选择织造那片无尽的“空纬”一样,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进行一场艰苦的“归零”与“重建”。

这种理解,让她心中最后一丝因过往风波而产生的芥蒂,也悄然消散了。他们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去回答同一个关于“自我”与“创作”的终极命题。

她没有试图去联系他。她知道,他正处在至关重要的蜕变期,任何外界的干扰都可能影响破茧的过程。她只是偶尔,在完成一幅特别满意的作品后,会对着空旷的工作室,极轻地自语一句:“你看到了吗?”

当然不会有回答。只有天井的风,吹动丝线,发出细微的声响。

与此同时,权志龙在军营的锤炼已接近尾声。身体的伤痛与极限的训练,磨砺了他的意志,也沉淀了他的思想。他不再焦躁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反而开始享受这种剥离了明星光环后,作为一个普通“权志龙”的简单生活。他写下了大量的笔记,不是旋律,而是文字,记录着对生命、对社会、对音乐的重新思考。他发现,当卸下“G-Dragon”的包袱后,创作的源泉反而变得更加丰沛和真实。

他也断续听到关于沈清音的消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