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童养夫郎 茶查查

19.第 19 章

小说:

童养夫郎

作者:

茶查查

分类:

穿越架空

四目相对后,长夏收敛了唇角笑意,但眼睛依旧含着一点浅笑。

他的喜悦一目了然。

“哪里来的?”裴曜边走边问,视线从花又扫到长夏脸上。

长夏眼睛亮亮的,说:“山上摘的,太多了,筐子再装不下别的,阿爹让我先回来。”

两人平时不怎么闲聊,彼此之间没多少话说。

裴曜想了一下,找话问道:“要放进陶罐里?”

“嗯。”长夏点头,又说:“阿爹说给他房里放一些,阿奶还没回来?”

“没。”裴曜走近前,在几步之外停下,盯着那一大簇轻晃的花枝看了看。

长夏很欢喜,冲淡了所有生疏和谨慎,浅笑着开口:“那给阿奶屋里也放一瓶,等她回来就看见了。”

见他要放下花开始忙碌,裴曜忽然开口:“你腾不开手的话,我去给你拿陶罐。”

说着,人就往杂屋去了。

长夏心神都在花上,暂时把花放进竹筐里,他进灶房舀了半桶水。

裴曜拿了三个陶罐出来,有大肚子的,也有细长陶瓶。

其中一个陶瓶是长夏经常用的。

一到春夏,他闲着没事就会摘一束花回来,摆在屋里,有时别人也会给他一些花。

近来忙碌,没有闲心去采花,因此将陶瓶收了起来。

长夏坐在屋檐下剪花枝。

裴曜给陶罐都灌了水,他放下水瓢,没有立即离开,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

长夏有点不自在,盯着他督促他干活还好,可经过那些,实在让他难以放松。

他逃避似的低下头,手里剪子剪得越发快。

剪一枝就将一枝放进陶罐里,大肚子陶罐丑丑的,插进去许多花后,却有几分憨态质朴。

家里有十来个类似的陶罐陶瓶,是阿爹有一次去赶集,捡便宜买的次等货,烧得不好看,但不漏水,插花做花瓶倒是很好使。

“长夏。”裴曜忽然出声。

长夏下意识抬头,就被弯下腰的少年印了个吻在唇上。

老黄狗尾巴不摇了,歪着头看他俩。

裴曜直起腰,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蹲在旁边,一手扯过装满花的竹筐,盯着摇曳鲜嫩的花朵出神。

等长夏把剪好的花枝插进陶罐后,他从筐里抽出来一枝递过去。

裴灶安扫了猪圈从后院出来,见两个孩子在摆弄花玩,完全是孩子气的天真烂漫,一下子笑得合不拢嘴。

自从裴曜和长夏长大后,很少有这种孩子气举动。

他乐道:“都能插花了。”

言语里的骄傲显而易见。

裴曜面露无奈,阿爷怎么突然说这个,不就插两枝花,又不是没弄过,之前他闲着没事,还带花去镇上卖过。

长夏也感到几分莫名,他不是经常摆弄花吗。

但见裴灶安一脸慈祥笑意,两人笑了下,没有说什么。

长夏脸颊的热意渐渐消下去,心神都落在花上。

窦金花从老庄子闲转回来后,一眼就看见灶房窗台上摆着的一瓶花,她凑近了看,眼里有了笑意。

发现堂屋也有一瓶,她房里的桌上也放着插满粉花的陶罐。

家里到处都是这样鲜亮的颜色,她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全是喜悦,仿佛年轻了几岁。

·

咻——

轻响从头顶划过,再看过去,从树上掉下一只栗色羽毛的肥鸟。

杨丰年挑眉笑一下,踩着满是绿色苔藓的山坡,过去将肥鸟捡了起来。

不等他过去,又听见一声,循着掉落的动静,将另一只山雀也找到。

受惊的鸟群扑棱棱飞走。

杨丰年往外走,问道:“今儿怎么了?这么急躁?”

树木青青,地面绿绿,林子里有些潮湿,显得青蒙蒙湿漉漉,深绿的藤蔓纠缠在树上,一圈又一圈,也不知何时能解开。

裴曜抬头,视线在树木间搜寻,鸟跑了,想打得等一会儿。

他将手里的小石子揣进怀里,说:“我怎么急躁了,不过是看见了,顺手打下来,省得飞跑。”

杨丰年走来,将两只肥鸟递过去:“看你打得这么快,还以为是有什么事急着回去。”

他俩一块儿长大,彼此太了解,玩心都很重,平时上山打鸟,都是能玩多久就玩多久,从来不着急回家。

筐子里已有几只鸟,都是偏肥的,太瘦的他俩还不稀罕。

杨丰年瞅准了打鸟的时候,裴曜会去捡,等裴曜打鸟,自然轮到了杨丰年。

这源于小时候打鸟,鸟掉下来,他俩没及时捡,被别人手快拾了去,虽然当场打了一架抢回来了,可心里很不痛快。

自那以后,两人便有了这个默契。

杨丰年数了下,说道:“七只了,再打三只?”

山里鸟雀很多,不过只有闲汉,亦或年纪小的人才会专门往山上来打鸟吃。

庄稼人地里、家里都有活,偶尔嘴馋时,又不想花钱买肉,才让家里会打弹弓的汉子孩子上山走一趟。

种麦种豆时,田地里常有成群贱嗖嗖的鸟雀吃庄稼,每逢这个时候,孩子上地里玩耍打弹弓就不会被骂。

裴曜和杨丰年作为经验十足的老手,去地里赶鸟雀只是干活,他俩已经看不上麻雀一类的小鸟,巴掌大的一点肉,有什么吃的,还是山上的鸟肥一些。

有时运气好,要是逮到什么名贵漂亮的鸟儿,活捉了能拿去镇上卖。

不过他俩并非捕鸟人,没有捕鸟的网子,全靠运气捉过两次,卖了二三钱碎银平分,因此没有捕鸟赚钱的期望,比起嘴馋,更多的是手痒。

两人在山里转悠,打了十只鸟后,一人分五只,便背着竹筐往山下走。

今天运气好,手也稳,几乎一打一个准,没有失手过,杨丰年似乎没有玩够,边走边说:“要不等下去河边烤了吃,我让我妹喊几个人,一起热闹热闹。”

他挤眉弄眼的,又道:“我妹和鹊哥儿来的话,姜银蝶和裴喜鸾肯定也来。”

姜银蝶是他们村的姑娘,姜家是不多的几户外来人家,已经在湾儿村住了四代人。

姜银蝶和他俩同岁,年芳十六,性子泼辣一些,可生得很是动人。

杨画鹊和杨丰年是本家亲戚,杨画鹊和年纪相仿的姜银蝶、裴喜鸾关系不错,总是在一块儿。

村里好看的姑娘、双儿说多也不多,像杨画鹊三个,就是其中顶好看的。

年少懵懂,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好看的人自然有几分向往,多看几眼谁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