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岁月是抓不住的东西,一晃神就溜走。
燕子从林间飞起,尾尖似剪,轻盈翱翔于天空。
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身影在山腰驻足。
长夏背着竹筐,这里视野十分开阔,即使看了这么多年,他目光依旧被远方吸引。
绵绵青山蜿蜒起伏,云雾在山间流动缭绕,展目眺望,一派高远、苍翠之景茂,连眼眸都在这一瞬开阔舒朗起来。
身后有落叶树枝被踩的轻微动静,他下意识回头。
裴曜沿着山坡追了上来,长腿一迈,山坡陡度似乎不足为惧,走得又快又稳,三两步就到了跟前。
十六岁的少年俊俏干净,脸庞还带着些青涩稚气,身量却已经十分高挑,肩宽腰窄,腿还长。
他这几年窜得很快,年年都长。
前年因抽条猛长个子,整个人高瘦高瘦的,平时又吃得多,也不知道那些饭吃到了哪里,胳膊腿都不粗。
今年裴曜猛窜的势头缓下来,不知不觉身上也有了点肉,不再那么瘦。
春末时在地里干活,他因热脱了上衣,那腰腹、肩背甚至胸膛,都是极为紧致漂亮的薄薄肌肉,体格精瘦壮实。
十六岁是无法沉稳下来的年纪,过于年轻、朝气。
年少气盛,连行走间都是轻盈、俊俏的。
裴曜踩着块石头一跃而上,眨眼就落到了长夏面前。
落定之后,他没有立即往前走。
长夏疑惑抬头,就对上一双墨黑深邃的眼睛。
不知为何,那双眼睛透着种莫名的神色,就这么盯着他。
长夏更加不解,他眉头微微皱起,小声问道:“怎么了?”
意识到自己在看长夏,裴曜突然有点恼,俊脸黑了一瞬,头也不回往前去了。
面对对方的喜怒无常,长夏回想一下,自己并没有得罪对方。
他抿了抿唇,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裴曜的性格原本就顽皮,这几年长大了,他俩关系平平,也算和睦相处。
不过这一两年,许是年龄到了,裴曜有时脾气会大点,有时也不知在生什么怪脾气。
阿爹不让他理会裴曜。
长夏过于老实,一直都很听话,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去想别的,闷头只知道干活。
等陈知和裴有瓦赶上来后,长夏才跟着他俩一起往山里走。
夏天的笋子不如春冬,不过也有例外,较深的山里有一种竹子,夏天冒出来的笋子挑嫩的挖,味道不差。
只是山路难走,那里头又深,想挖笋子卖钱的,大多都四五个人结伴。
裴有瓦今天打算去镇上卖药材,板车空余足够,就想着出来多挖点竹笋,一并拉去镇上卖掉。
竹林清幽,山里要凉一些。
陈知拎着镐头挖开笋尖周围的土,他手上很利索,很快就刨出一棵嫩笋,掘断捡起来,丢进竹筐中。
十一年过去,他已经三十有八,眼角眉梢有了些岁月痕迹。
乡下四五十岁的人就已经显出老态,不过他两口子许是日子过得不错,身体好腰板直,吃得没有多差,在同龄人中,面貌算年轻的。
两人再没有生过孩子,人丁稀薄是一大遗憾。
他家三代都只有一个男丁,到他俩这,只有一个孩子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
而且裴曜已经十六岁,长得又壮实,足以弥补很多遗憾。
竹林不算小,这会儿只能听到他们一家挖笋的动静。
“哎呦,这个大。”陈知又刨开一个,一边挥镐头一边喜笑颜开。
这种竹子的笋好找,只要看见冒出地面的一点嫩尖,就能刨开往下挖,不像埋在土里的冬笋,得仔细去分辨。
“我这个也是大的。”裴曜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四个都是大人,不用别人帮忙,手里各自拿着镐头或小锄头,刨土锄地的声音响个不停。
裴曜挖得快,很快将笋子刨出来,拎起喊道:“看看。”
其他三人不约而同望过去。
陈知笑着说:“比我这个还大,得有七八两重。”
这种竹笋一般都是三四两的重量大小,裴曜挖出来的这个确实大。
竹笋冒出来快,尤其下过雨后,不但破图多,长势也快,要是再过两天来,很多就挖不了了。
嘴上说两句话,四个人手下都不停。
待筐子满了大半后,陈知停下来歇息,坐在一块石头上喝了几口水。
他塞好竹筒塞子,抬眼就看到离他近的长夏还在忙,于是说道:“长夏,歇歇,喝些水,不着急。”
“嗯。”长夏将挖出来的笋子砍断后,丢进竹筐里,这才找了片干净地坐下。
他们每人都带了一筒水,是烧开后晾凉的,比喝生水好。
裴曜往这边瞥了一眼,他没觉得累,继续挖笋。
陈知不管儿子,在他看来,裴曜如今大了,年少力壮,正是干活的好手。
到最后四个人挖了四筐笋子,都沉甸甸的。
要赶车去镇上卖,他们没有在山里多耽误,背起就往山下走。
·
壮实的毛驴打了个响鼻,身上被套了绳索,随着裴有瓦一声吆喝,它拉着板车往前走。
十一年前的那头毛驴老了,不再跑远路,平时只在家里拉草拉磨。
这头是前年买的,正值壮年。
驴蹄啪嗒啪嗒远去。
陈知提着竹篮也出了门,打算到杨家坐坐,顺便喊上赵琴一起去隔壁村买豆腐。
院子里,裴曜拿了草鞋耙子,坐在屋檐阴凉处打草鞋。
他长得快,走路又多,难免费鞋。
如今夏初,早就能穿草鞋了,布鞋他不会缝制,打草鞋的手艺倒是有。
长夏在灶房刷锅洗碗筷,又将猪食煮上。
出来抱柴看见堂屋屋檐下的裴曜,他没有任何停顿,脚步匆匆进灶房烧火。
裴曜年少,虽然性子不沉稳,可一旦坐下来干他喜欢的活计,手又稳又巧,心思也细,编出来的草鞋细致又舒服,有时还会拿去镇上卖。
除此之外,他还会刻木雕、糊风筝。
雕刻不了大的物件,只是些可以在手里把玩的小东西。
前两年陈知总骂他不务正业,不知道从哪儿弄块木头瞎琢磨,搞得衣服上都是木屑。
后来裴曜削削刻刻,瞒着家里人往镇上跑了一趟,竟把那几个上了一点颜色,打磨光滑的小木雀小木鹅卖了出去,带回将近一百个铜板。
自那以后,他再琢磨那些小东西,裴家人都不说什么了。
猪食煮好后,长夏拎起沉甸甸的木桶往后院走。
裴曜抬头看他一眼,很快又低头,专注手里的活。
长夏没看见,自顾自穿过夹道,进了后院喂猪。
今年养了三头母猪,其中一头留着配种下猪仔,另外两头养到年底,一头卖去镇上,一头留着自家杀着吃。
猪圈用石头砌得整齐结实,圈墙也足够高,防着猪跑出来。
裴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