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目标是排球全国三连冠 枕栖

11. 高一:鹤鸣馆

小说:

目标是排球全国三连冠

作者:

枕栖

分类:

现代言情

两天后。

被鹤鸣馆通过采访预约申请的《京都新闻》体育部记者带着设备早早出发前往鹤鸣馆校区。

鹤鸣馆的校区坐落于京都北区的郊外,电车无法直达。

幸好京都新闻的资深记者是一个在京都市区内有车有房的人生赢家,车牌号也早早登记给了部内的领导,每次出外勤时油费由部门报销。

他提前开车接了在京都上京区租房的新人记者,驾车前往鹤鸣馆。

一路经过了北野天满宫、鹿苑寺、今宫神社,拐进了远离市区的小道。

距离市区越远,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清幽,道路两边的现代建筑渐渐的隐匿于层层叠叠的绿意之中。

新人记者打开车窗,感受着路上的清新空气,“再往前开是不是要到上贺茂神社了?”

资深记者昨晚提前确认过路线:“没有那么远,大概在光悦寺和源光庵附近。”

新人记者摸了摸下巴,“那边我还没去过诶,地图上这附近值得一逛的景区刚刚都路过了吧?”

“是京都地图上没有标注出的地方呢。”资深记者道:“如果不是鹤鸣馆监督通过line给我发了定位,我是绝对找不到具体地址的。”

“还以为这种百年名校会建在市区里?我之前只听说过鹤鸣馆建在今出川通附近。”

今出川通作为贯穿京都市中心的道路,横跨了京都的上京区和左京区。这条路紧紧挨着京都御苑、北野天满宫等京都知名地标,向来是繁华无比。

“或许是什么时候迁过校址吧,这种事情也不会透露给我们普通人。况且这种有格调的学校就爱建在偏僻的地方,没什么人打扰。”

经过光悦寺后,这条路上已经看不见其他车的影子了。

轿车最后拐过一个弯,两人抵达了鹤鸣馆校区的大门口。

百年校舍大门极具时代特色,门口的门柱与一旁的围墙使用西洋式红砖砌筑,但大门却采用木门包铁边的设计,上方还架设着传统的唐破风盖顶。

铁艺的鹤纹校徽镶嵌在门楣的中央,两侧五米高的红砖门柱柱顶上是两尊仙鹤雕像,柱身上分别悬挂着鹤鸣馆的校训——「鶴は九皋に鳴き」、「声は天に聞こゆ」。

一旁的红砖围墙上爬满了常青藤,被绿意淹没,混着远处的树木让人一眼看不清尽头,从校内传来的沉厚钟声伴着清脆的鸟啼略过了唐破风屋顶。

此刻大门虚掩着,一个现代装束的男人站在门口等待。

坐在车内还未下车的两名记者看呆了。

“......好经典。”新人记者有些震撼地说,“这种建筑风格我只在景点和电视剧里看到过。”

好像踏进了另一个片场。

将车停在门口不远处的停车区域,两人抱着设备走向了门口等待的男人。

这是鹤鸣馆男子排球部派来对接的负责老师。

双方在门口客气寒暄之后,负责老师带着他们进入鹤鸣馆。

没走多远,负责老师就带着他们停在了一个亭子里引着他们坐下:“请稍等,代步车暂时还未抵达。”

新人记者略带惊叹地看着负责老师。

“排球部的距离是比较远吗?”他没忍住问道。

“是的,排球馆在校区的最北面。”负责老师点头,“离大门稍微有些距离。”

资深记者问道:“我们能随便走走吗?”

“实在抱歉,学生会已根据今日诸位的来访规划好路线了。”负责老师稍带歉意地说。

“啊,那好吧。”资深记者遗憾地说。

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负责老师后背淌汗。

我能说你们不能乱走是因为我们学校现在还建得七零八落吗??

唯一一条看得过去的路线还是学生会会长和校长在昨天紧急修建出来的......

没有让两名记者等多久,代步车很快抵达。

代步车倒是平平无奇的现代风格开放式顶棚电动观光车,车身印着鹤鸣馆的校徽及云纹。

坐在代步车上,二人一路欣赏了鹤鸣馆内部的风景。

明治时期建校的鹤鸣馆将和洋折衷的风格贯彻的很彻底,学校大门极具和洋冲突美学,而校内的西式建筑的屋顶同样是西式坡顶与和氏入母屋破风结合,各种西式浮雕中也融入了许多鹤纹元素。

除此以外,在各类西式建筑之间被西式回廊围合的方形中庭中错落着枯山水,被树影掩盖的庭院深处似乎也坐落着几座和风建筑。

偶尔有穿着制服的学生在回廊之间匆匆穿梭而过。

又过了十几分钟,代步车将他们送到了一座场馆前。

场馆的占地面积巨大,整体形态为鹰翼斗拱结构,屋顶是和氏的歇山顶,但外墙中上方覆盖着清透的一片式玻璃窗,现代风格与和氏风格碰撞却不显违和,与鹤鸣馆其余建筑风格相融合。

“往这里走。”负责老师带着他们迈过台阶踏进场馆的大门。

“这边就是我们排球馆的主馆了,正选队员一般都在这里训练。”

刚踏进场馆,两名记者再次被鹤鸣馆的财大气粗震撼。

小肥啾给排球馆配备的一系列职业级别训练系统,对于被调岗到体育部的原文艺部新人记者或许无法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来,但装配的全馆恒温恒湿系统是身体上最直观能感应到的。

仅仅只是踏入排球馆,他们就感受到了与场馆外略有差异的温度,敏锐的资深记者甚至还察觉到与外界略有差异的空气湿度。

踏进训练场后,二人又是惊得一震。

在高中排球界躬耕了接近十年的资深记者是头一次见到设备这么全面的排球馆。

几个新人记者有些眼熟的球员稀疏平常的对着高炮式的发球机进行接发球模拟训练。

另一旁几个高高大大的球员则是在多角度抛球机前对着一个个轨迹不定的排球,将球扣向网对面的场地。

还有几人对着特制橡胶墙面进行练习。墙面上配备着压力感应区,球员们每对着墙面扣一球,旁边的电子屏幕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球的击球力度。

每个人的脚踝上都系着一枚穿戴式的传感器——这是用于检测球员们的跳跃高度和落地冲击力。

“福井教练。”

负责老师将他们领到鹤鸣馆监督面前。

“这两位是今日来采访的记者。”

监督从教练椅上站起,向二人颔首。

双方客气寒暄一番。

“二馆三馆在主馆的隔壁,如果你们等会需要拍摄的话,请到那个办公室找我,我带你们过去。”

完成了领路任务的负责老师指了指一旁的小门后离开。

两名记者率先完成了对鹤鸣馆监督的采访,接着在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