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将月去

6. 第六章 厚此薄彼

小说: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作者:

将月去

分类:

穿越架空

徐氏道:“知谦他们用钱的地方多,平日笔墨纸砚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书册打点,我也怕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性,所以不另给零花了,若想买什么东西和我说就是。”

李氏觉得这样不好,孩子没月钱就得当娘的贴补,不然没钱在外头也抬不起头。而宁氏没儿子,那她的月钱不就多了吗。但徐氏也说了,缺什么跟她说。

那就先这么着吧。

宁氏在一旁静静听着,五姑娘好了,府里的事也该让徐氏管着,她一会儿出门看看,买些肉菜米面。

宁氏这几年存了三十多两银子,在静川时温良玉每月给个二三两,但得管家里开销,都是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吃过饭,屋里人就散了,徐氏没喊宁氏,宁氏就心照不宣地没开口,不再管府上的事。

她跟徐氏说了声,带着女儿出门看了看。

出门前宁氏嘱咐,“不许乱看,今儿出去是为了买菜,买完就回去。”

人生地不熟的,宁氏怕女儿丢了。

温知瑶再三保证不会乱走,宁氏才带她出门。

温知瑶出门才知道,这一片像温家这样的府邸有好几座,有的门口有石狮子大灯笼,还有小厮在打扫。

春光明媚,走过这条街前面还有宅子,看着比温家的还要大,更雅致。

走马观花看了一通,宁氏还催她快点走,温知瑶看是往南走,等买了肉菜,宁氏又拉着她匆匆回家。一路上紧紧拉着她的手,生怕丢了。

走了一路,手都出汗了。

但想想肉夹馍,温知瑶也觉得快点好。

进府之后宁氏让春桃去正屋和徐氏说一声,二人已回来了。中午饭依旧一块儿吃的,温知瑶留着肚子少吃了些,徐氏见状还问她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

温知瑶冲徐氏笑了笑,“母亲,我今儿上午出门吃了东西,这会儿还不饿。”

徐氏点点头没再说别的,上午林氏也跟她说要出门看看,李氏那头没动静。

这两人中林氏有娘家依靠,加之温良玉升官,她在娘家地位也水涨船高,林家时常贴补,她花钱也大手大脚的。李氏却简朴,在苍山都不怎么出去。

徐氏温声道:“若是下午饿了再让厨房做,别饿着。”

宁氏有些心虚,温知瑶笑得也有点虚,但还是痛快点头,“多谢母亲。”

李氏看母女二人,不轻不重哼了一声,也不知在静川的日子多自在,刚给了月钱就出门潇洒。

温知瑶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可是徐氏也看了李氏一眼,还问:“可是身子不适?”

李氏讪笑,“没有没有,对了大娘子,知意身子也好些了,老爷那头是不是……老爷在静川五年,我们也等了五年呐。”

她话还算含蓄,脸上有丝丝红晕。李氏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够再生一个,只一个儿子自己还是太过孤单。

不然就算温知谦回来,平日里也在书院,她膝下没别的儿女,看林氏宁氏有女儿陪着,她着实羡慕。

只不过生下温知谦后,老爷来她屋里只是坐坐,后头在外任职,更见不到了。若是由着温良玉来,那自然是去徐氏林氏和宁氏那里,李氏想着,家里规矩都这么多了,再多点又有何妨。

而且总去别人那,别人自然也得好处,看宁氏就知道了,出门还能不花银子。

李氏不求别的,一个月温良玉哪怕来她屋里两次呢,总好过坐会儿就走。

林氏垂着头,不自在地喝了口甜汤。她没搭话,但也是这个意思,五姑娘快好了,老爷又不止五姑娘一个女儿。

徐氏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道:“这话有理,你们在苍山,又是生儿育女又是照顾二老,老爷的确对你们有所亏欠。”

温知瑶听着皱了皱眉,这话说得好像她和她小娘在静川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她看向宁氏,宁氏手抓着裙子,神色无措。

温知瑶刚想开口,却见林氏抬起头,看着徐氏的目光带了丝感激,“大娘子,我们留下照顾孩子和二老是应该的。老爷在外辛苦,你顾着一大家子辛苦,宁妹妹也是为了照顾老爷起居才跟去的,远离故土舟车劳顿更是不容易。

我和李姐姐这儿实在算不上亏欠呀,不过终于团聚,知雅也盼着多和她父亲说几句话的。”

温知雅年纪小,小时候不记事,到现在还有点怕温良玉呢,亲生父女,林氏肯定希望父女俩相处更温馨和睦,而不似如今这般,总觉得生疏得紧。

再说,总看温良玉一回来就去看温知意,知雅就算不说,心里也不好受。

李氏听完不乐意了,“你倒是谁都不得罪,好人都让你给当了。是都辛苦,可也有轻重之分,那的确是宁小娘在静川陪老爷多些,舟车劳顿不假,可要是当初,我也是乐意去的。”

说完这话,李氏又偏过身子坐,上半身离宁氏远得很。

温知瑶那时尚未出生,按理说不该说什么,可见宁氏低着头,嘴角紧抿着,她又忍不住。

当初也不是她小娘非要去的,总得温良玉和徐氏点了头才行吧。

温知瑶咳了一声,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才道:“父亲曾说过一句话,勿视他人之得为己之失,意思是说不要把别人得到的东西看作自己失去的东西。

我小娘在静川照料父亲起居,其中也有苦楚,如今日子过来了,一家到了京城,李小娘却说当初你也愿意去,那当初为何不去呢,不也是因为二哥在家中读书舍不得,还怕……”

宁氏拉住温知瑶的手,打断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

她急急忙忙看向徐氏,“大娘子,知瑶她……”

徐氏的脑袋这会儿又一突一突地疼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李氏,你说这话的时候可想过,知谦他们三个孩子在静川时一个月回家一次,是宁氏照顾他们起,把他们一视同仁视若己出,处处妥当。”

当初让宁氏去最合适,她没孩子,而温良玉是去任职的,若其他人跟去再带个孩子,都不知是照顾谁。

就连后头把温知谦几人接去,那也是宁氏在好,都不是她的孩子,自然一碗水端平。

若是让李氏去,少不了偏心温知谦。何况这些年温良玉俸禄的大头都是寄回家,从前俸禄可没现在多,宁氏的确苦。

这是当初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儿,李氏舍不得儿子,而且别看在家里能咋呼,出门胆子却小。

徐氏是主母走不开,林氏舍不得娘家和孩子,如今日子过去了却要这样说,不是寒人心吗。

林氏赶忙道:“宁妹妹辛苦我记在心里,儿行千里母担忧,若不是宁妹妹,我这心……这份情我一日不敢忘。”

宁氏道:“别这么说,都是我应当做的。”

李氏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也道:“多谢妹妹。”

徐氏看了李氏一眼,沉声道:“知意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晚上我会同老爷说,让他去看看你们。但着实没必要弄出个章程来,老爷在外辛苦,按时上职去,也是累了一天,总不能回家之后还要按时去谁的屋里。”

李氏心有不满,徐氏看着她,眼里带了两分警告,“总得以老爷的喜好来,我也会劝着一二,尽量不厚此薄彼。饭吃完了,都散了吧。”

宁氏拉着温知瑶回去,一进屋,就把门关上,语重心长地对她道:“你今儿是怎么了,敢和长辈犟嘴。”

温知瑶道:“不是犟嘴,是讲道理,不然还以为小娘占了多大的好处呢。”

宁氏回苍山前就发愁,不然也不会在船上时推脱不去照顾温良玉,“她说几句又有何妨,总归是一家和睦最好。

从前她们都在苍山,就我们在静川,就连五姑娘都不如你在你父亲身边的时间长……好在是大娘子护着咱们,但以后可千万不能这样了。李小娘她生了你二哥,也是长辈,不可这么无礼的。”

而且那时温良玉在静川安顿好后把温知谦接过来,老家就剩李小娘一人,夫君孩子都不在,一个人孤单。

温之瑶嘴上应了几句,“知道了知道了。”

她心里不以为然,偏要说,不然还以为她们母女在静川吃香的喝辣的,还当初若她也愿意去,那当初怎么没去?现在马后炮。

宁氏知道李氏话里什么意思,但不想计较,都在后院何苦相互为难。

她摸摸女儿的脑袋,“一会儿娘就给你做肉夹馍。”

她知道女儿是为了她才跟李小娘争辩的,宁氏刚也斥责过了,现在得哄哄才行。

温知瑶心想她是小孩子吗?哪里会为了一点吃食高兴,但看宁氏笑盈盈的样子,她的确能高兴起来。

“再给我加俩卤蛋……现在就做肉夹馍吗,那我也能帮忙!”

肉菜是上午买的,宁氏买了两斤五花肉,十几个鸡蛋,还买了米面一些青菜调料,不用的时候就放进柜子里,这会儿连着锅菜板面板都拿了出来。

宁氏催着温知瑶去睡会儿,但温知瑶不乐意,眼巴巴的看着宁小娘做东西,宁小娘也不想她光看着说话添乱,给了头蒜让她去剥,自己和跟春桃炖肉和面。

下午阳光好,天气晴暖,春桃把肉切成小方块,用到草绳捆着,焯过水之后放放到砂锅里,加上香料和热水慢慢炖着,炉子上的火不大,却映得炉身发红。

宁氏则在一旁和面,有些粉飘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温知瑶把蒜剥好了,放在菜板上,宁氏又给她了小块面,“一边玩儿去吧。”

温知瑶看着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