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将月去

5. 第五章 月钱

小说:

咸鱼被全家卷王带飞了

作者:

将月去

分类:

穿越架空

温知谦几人还在静川呢。

这个朝代男子三岁启蒙,六岁进书院,温良玉就是通过科考才走到如今,所以分外重视几个孩子的功课。

静川临近京城,先生比苍山的要好,当初温良玉去静川任职时就把几个儿子给接过去了。

如今举家搬到了京城,温良玉曾说等这边安顿好就把三人接过来,那到底怎样才算安顿好?

宁氏怔了怔,徐氏没提,她也没想过这事,如今家里还乱着,温良玉忙于公事,早上还和徐氏说今儿晚上要出去应酬。

温知瑶一看就知道没提,她拉了她小娘袖子说道:“这会儿也不早了,还要找书院找先生,不能迟太久的。”

总不能把人接回来再找书院,那到时候只能在家里温书,哪个放假还读书,不是耽误吗?

宁氏眨了眨眼睛,美目泛起丝愁绪,“大娘子没说,这事肯定是老爷和大娘子做主,我也就管这么两日。”

温知意也快好了,就是得养几日身子,徐氏不可能一直照顾着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

温知瑶朝着桌上的点心努努嘴,这是她娘今儿刚带回来的,“您心细做事周全,下回有这样的事大娘子还找您。而且这事提了谁也不得罪呀,提一嘴而已,肯定是父亲托关系找先生,又不用您费心。”

这在温知瑶看来是大好事,而且什么都不花,还不用出力。

宁氏觉得女儿这话说的也有点道理,孩子才这么大,道理懂得却不少。

的确,只她没有儿子,把三位公子接回来,在谁那儿都落不得埋怨。况且在静川时,三人一个月回来一次,也在家中吃饭,相处之下也有两分感情。

宁氏道:“那我抽空和大娘子说吧,这人多事儿也多,操心一大家子真是不容易呀。”

她笑了笑,话锋一转道:“今儿上午读了什么书?”

温知瑶心里一紧,“看了有十几页呢。”

温知瑶像宁氏,眼睛笑起来时像月牙,眉似远山,就是船上二十多日瘦了,不然更招人喜欢。

宁氏:“平日一个上午怎么也得几十页,这才十几页,不用心。”

温知瑶:“知道了知道了,明儿就用心。娘可去了街上,热不热闹,周围都住着什么人?”

她心恨不得飞出去,哪里想读书呀。

这么多问题宁氏总得一样一样答,“街上还没去,但丫鬟说热闹。今儿让人给邻舍送了礼物过去,左边宅子主人家姓周,右边姓李,别的没打听,就说了初来乍到,以后多关照。”

温知瑶道:“小娘可真厉害,这些都能做得这么好。”

宁氏低头一笑,说道:“也就是大娘子让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等下午问问什么时候找书院,我看五姑娘的身子也好些了。”

今儿上午还出来晒太阳来着,只不过孩童身子弱,得慢慢养着。

温知瑶摇摇宁氏的胳膊,撒娇道:“那中午还吃苍山菜吗,不然我中午少吃些,娘晚上给我开小灶吧!”

宁氏知道温知瑶在船上没吃好,到京城的几日吃得也不顺心,女儿喜咸辣,甜口的偶尔吃还成,每日都吃就腻了。

这跟霜打了的白菜似的,真让人心疼,只不过……

宁氏道:“明儿吧,上午买你爱吃的菜,晚上做了吃。”

温知瑶眼睛一亮,“那吃肉夹馍行不,女儿真的好想吃。”

静川常吃面食,宁氏做的肉夹馍可谓一绝,面饼炖肉,再来个卤蛋一点肉汤,那可是太好吃了。

宁氏想,明儿下午砂锅炖肉炖一下午肯定软烂,饼子也好做,就点头答应了。这个可以多做些,次日早晨也能吃。至于要不要送人,还是先不送了。

想来也都开小灶,私下做就是,不能大张旗鼓。而且徐氏都没送东西,她送了不好的。

“行,肉夹馍还不行,多大点事儿。”宁氏看着女儿心里欢喜,“今儿得好好吃,你这还没养回来呢。”

她捏了捏女儿的脸,以前还有些肉的。

温知瑶:“保准吃饱,晚上娘搂着我更舒服。”

宁氏笑了笑,“行,搂着你睡。”

下午宁氏就和徐氏说了让温知谦他们回来的事,“家里已安顿下来,那书院那头是不是也得打点一二,我是不知其中章程,是不是还要送些东西给书院先生,若迟了也耽误知谦他们功课。”

从苍山回京城还得半个多月呢,不管是让人接还是写信,都得提前安排的。而且家里也得收拾一二,最好是提前安排。

徐氏这两日守着女儿还真没想过这些,她同亲子也许久未见了。

徐氏笑着道:“等我晚上问问老爷吧,还是你心细,多亏了你想着,不然老爷也忙于公事,我还得照顾知意,且得耽搁呢。”

宁氏脸上一红,“是知瑶说想三位哥哥了,我才想到这上头来。”

徐氏笑着看向宁氏,她倒是忘了,在静川读书时,是宁氏照顾几人,她能照顾好温良玉和几个孩子,不仅不易,也证明其心性极佳。

其实她在苍山也不是光等着温良玉寄俸禄回来,家里人多,自然有磕碰不如意之处,温良玉的几个妾室中,徐氏更愿意和宁氏多相处。

徐氏道:“知瑶这孩子招人喜欢,我这儿有点东西,你一会儿顺道给她拿去。”

宁氏一怔,“这怎么好意思。”

徐氏拢了拢鬓间的碎发,柔声说道:“老爷这几日忙于公事,早出晚归,但一直惦念着你和知瑶,这也是老爷的意思。”

徐氏知道宁氏在静川五年,也陪了温良玉五年,不同于李氏林氏,纳她们都有缘由,一个为了开枝散叶一个为了前程。

唯独宁氏,家世不好,又是卖艺出身,以前过得苦,连徐氏都怜惜喜欢她,何况温良玉。五年间少有人打扰,那边就是一家三口,自然亲密无间。

现在来了京城,温良玉这两日顾着公事和温知意,对宁氏母女有所疏忽,徐氏想补偿一二,免得她心里有怨言。

宁氏点了点头,“多谢大娘子,也多谢老爷。对了,还有老爷同僚,可用送些礼物?”

徐氏道:“今儿老爷出门应酬,等他回来我问问。”

宁氏了然,她没别的事了,等丫鬟给她拿了个小匣子,就退下了。

回屋之后温知瑶把东西打开,里头是个老虎形状的银坠子,看着很新奇,她仔细摸了一遍,“这个好看,还是银的呢。”

宁氏看着得有二三两重,让温知瑶玩了一会儿,就收起来给温知瑶做嫁妆了。

温知瑶想说,她出嫁还早着呢。

到晚上又要吃饭,温知瑶没什么胃口,不过也用力多吃了点儿。

而后在院里玩耍片刻就回屋睡觉了,温良玉是何时回来的她也不知,次日晨起更没见着,院子安安静静,只有鸟雀在叫。

温知瑶刚醒,问宁氏才知温良玉天没亮就走了。府里孩子能睡得晚,但宁氏几人会早起送送温良玉,然后再回来睡个回笼觉。

她差不多辰时醒,在床上懒一会儿就下床梳洗,她道:“爹还挺忙。”

忙点好,忙点才能升官涨俸禄,她也能涨月钱。

宁氏正给女儿擦脸梳头,闻言动作一顿,她怕温知瑶想父亲,毕竟在静川时朝夕相对,她是温良玉最小的女儿也受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