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昭明录 莫格里奈

64. 第 64 章

小说:

昭明录

作者:

莫格里奈

分类:

穿越架空

秦易珩登上皇位后,朝堂局势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流涌动。

新帝登基,百废待兴,各方势力都在暗自观望,试图在这新的政治格局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孟令琛身为中书令,站在了权力漩涡的中心,深知未来之路布满荆棘。

一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孟令琛书房的案几上。

孟令琛身着朝服,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份奏章,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新帝登基后的种种事宜,如何稳固朝纲,如何安抚民心,每一项都千头万绪。

这时,管家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恭敬地说道:“大人,七公主求见。”

孟令琛微微颔首,放下奏章,说道:“快请公主进来。”

片刻后,秦云乔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书房。她今日身着一袭淡蓝色宫装,头戴一支碧玉簪子,虽未施粉黛,却难掩聪慧与英气。

看到孟令琛,秦云乔微微欠身,行了一礼,说道:“孟大人,许久不见。”

孟令琛连忙起身回礼,说道:“公主客气了,不知公主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秦云乔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秀眉微蹙,说道:“孟大人,如今皇兄登基,本是好事,可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我实在放心不下。”

孟令琛重新坐下,目光深邃,缓缓说道:“公主所言极是。陛下初登大宝,根基未稳,确实有许多挑战。不过,公主不必过于担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稳住局势。”

秦云乔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说道:“话虽如此,可那些老臣们,表面上对皇兄恭敬有加,实则各怀鬼胎。还有一些皇子,虽已被分封,但难保他们不会心生怨恨,图谋不轨。”

孟令琛沉思片刻,说道:“公主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那些老臣,我们可以恩威并施,一方面给予他们适当的权力和地位,让他们感受到陛下的恩宠;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加以制衡,防止他们权力过大。至于那些皇子,陛下可以时常宣他们进宫,加以安抚,同时暗中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秦云乔听后,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说道:“孟大人果然深谋远虑。只是,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民间的舆论。如今皇兄登基,虽然是名正言顺,但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我们该如何应对?”

孟令琛微微一笑,说道:“公主不必为此烦恼。陛下可以多做一些利民之事,比如减免赋税,兴修水利,让百姓感受到新帝的恩泽。同时,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文人墨客,在民间宣扬陛下的功绩和仁德,引导舆论走向。”

秦云乔听了,心中豁然开朗,笑道:“孟大人此计甚妙。有孟大人在,我就放心多了。”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后,秦云乔起身告辞。

孟令琛将她送至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之上,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此时,书房外的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然飘荡。

微风拂过,院中的花草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孟令琛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然而,他知道,这片刻的宁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回到书房后,孟令琛继续审阅奏章。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偏西,书房内渐渐昏暗起来。

孟令琛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这时,管家又匆匆走进来,说道:“大人,陛下宣您即刻进宫。”

孟令琛心中一紧,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管家走出了书房。

马车在京城的街道上疾驰,两旁的店铺和行人匆匆而过。

孟令琛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心中却在猜测着皇帝宣他进宫的原因。

是朝堂上出了什么变故,还是皇帝有什么新的计划?他的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不多时,马车来到了皇宫门口。

孟令琛下车后,在太监的引领下,快步向皇帝的寝宫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皇宫内戒备森严,士兵们手持长枪,神情严肃。

这让他更加确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来到寝宫门口,孟令琛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然后迈步进了寝宫。

寝宫内灯火通明,秦易珩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眉头紧锁。

看到孟令琛进来,秦易珩微微抬手,示意他免礼,然后说道:“孟爱卿,你可算来了。”

孟令琛躬身说道:“陛下深夜宣臣进宫,不知有何要事?”

秦易珩站起身来,在寝宫内来回踱步,说道:“孟爱卿,今日朝堂上,有几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朕分封他们的子弟为官。朕觉得此事蹊跷,他们平日里对朕虽然恭敬,但朕知道,他们心中未必服气。如今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朕怀疑他们别有用心。”

孟令琛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圣明。这几位大臣,一直以来都是朝中的老牌势力,他们的家族在朝中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他们此次联名上书,恐怕是想试探陛下的态度,同时也想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秦易珩停下脚步,看向孟令琛,说道:“孟爱卿,你觉得朕该如何应对?”

孟令琛说道:“陛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可以先以朝政不稳为由,委婉地拒绝他们的请求,同时安抚他们,告诉他们等局势稳定后,再考虑此事。然后,我们暗中调查他们的动向,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其他阴谋。”

秦易珩微微点头,说道:“孟爱卿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办吧。”

孟令琛又向秦易珩汇报了一些近期朝堂上的情况和民间的舆情,两人商议了许久,才结束了谈话。

孟令琛离开寝宫时,已经是深夜。

夜空中繁星点点,月光如水,洒在皇宫的宫殿和庭院上,显得格外宁静。

然而,孟令琛知道,这宁静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危机。

回到家中,孟令琛已经疲惫不堪。

他简单洗漱后,便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朝堂上的种种场景,那些大臣们的面孔,或虚伪,或贪婪,或阴险,一一在他眼前闪过。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辅佐新帝、稳固朝纲的重任,容不得半点差错。

不知过了多久,孟令琛才渐渐入睡。

睡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朝堂之上,与那些大臣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他奋力厮杀,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越挣扎陷得越深……

第二天清晨,孟令琛早早起床。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昏沉沉的,昨晚的梦境让他有些心神不宁。

但他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用过早餐后,孟令琛来到书房。

他刚坐下,就听到管家在门外说道:“大人,礼部尚书赵大人求见。”

孟令琛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赵大人平日里与自己并无太多往来,今日突然来访,所为何事?

他连忙说道:“快请赵大人进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紫色朝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书房。

此人正是礼部尚书赵宏。

看到孟令琛,赵宏连忙拱手行礼,说道:“孟中书,别来无恙啊。”

孟令琛起身回礼,微笑着说道:“赵尚书客气了。不知赵尚书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赵宏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孟中书,实不相瞒,今日我是来向你透露一个消息的。”

孟令琛心中一动,说道:“哦?不知是何消息,还望赵尚书明示。”

赵宏看了看四周,见无人偷听,便压低声音说道:“孟中书,你可知道,最近朝中有人在暗中谋划一件大事。”

孟令琛神色平静,说道:“愿闻其详。”

赵宏说道:“据我所知,有几位大臣正在联合一些江湖势力,企图推翻陛下,另立新君。”

孟令琛听后,心中一惊,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赵尚书,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证据?”

赵宏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有几个眼线,他们一直在监视这些人的动向。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证据。”

孟令琛沉思片刻,说道:“赵尚书,此事关系到陛下的安危和朝堂的稳定,切不可掉以轻心。你一定要让你的眼线密切关注这些人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了确凿的证据,立刻向我汇报。”

赵宏点头说道:“孟中书放心,我一定会办好此事。”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赵宏便起身告辞。

孟令琛将他送至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赵宏突然来向自己透露这个消息,到底是何用意?是真的为了朝堂的稳定,还是另有图谋?

他决定派人暗中调查赵宏,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送走赵宏后,孟令琛回到书房,开始着手安排调查之事。

他写了几封信,分别交给自己的心腹,让他们密切关注赵宏和那些被怀疑谋反的大臣的动向。

同时,他也让自己在江湖中的眼线留意是否有江湖势力与朝中大臣勾结的迹象。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孟令琛感到有些疲惫。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这时,他突然想到,自己一直忙于朝堂之事,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家人了。

他的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他决定等这件事情处理完后,好好陪陪家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孟令琛的意料。几天后,赵宏突然被人暗杀。

他的死状十分惨烈,尸体被弃在街头,身上有多处刀伤。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