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十五年腊月,大雪,上命三子赵玦赈饥。玦躬抚饿殍,民赖以苏。事闻,上嘉之,赐金帛。枢密院编修谢风华进一阶,除检详诸房文字,赐绯。妻沈穗宁,上嘉其贤,封安人,诰命银章,荣其门第。
赵玦接过圣旨,谢了恩。他从地上站了起来,待人都离去只剩他和三宝二人,就听见三宝在他耳边嘟囔:“虽说沈娘子计策是好,但殿下为沈娘子求的如此恩赏是否不妥。”
赵玦瞥了三宝一眼,随后又展开圣旨,瞧了瞧上面的字。他嘴角带笑,轻声回道:“若无她的计策,这京畿地区不知道还要再多死多少流离失所的百姓。一点虚名和外物罢了,她配得上,哪来的不妥之说。”
又是天还未亮的时候,沈穗宁被从床上拉了起来。她合理怀疑,皇帝年龄大了觉少,所以每次就这么折磨像她这样觉多的年轻人。
虽说在心里吐槽着,但天大地大皇帝大。沈穗宁安静跪在地上听着旨意,待她接过圣旨,就成了沈安人。
大年初一,沈穗宁随着谢风华先拜见了母亲和祖母。又跟着丁夫人四处登门而拜,在众多人面前僵持地维持着假笑,但也算是能坚持的下去。
等到要回沈府的时候,沈穗宁终于不淡定了。
京城里的雪已经清扫得差不多了,路上只有偶尔零散的混着泥土的小雪堆昭示着前些日子的大雪。
她坐在马车之上,两只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身旁的谢风华只是拿着一本闲书瞧着,并未注意到沈穗宁的异常。
反倒巧丫的神情有些奇怪。
沈穗宁本来沉溺在自己的情绪中,后马车一个颠簸,让她回了神,正好瞧见巧丫眼底转瞬即逝的奇怪的神情。她顿时冷汗津津。
“娘子为何如此紧张?是太久未归家了,近乡情怯了吗?”
沈穗宁刚刚还拧在一起的手被巧丫握住。
谢风华听见这话,放下了手里的书,看向沈穗宁:“谢沈两府不过一街之隔,你平日里想家常回便可。”
这话让沈穗宁不适感更重了,她努力挤出了一丝僵硬的笑容。没有回话。
马车刚转过一个弯。谢风华掀开帘子朝外一瞧:“沈将军已在府外等着了。”
不过片刻,马车停了下来。谢风华先下了马车,将手伸过来等着沈穗宁。
沈穗宁见状只好把手放到了他的掌心,扶着他下了马车。
“爹娘。”双方见过礼。沈穗宁等一行人就被众多仆从簇拥着进了沈府。
沈穗宁母亲名温雅,出自江陵温氏,自幼喜好医学,和沈砺之间也算是情投意合。
当初沈砺领命在外,身负重伤,医药不足。温雅偷偷从家中溜出,带着药材,急性千里,前去援助。
后两人心意相通,便请了圣上赐婚。
温雅握住沈穗宁的手,柔声唠叨着:“可曾在谢府受了什么委屈?”
“谢风华可有欺负你?”
沈穗宁脸上扯着笑,一一作答。
“没有委屈,待我都好。”
沈砺和谢风华去了前院。而温雅和沈穗宁去了后院,原先沈穗宁未出嫁的时候住着的屋子。
虽说她不是原身,没在这自幼长大,但也是在这个时代第一次睁眼看到的地方。进去之后,也免不了心里唏嘘一番。
“你这姑娘成亲之后倒真是和以往不同了。”温雅唤着仆从上来茶水点心,都是些沈穗宁爱吃的,包括桃花酥。
“我记得你前一段时间爱吃起桃花酥了。”温雅拾起一块递到沈穗宁的嘴边,“府里厨子最近钻研了一段时间,我们尝着比醉仙楼里的还好吃。”
沈穗宁接过来,咬了一小口,尝着确实比醉仙楼里的好吃。她越吃越大口,没几下把这块吃完了,又去拿盘子里的。
“慢些吃,我们府里还能缺你吃的?”温雅命人把盘子放到沈穗宁的面前。
温雅没有问沈穗宁谢沈两府不远,为何没有回来看看。只是不停地聊着家长里短或者京城里的乐子或者哪哪出了时兴的衣裳,聊得沈穗宁也渐渐忘了来时的紧张。
到太阳快要落上,前厅里来了人喊沈穗宁离开。
就在沈穗宁要迈过门槛的时候,听见温雅轻声唤了她一声:“穗宁。”
她扭过头去,见温雅向前几步,虚抱了抱沈穗宁。沈穗宁的手不知道放到何处,只是举在空中。
“回去吧。”
沈穗宁感受到温雅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随后就被底下人带去了沈府大门。
温雅没有跟着出来。只有沈砺站在门口送着一行人。
原身本就和父亲不熟,两人没有说什么话。就这样,沈穗宁一路沉默到到了谢府。
她回了后院歇息。谢风华则又去忙公务了。
又过了几天,天气已经渐暖,所说依旧冷得不行,但比起腊月的天已经暖了不少。
去年雪灾让皇帝心里发慌,眼见灾情已经稳定,便命太常卿于南郊设坛,祭祀天神。
这件事情本应该和沈穗宁没什么关系。但赵玦称,此番赈灾能如此顺利,多因沈穗宁献计。而今赈灾既成,怎可独酬官员皇嗣,却遗漏献策之人?若天神知晓,恐震怒。
朝堂之上虽有些异议,但见赵玦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一个个也就闭上了嘴。
于是沈穗宁披着特赐金缕霞披,以安人诰命,随夫谢风华观礼。
今日太阳大得出奇,晒在身上驱散了一些寒意。沈穗宁站在圜丘下观礼,抬头向台上看的时候,却被照得睁不开眼睛。
她眯着眼睛,依稀能看见一个深红色的身影站在身穿衮冕的皇帝身边。
后沈穗宁被晒得眼前发白,索性垂了眼。过了片刻,忽然听到司礼官高声唱赞,鼓乐齐作,她随众屈膝跪倒在地。
时间过了不知多久,沈穗宁跟着众人拜了又拜,终于又随众人站了起来。她站在此处眯眼向上望去。高台之上,依旧是那两道身影。
祭礼终于结束,钟鼓的余音依旧回荡在沈穗宁的耳边,震得她的大脑发晕。
皇帝先行,百官随后。赵玦跟在皇帝身后,沿阶而下,目光掠过人群,在沈穗宁的身上略一停顿。
她的眉眼清静与往日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