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其实不是很擅长武艺。
这一点她心知肚明,公子景也心知肚明。
所以公子景一开始是想去替她打架来着,连板凳腿儿都用力掰下来一根——出宫太匆忙,他压根没带佩剑。
之所以没动手,是因为……
璇玑她拿扫帚的时候,碰倒了旁边的泔水桶啊啊啊!!!
真的,璇玑第一次体会到,扫帚蘸泔水,天下无敌。
扫帚在她手里猎猎生风,如有神助,空气里炸开一股酸腐味,裹着烂洋葱的冲、臭鸡蛋的腥,像把十天没洗的臭袜子塞进了烂泡菜坛子里——桥头张家不愧是百年老店,连泔水的味儿都比别人家的重。
一时间三四名儒生呛得眼泪鼻涕齐跑,根本来不及躲,就被扫帚连抽了几十下,抽得他们仿佛滴溜溜的陀螺,晕头转向。
没几下功夫,儒生们鼻青脸肿地躺倒在地,整个酒肆只听见他们“哎哟”、“哎哟”的叫唤,狼狈极了。
璇玑满意停手。
她正想找公子景感叹一下自己的威风,一扭头,发现除了躺倒在地的儒生,所有人都离她十米远。
她迷茫了。
明明是见义勇为,怎么不来个人夸夸自己呢?
想起受欺负的青衣少女,她刚要过去问问人家的伤势如何,谁知少女见她朝自己走来,也满脸惊恐地后退了一步。
“你……你先把扫帚放下再说。”公子景捂着鼻子,出声提醒。
璇玑恍然大悟,赶忙把扫帚丢到一边。
少女这才松了口气,拿手绢草草包扎一下伤口后,向她拱手行礼:
“多谢姑娘出手相助,小女子不胜感激。只不过……”
她略略顿了顿,有些为难,压低声音道:“刚刚惹事的那个人,好像颇有点背景来头,之前听他们说,是什么御史大人的侄子……”
她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显然害怕璇玑因为自己,得罪了官府。
毕竟民不与官斗。
与此同时,那名儒生恢复过来一些,满口嚷嚷:
“一会,一会我就去找五叔,要他把你们这几个刁民全部抓起来,打十几大板子……”
璇玑走上前,颇有女土匪的气势,一脚踩中他胸口,居高临下地俯瞰他:“你叔父是谁呀?”
儒生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痛得一哆嗦,但仍是梗着脖子,嘴不饶人:
“我五叔是御史罗颂罗大人!我是他侄子罗元,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给我跪下来磕头道歉,或许我心情一好,还能饶了你!”
御史罗颂……
还真是个熟人。
当年就是他以“奸利”的罪名,弹劾了她的两位老师,导致母皇勃然大怒,命人将老师抓进诏狱。
她心里一声冷笑,收回脚。
罗元还以为璇玑怕了,在同伴的搀扶下,勉强地从地上爬起来,怒瞪两人:“现在知道厉害了吧?赶紧给我跪下磕头!!”
璇玑却咧嘴一笑:“不好意思,小女子不才,也有一门亲戚。”
“什么亲戚?”罗元警惕。
璇玑慢悠悠地开口:“陛下。”
说完,又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抄起扫帚,再度将罗元一众人打趴下!
等他们重新在地上蜷缩成一团,璇玑慢文斯理地拍了拍手,丢扫帚的时候“啪”的一声,扫帚正冲着罗元的脸砸下,痛得他飙泪。
没等罗元说话,璇玑一指公子景:“看见他没?齐王之子,你要不问问你五叔,认不认识陛下和齐王呀。”
儒生们萎了。
天子脚下皇亲贵族遍地跑,论亲戚,谁还能大得过天子?
非想大过去也行,只要不怕一家子整整齐齐,去地府里见面就好。
璇玑也不打算向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她是偷偷溜出宫,不好大摇大摆满街嚷嚷自己是皇太女,让这群儒生知道她大有来头就好。
她刚准备叫上公子景,重新打包一份酱肘子回宫,谁知下一秒,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带着四名官兵踏入酒肆,冷声发问:
“何人在此打架斗殴,深夜喧哗?”
看见眼前身披暗红锦袍,浓眉斜飞入鬓,眼眸凌厉英气的女子,璇玑心下一惊。
居然是彻侯廖若。
她可是她母皇心腹中的心腹,倚仗中的倚仗。
毕竟手握四十万精兵可不是开玩笑的,实际上,母皇能一举结束前兆末年,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与廖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廖若曾亲自领兵征战容、黎、耜、郢等国家,并平定宸国宗室叛乱,当仁不让地成为有史以来,凭借女子之身,列侯封国的第一人。
也正是她的赫赫威名,掀起了兆朝女子从军的风潮,显著提升女子的地位。母皇曾多次赞扬:
“我大兆武有廖若,文有姜璘,安得太平盛世。”
因为她这句话,璇玑一直怀疑,如果有一天自己死了,母皇不一定会哭,但是廖若如果不幸去世,母皇一定会痛哭流涕,如丧考批。
她今夜大闹酒肆,可不能引起廖若警觉,让她向母皇打小报告。
想到这里,璇玑果断朝公子景身后缩了缩。
只可惜廖若已经发现两人,看到藏在公子景背后的璇玑,她眉头一皱,正准备脱口而出“殿下”,公子景却向她轻轻摇了摇头。
廖若会意,只是道:“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
她刚刚从山阴郡练兵回来,进京叙职,回来第一晚,想带着亲卫四处逛逛,便听见这边有人在打群架。
唔,打得还挺凶,哭爹叫娘的。
廖若是武将出身,从军多年,自然对这些十分敏感,所以过来了。
听见廖若的问题,璇玑不好再躲,只能慢慢挪着脚步蹭出来。
廖若双手抱胸,目光上上下下扫视着她,等待解释。
忽然,璇玑灵机一动。
廖若小时候给璇玑上过武术课,她知道她这个人,向来吃软不吃硬,于是用力一吸鼻子,故意作抹泪状:
“哎呀彻侯大人,其实人家本想和这些儒生讲道理的,谁晓得他们三五个围上来声音好大,桌子凳子原是他们争得太急碰倒的,人家不过想拉架时不小心绊了下,哪成想就闹这么大呢……”
她满脸委屈,哽咽道:“我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嘤嘤嘤……你可千万不要怪他们呀嘤嘤嘤……”
以罗元为首的一众儒生目瞪口呆。
明明刚刚她根本不是这样的!这是变了个人吗?!
公子景……公子景很沉默。
他很想笑,也很想提醒璇玑她嘤嘤嘤的时候,廖若一直在憋笑,但他看了看卖力演出的璇玑,还是决定保持沉默。
事实证明,这一套话术,虽然茶,但着实有效。
起码璇玑觉得它有效。
只见廖若皱了皱眉,吩咐亲卫:
“把他们几个都给我带下去,送到廷尉芈問那里好好审问。”
廷尉芈問,主管诏狱。
其实以儒生们的行为,压根罪不至此。
毕竟诏狱这种地方,就算是官员进去都得脱一层皮,家人想捞出来也得狠狠放点血,更何况几个小儒生。
但谁让儒生们倒霉,偏偏遇到廖若。
偏偏廖若还和廷尉那边特别熟。
罗元吓得浑身抖如筛糠,“噗通”跪地,连连磕头:“彻侯饶命啊!饶命!我不过是议论了一下朝政……”
意识到自己失言,他慌忙捂住嘴。
“哦?议论朝政?”廖若挑眉,一挥手,“罪加一等,带下去!”
儒生们跟霜打的茄子一样,一个接一个被带走,看到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璇玑努力压下疯狂上扬的唇角。
她正想拉着公子景开溜,忽听见廖若轻咳一声。
她僵住。
小心翼翼回过头,假笑:“彻侯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廖若神色凝重,就在璇玑心里暗呼不妙之际,却听得她嘱咐道:
“近来城外灰狼肆虐,周围居民屡屡传来失踪一事,安全起见,天黑之后,不要出城,听到了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