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室友跟我是对抗路[校园] 烤洋芋不吃豆花

45. 配合

小说:

室友跟我是对抗路[校园]

作者:

烤洋芋不吃豆花

分类:

现代言情

“那个,你确定盛郁不报篮球赛吧?”沈勘问。

“你老年痴呆啊,上节课才问过吧?”正填着名单的体委抬头睨了他一眼,不耐烦道,“你到底报不报?”

沈勘自知理亏,探头瞧了瞧那张没填完的名单,犹豫了片刻说:“报,报吧。”

他原以为报名的人会很多,毕竟打比赛是以正当理由打球,再者男生对打球这事儿的执念就像是对身高一样敏感,一溜排开参差不齐,个个儿都说自己是180。

同样,理科班男生虽然多,打球的也多,但是会打球的少之又少。芳香烃对胜负的执念,众人有目共睹,篮球赛过后的两周就是期中考,谁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自己挖坑。

当然,芳香烃钦点的“后排大将”是另当别论。

体委照着名单数了半天,发现还是缺人,替补那块里却写了一串的名字,顿感心累,抹了把脸说:“要不我去帮你劝劝盛郁,反正也没报满。”

这话听得沈勘立马愣住了,搞半天这人居然以为他是非要和盛郁一起打不可。在旁观者看来,从分班开始,这俩人就天天一块儿上下学,好得能穿一条裤子,会错意也无可厚非。

“不行。”沈勘急忙反驳。

“为什么?”

“因为他、他专业不对口。”

沈勘在“盛郁打球容易虚”和“盛郁球打得臭”之间选择了较为委婉的借口。

“啥意思?”体委挑眉问。

“嗐,他擅长双人竞技,对抗路知道吧,乒乓啊,羽毛球这种,”沈勘解释说,“打团必输的。”

“这样啊。”体委若有所思,似乎接受了这套说辞。

怎么说也算是搪塞过去了。

有了比赛这个正当理由,下午的体育课,沈勘跟着体委那几个去篮球场打球。

不怪祝闻喻上了高三牢骚满腹,历年给高一划的球场都是在体育馆,那儿的硬件条件不如露天。这一届的特招生一来,篮球场分得越来越小,留给高二的地段也不好,大多被树荫挡着,稍微抛高点儿落到树林里都难再寻回。

沈勘扫了一眼,除了他和体委,先前课上跟芳香烃呛声的那个男生也跟了上来,叫什么名字他想了半天也没记起来。那人头发不长,眼睛圆滚滚的,位列后排大将之一,长得有点像西高地。

“事先说好,我只是陪练,非必要不上场。”西高地双手枕着脑袋,一脸不情不愿。

“陪个屁,名儿都给你报上了,芳香烃钦点的谁敢抗旨?”体委又指了指沈勘,拉踩道,“瞧瞧人家多有思想觉悟。”

西高地皱着眉朝沈勘靠过来,浑身上下打量了他一遍:“兄弟,你打球很牛?”

这种审视的目光加不屑的语气搞得沈勘不大舒服,他忍住想揍人的冲动,勉强“嗯”了一声。

虽然同样是被芳香烃划为“不安分”行列,许高逸的“贱”却和沈勘大相径庭。沈勘很会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一点点探视对方的底线,即使不小心蹦跶到了雷区,气势上也仍是一种“我是精神病,让让我怎么了”,惹得人家自讨没趣也懒得和他计较。

相比之下,许高逸没什么社交自觉,不知道什么人好惹,什么人不好惹。哪怕对上沈勘那张臭脸,也能说出:“你小子挺狂啊,咱俩比划比划?”

此时体委不知道从哪又交涉了几个人,大概率是从替补名单里拉出来的。沈勘看着站在体委身后的盛郁,微微一愣,不自觉地偏过头:“我不打了。”

体委好不容易凑齐了人,沈勘这句没来由的“不打了”让他摸不着头脑,许高逸先他一步急着问道:“怎么,怕露馅儿啊?刚才不是很狂么?”

要搁平时沈勘就被他这话激起来了,但他清楚和盛郁打起来,这球只会越打越难看,不如及时止损的好。

“本来凑人就难,”体委打圆场商量道,“这样,先熟悉熟悉。你跟盛郁一队,我和许高逸一队,替补来发球。”

“这样很好。”盛郁抢在他前面回答,把沈勘的意见堵了回去。

“你非要跟我过不去?”沈勘走过他身边,咬着牙压低了声音。

“打球,”盛郁反问道,“为什么是过不去?”

“跟你说不通。”

沈勘说完没再看盛郁,眼睛盯着替补球员手上的球。

“三,二,一,”替补把球高高抛起,“走你!”

几个人瞬间都围了上去抢球权,盛郁在这四个人里个子最高,抢球权很有优势,事实上只要没有沈勘捣乱,球基本上能很稳地到他手里。

而现在沈勘和他是队友,即便撂下了散伙的狠话,沈勘也不会灭自己队威风,反而配合打得很默契。

体委信了沈勘随口胡诌的“专业不对口”的鬼话,见盛郁拿到了球,拦在他身前不让投球。后者一个起跳,手腕一转球便从侧方抛到了沈勘的手里。

“——嘭!”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和等待,沈勘在接到球的那一刻就迅速把球丢了出去,精准地砸在了篮板上,顺利从球筐落下。

从传球到球落地,速度实在太快,许高逸甚至没反应过来要去拦沈勘,这一球就这样像阵风似地结束了。

“有点意思。”西高地很惊讶。

这俩人的传球跟起跳像是计算好的,时间预测得一点不差。更费解的是,他们全程没有任何眼神和言语的交流,沈勘居然这么肯定球能到自己手里,毫无思考、像是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般投球。

这种信任感建立所需的要素很多很复杂,绝不仅仅是时间可以单方面决定的。

缺乏大脑思考对沈勘而言不是好事,他拙劣的借口在实践面前不攻自破。

“你管这配合叫对抗路?”体委把球捡回来,重新扔给替补。

“运气好而已。”沈勘尴尬地笑笑。

这一球用了祝闻喻教他的“流氓打法”,专门用来对付聂阳天的“铜墙防守”。正因为第一球打得太顺,沈勘深刻理解了“装逼遭雷劈”这句话。

后面的几球藏拙藏得实在辛苦,沈勘要么是起跳晚了接不住,要么就是准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