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无论是吃年夜饭还是见亲戚朋友,俞妙则都俨然成为所有叔叔姑姑姨姨舅舅眼中令人羡慕的,以及小孩子们避之不及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吃饭的时候,亲戚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好好吃饭,才能考上好大学。
她看书的时候,亲戚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多看书,才能考上好大学。
就连她在玩游戏的时候,亲戚都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劳逸结合,才能考上好大学。
俞妙则:……
话说,这合理吗?
然后她就会得到小孩子们幽怨的目光。
不过只要大人们走开后,小孩子们依然能很开心地玩起来,只要不聊学习的话题就还是好姐妹。
朱诺要在明年高考,二姨李清找李溪说,想要俞妙则给朱诺补习一下数学。
俞妙则没有意见,正好距离她开学还有十几天,她也没有其他安排。
唯一的风险就是,朱诺有可能会拉黑她。
毕竟她以前在高中给同学讲题就是有名的,从来不管听讲同学的死活。
她是在外婆家给朱诺讲课,李桐她们也会过来听一耳朵,然后很快就跑掉了。
朱诺就维持着生无可恋脸。
不过听表妹讲课,总比听老师讲课好。
“妙妙,你以后真的不当老师吗?”朱诺趁着俞妙则讲完一道题的空隙,托着腮问她。
“当老师容易被气死。”俞妙则没好气地说。
朱诺就用书本来捂脸,心虚地道:“那不至于吧……”
俞妙则表示很至于。
以前她给同学讲题,她和同学必须要有一个人跳脚。
但是朱诺比她的同学们可爱,反正给朱诺讲题时对方就只有两个反应,点头和摇头。
而且朱诺还不会跟她吵架。
等到寒假结束前,俞妙则挺愉快地跟朱诺说,以后有题再找她。
朱诺就像身体被掏空的僵硬表情,虚弱地挥着手:“再见。”
不过估计朱诺在高考前都不太想见到她了。
完成寒假任务的俞妙则就拿着二姨给她的厚实大红包,在回校前请兄弟姐妹们吃了一顿椰椰冰室,然后心满意足地回校开启大学第二学期。
这学期的体育课,俞妙则和南荣敏一起选择了游泳课。
因为游泳课是大学必修项目,俞妙则觉得在春学期学比在秋学期学要好。
至于其他的专选课和公选课,她也看着时间给课表安排上。
她比其他同学的选课可以多选三个学分的课程,于是这个学期她也是真的忙得螺旋起飞。
并且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学生们因为部分课程正式拥有去到上都大学航院研究基地学习的机会,俞妙则也开始正式思考起对于课题的想法。
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到底能做出什么东西来也不好说。
但是在今年的十月份就要报上选题了,而在确定选题之前还要完成很多准备工作,于是在课上课后都要不停地找同学沟通,不管是本班的还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或者是其他专业的学生。
并且因为她是本硕连读的学生,按照往常的惯例,在本科在读阶段就要开始选择导师了。
这也关系到她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
在她询问系统的意见时,系统说这个并没有要求,但是……
“亲爱的宿主,你可以好好想想,你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你的天然长处是什么?”
俞妙则骄傲抬头:“我是满绩。”
虽然也没错,但是系统有一瞬间的无语住了:“亲爱的宿主,其实你也想到了要跨专业寻找课题小组同伴,不是吗?”
俞妙则思索许久,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方向。
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点就是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但最后能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就是X了。
不过俞妙则最初找上的人就是动力专业的陈锦如,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觉得搞项目要趁早。
平时上专业课的时候,两人也经常挨着两个座位坐着,互相碰撞新想法;平时就关注着学校课题组公示的信息,查找资料寻找想法,再尝试拉人进坑里待着。
提到交叉学科研究的话题,正在玩着电脑的林文盈扭过头来说:“你跟苏晚可以出一个地外生物捕捉教程,你跟敏敏可以搞一个宇宙模拟器。”
“我跟你也可以出一个‘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的实用性研究’。”俞妙则便道。
但是这种类型的创新性不够,很难打动到研究组的老师。
逐渐转入盛夏,天气也逐渐变得炎热起来,俞妙则和南荣敏在没有课的晚上就选择去跑步或者游泳,毕竟她们还有每学期20次2公里校园跑的任务。
等到南荣敏下课回来,俞妙则也完成了作业,两人就将手机和随身听揣在兜里,拿卡出去跑步。
晚上的操场很热闹,除了正在跑道上跑步的学生们,还有在草坪上聚会的同学以及团建的社团。
有人跳着舞,有人唱着歌;而南荣敏跑到前面的拐角处时就停下脚步,往左边迈了两步,走进草坪里面。
俞妙则打完卡后,就回来找南荣敏:“怎么了?”
“看见一个无语的家伙。”南荣敏翻着白眼,很无语地说起。
大概还是半月前的事情,一个民乐社的男生跑来向南荣敏表白,膈应得南荣敏将那个男生拉进黑名单。
当时俞妙则并不在现场,还是后来听苏晚转述说起的。
俞妙则觉得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吧,她从初中到大学都不知道遇见过多少次递情书和表白的男生呢。
虽然可能有些尴尬,但还不至于像南荣敏这么生气。
南荣敏的脸色不太好,说那个男生是她在民乐社认识的,虽然不太熟悉,但也加了企鹅好友。
说到这里,南荣敏就欲言又止地停顿了一下,才很说不出口地低声跟俞妙则说:“那天他故意cos林林。”
俞妙则就恍然大悟了。
好吧,那在南荣敏看来的确是很不可饶恕的事情。
“而且他还长得丑!”南荣敏气愤地吐槽。
当然这也是重点之一了。
南荣敏可是终极颜控。
跑完步后,便觉得迎面吹来的夜风有点冷,俞妙则就将系在腰上的外套解下来穿上。
结果刚走到宿舍门口,便看见一个抱着玫瑰花的男生站在宿舍楼下,看见她们就满面笑容地迎上来,将玫瑰花和情书递到俞妙则面前:“俞妙则,我喜欢你,我可以追求你吗?”
“抱歉,我不早恋的。”俞妙则往后退了半步,态度很坚决地说道。
旁边的南荣敏都已经提前开始憋笑了。
俞妙则回头瞪了她一眼,她还在努力憋笑中,嘴角大幅度上扬。
看起来那个男生有点没搞明白什么情况,只以为这是什么新型拒绝说辞,就失落地离开。
原本还以为能看到表白热闹的围观同学也陆续离开。
俞妙则拉着还在笑的南荣敏进到宿舍楼里面,她无意中回过头的时候,看见宿舍外面的夜色中好像有人在朝她挥了挥手,
但是很多就被刚下课回来的聚集人群遮挡住视线,让她又不太确定。
不过她们要赶在晚课的学生回来之前回去洗澡。
在衣柜里
拿衣服的时候,南荣敏还很幽默地跟她说:“你这个借口也不太行。小心等你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一大堆情书。
“没事,那时候大家都放寒假了。
但是南荣敏在下学期就要成年了,现在可指不定是谁先收到一大堆情书。
南荣敏就嘟囔着说,她才不会谈恋爱。
拿上衣服和澡盆,两人就过去浴室洗澡。
这个时候的浴室里人还不是很多,到相邻的两个位置拉上浴帘,然后哗啦啦地开着水洗澡。
洗澡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会有人在浴室里和朋友隔着浴帘讨论各种奇形怪状的话题,爱吃瓜的人就喜欢在洗澡的时候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八卦。
甚至还有同学在浴室里和左右大谈研究课题,然后在准备延伸骂战前,才及时停止了这个话题。
俞妙则也跟南荣敏一帘之隔地延续起晚上和林文盈讨论的话题。
这年头做研究不容易,尤其是才半只脚踩在门槛上的新生更难;组队难,选题难,出成果更难,很有可能孵了很久最后才发现是个坏蛋。
南荣敏也是准备今年十月就申报选题,对俞妙则的苦恼深有体会。
可惜她们两人的方向确实是很难凑合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现在只能产出双份烦恼了。
水流哗啦啦淌着,两人也便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等到洗完澡从浴室出来,却有人在后面叫住了她们。
“你好……“对方也是刚从浴室里出来,拿着澡盆,肩上搭着浴巾,圆圆的脸蛋被水汽蒸得红通通的,还有没擦干的水滴从脸上滴下来。
她的目光在俞妙则和南荣敏身上徘徊了一下,便好似有些踌躇地说道:“我叫童欣,童年的童,欣慰的欣,我是工程力学的大二学生。
童欣是来毛遂自荐的。
她说她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听见她们正在讨论着课题组队的苦恼,恰好童欣也在考虑着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所以想要和她们接触一下。
听到是工程力学的学生,南荣敏给俞妙则抛了一个眼神,表示这是来找你的。
俞妙则很乐意和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接触。
要不是她认识的学长学姐很多都已经处于研究中期,她也不至于还停滞在这一步。
接触后说不定可以碰撞出新异的火花。
她便拿出手机,提出先和童欣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
毕竟她和陈锦如已经完成组队
但是在洗澡的时候就遇见寻找课题组队的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离奇的。
回到宿舍俞妙则就发信息跟陈锦如说了这事。
因为她们之前就讨论过交叉学科的可行性陈锦如同样也没有意见。
于是俞妙则给她们拉了一个三人小群也更方便交流然后约定线下再碰撞一下想法。
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的部分底色是相似的这段时间的课后她们就一起看论文顺便俞妙则也在准备着给正在招收本院大学生暑假实习生的课题组的简历。
在确定了几个大方向的选题后她们决定在暑假期间将大方向完善一下。
这部分就有点类似于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论证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听见俞妙则的话陈锦如有些欲言又止。
倒是童欣就很痛快地说:“行那我们暑假出来讨论一下。”
童欣说她暑假找了一份实习晚上还是回来学校问她们的意见。
俞妙则说她还在等消息不过就算暑假回家也不会太久。
七月中旬考完试等到七月末也得回来;但是如果能进吴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的话她就不回去了。
相比于其他老师来说她对于吴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吴教授同时在海市研究所有项目组。
无论是俞妙则规划中的研究生发展还是对于系统给她布置的任务都能有推进。
她向学长学姐们打听过航院老师们的情况吴教授每年的硕士研究生名额是四个学生而本硕连读和保研的学生想要拿下吴教授的名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到吴教授的课题组进行暑假实习。
所以这份要给未来导师看的简历就显得尤其重要。
和上学期的寒假研学实践相比暑假实习生面试显然更为正式严格。
同样是在期末考试前接到面试通知时间正好是在期末考试第一场的前一天。
课题组的几位导师都亲自来面试这批学生其中也有给大一学生上过课的老师。
对于早已见过各种类型学生的老师来说这次进来的是个大一的小女孩也并不稀罕。
俞妙则对于自己的科研想法和未来的方向都侃侃而谈着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多学了一两年的学长学姐们差;大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展
示平台
她的学习能力已经在过去得到验证这也是系统所说的俞妙则最大的优势。
任何老师都会喜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至少一日三次地将老师气死。
“你的能力很强专业知识也学得很扎实。”其中一位导师向她问道“但是你还太小了如果你以后想要选择其他的研究方向也许你会后悔过早做出的选择。”
看过她的简历的老师都知道她是奔着吴教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