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通与家人最后的通话像一把无形的刀斩断了苏溟舟与旧世界最后的情感羁绊。巨大的悲伤和孤独感如深海的寒流瞬间将他包裹。但他没有时间流泪也没有资格沉沦。因为他脚下那浑浊的江水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无可阻挡的速度持续上涨着。
每一秒都可能是生与死的距离。
他抹了一把脸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悲伤被他强行压进了心底最深处转化成了一股冰冷近乎偏执的行动力。他环顾着这个被遗忘且破败的港湾——这里将是他最后的船坞。
“求索号……我的忒修斯之舟。”他喃喃自语手轻轻地抚摸着粗糙的船舷“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你了。”
他打开那台旧笔记本电脑点开了“方舟计划”里那个被他翻阅了无数遍的文件夹——【船舶工程与制造】。他快速地浏览着其中一个名为《小型船只恶劣海况生存性改造指南》的文档里面的内容与他脑中的构思一一印证让他的计划变得更加清晰。
“第一步强化骨架。”他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船舱。“杉木船体太脆弱了就像人的肉体必须要有更坚固的骨骼来支撑。普通的风浪还能应付但面对城市被淹没后水面上数不清的漂浮物——汽车、集装箱、甚至是被冲垮的建筑构件任何一次硬碰硬的撞击
“第二步增加外壳缓冲。”他的视线转向了远处主码头上那些废弃的轮胎。“骨骼再硬也需要肌肉和脂肪来缓冲。这些轮胎就是求索号最好的‘肌肉’。它们能吸收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保护核心船体不被轻易洞穿。”
“第三步搭建一个低风阻的庇护所。”他拿起了那张4x5米的防水油布。“开放式船舱就是个澡盆一个大浪打过来瞬间就能灌满。我需要一个顶棚但绝不能是平顶或者高顶那在风暴里就是一张帆会把船掀翻。必须是低矮带有弧度的流线型设计既能遮风挡雨又能让气流平滑地通过。”
“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物资的配重与固定。”他回头看了一眼主码头方向那个废弃岗亭的轮廓。“140公斤的载荷如果随意堆放会让船的重心过高稳定性极差。必须将它们牢牢固定在船舱的最低点也就是龙骨两侧。这样不仅能降低重心还能起到压舱物的作用极大地提升船只的抗倾覆能力。”
计划已定但材料不足。光有理论和决心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多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的“零件来武装自己的方舟。
他将撬棍别在腰后,深吸一口气,像一只狸猫,悄无声息地溜出了这个隐蔽的港湾。他必须趁着混乱尚未平息,去搜刮一切有用的东西。
他首先潜回了那个废弃的维修棚。用撬棍干净利落地撬开后门锁,一股铁锈和机油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棚子里堆满了杂物,他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扫过,像是在探寻古墓中的宝藏。很快,他就在墙角找到了目标——几根用来加固栈桥剩下,长短不一的螺纹钢筋。
“就是这个!
他挑了四根长度合适的钢筋,每一根都有拇指粗细,分量十足。他又在杂物堆里翻找,很快找到了几卷被遗忘,粗大的铁丝,还有一大卷几乎没用过的宽边工业胶带。这些在平时毫不起眼的工业垃圾,此刻在他眼中,却比黄金还要珍贵。
将这些沉重的战利品分批拖回隐蔽港湾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那两个被他藏在主码头岗亭后的密封箱。
将它们毫发无损地运过来,是另一项巨大的挑战。他先是空着手,沿着岸边布满障碍物的路线侦查了一遍,确定了一条最安全、最省力的路径。然后,他找来一辆被遗弃的手推车,将两个箱子奋力搬了上去。
从岗亭到港湾,又是那段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但这一次,没有了黑夜的掩护,紧张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推着车,尽可能地在建筑物的阴影里穿行,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幸运的是,所有能动的人,似乎都已经加入了向内陆逃亡的洪流,一路上,他没有遇到任何人。
当他终于将两个密封箱拖到“求索号旁边时,他已经累得几乎直不起腰。但他没有休息,因为他知道,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他跳上船,将所有的个人物品——撬棍、鱼枪、工具、笔记本电脑——都暂时搬到了岸上,清空了整个船舱。
接着,他开始了最艰难的工作——植入“龙骨。
他将两根最长的钢筋,小心翼翼地放入船舱,紧贴着内侧的左右两舷,从船头一直延伸到船尾。然后,他拿出那把吱呀作响的手摇钻,换上最粗的钻头,开始在船体的关键节点上打孔。每一次钻孔,他都计算得极为精确,既要保证能穿透足够厚度的木板以确保牢固,又要避开船底的关键接缝,防止破坏船体的水密性。
“吱——嘎——
刺耳的声音在寂静的港湾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里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他每钻几下,就要停下来,警惕地听一听外面的动静,生怕这声音引来不速之客。
打好孔后,他用粗大的铁丝,像外科医生缝合伤口一样,一圈一圈地、用尽全身力气将钢筋和船体原有的木质肋骨死死地捆绑、绞紧在一起。铁丝深深地勒进了木头里,发出“咯咯”的呻吟声。他的手很快就被粗糙的铁丝磨出了血泡,但他毫不在意,只是用钳子将每一个接头都拧到最紧。
这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他脑海里“方舟计划”中关于“小船结构加强”的知识,此刻都变成了他手上精准的动作。他知道,这两根钢筋,将成为“求索号”新的脊椎,能极大地增强船体在风浪中的抗扭曲能力,防止它被巨浪轻易撕碎。
做完这一切,他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但他没有停下,又将另外两根稍短的钢筋,横向固定在船舱的中部,与纵向的钢筋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加强结构。这个结构,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船体,也成了他固定物资箱的完美基座。
接下来,是安装“装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