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院,姜秋姝领着锦绣和关嬷嬷打算回玉珩院,往花园走的时候,她还在想太夫人今日的意思。
裴秋月早就及笄,原先是定了门亲事的,可后来男方家还未成婚便闹出外室子来,就退了,后来迷上了赵士远就一直拖到今日。
太夫人是真的疼爱裴秋月,如今是怎么也不能在耽搁下去。
此举是有意正明侯府?
不过是正明侯府孙辈的满月,本也用不着太夫人亲自前去,特意讲与二夫人的缘故,应当也是想要她跟着安排。
想清楚后,姜秋姝只剩下羡慕,裴秋月虽性子不行,却有真心替她打算的亲人。
以前她也有过,阿娘离开前替她考虑好了一切,可却不晓得人心善变,真是辜负了阿娘的一番苦心。
荷塘边的小桥上远远的三夫人在向她招手,应当是有事的模样,姜秋姝便站在原地等着,等三夫人走近,“五弟妹不过先行一步,竟走到此了,可叫我好赶,咱们一块儿!”
姜秋姝颔首,与三夫人并行着。
“春日好时节,百花将盛开,一年前也是此时弟妹嫁过来的。”三夫人说话和缓。
姜秋姝大都是应和着三夫人的话。
走了一段路,两人同行的路便也不多了,三夫人见姜秋姝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便也沉不住气,直接道:“你甭听二嫂与四弟妹胡言,五弟与那小娘子可并未她们所说的模样。”
三夫人停顿了下,看着姜秋姝的,想要她继续问下去,哪知姜秋姝只跟着点头,“我晓得了,多谢三嫂。”
三夫人心头犹若压了口气,也不打算等着姜秋姝问了,“那小娘子原是五弟老师的女儿,原本是当世大儒之女,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可惜那大儒犯了事儿被判全家流放,这婚事也不了了之了。两人举止言谈都是合乎礼仪,也无旁的私情,我怕弟妹心里想岔了,特意来告知。”
姜秋姝浅笑着行礼,“多谢三嫂了。”
说着话岔路口便到了,三夫人也没理由跟着,两人分开而行。
关嬷嬷一直跟在她们身后,听着三夫人的话,关嬷嬷却有些着急上火,这般的解释还不若不解释!
简直越描越黑。
“娘子,您可不要听几位夫人胡言,您是知晓五郎性子的,他与郑小娘子虽然有婚约,但从未私下见过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五郎心中您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他的前未婚妻姓郑。
“嬷嬷安心。”姜秋姝安抚着关嬷嬷,裴珉前事她不知,知晓却又觉得不过是平常事。
若无意外她未曾嫁给裴珉,那位郑小娘子应当才是他的妻子,他们之间应当与她不同,夫妻间琴瑟和鸣,女子管理内宅稳妥持重,男子驰骋官场名利双收,也不必忧烦她这个妻子给他带来旁的些不堪。
不过这些只是想象,都未曾成为现实,她最该想的便是正明侯府的宴会。
***
天色刚蒙蒙亮,姜秋姝便起了身,吩咐关嬷嬷和锦绣替她整理衣物,平素里她不喜妆容,只会简单涂了口脂。
关嬷嬷晓得宴会上少不了女子间的攀比,便亲自调了胭脂替她上妆。
约莫半个时辰,天终于彻底的亮了,等用过早膳,口脂淡了些,关嬷嬷立刻拿来个小罐,替她涂抹起来。
“娘子极美,老奴活了这么些年,还没见过容色比娘子还要出彩的。”
姜秋姝抿了下双唇将口脂染匀,被关嬷嬷夸赞,她笑道:“嬷嬷年轻时,定也是个大美人。”
锦绣也在这时凑了过来,“那我呢?”
“也是好看的。”
房间里欢声笑语,比起院外的肃穆,也是玉珩院少见的一道景色。
谁不晓得五郎规矩严,仆从一言一行都不敢有错,也只娘子的房间有过笑声传出,不过仅限于五郎不在的时候。
定国公府一排的马车停在门口,最前排的是太夫人的马车,其次是几位夫人和小娘子郎君们的。
她来的早,只有二夫人到了,便先向她行了礼,今日是二夫人娘家有好事儿,她穿的亦比平日精神了些。
二夫人还了礼,便转身去了自己马车跟前,没有要去姜秋姝说话的意思。
直到门口太夫人在裴秋月搀扶下缓慢而来,二夫人才重新挂上笑颜。
姜秋姝瞧着二夫人此刻并没有昨日对裴秋月要去的不满,反倒是满脸的和善,向来正明侯府应当给了她答案。
只是不晓得裴秋月是否知晓了?
正明侯府离定国公府不过两条街的距离,很快马车便停在了侯府门口。
“这二嫂家可真是气派啊!”三夫人下了马车,走到姜秋姝的身边,“这是二嫂的娘家,二嫂定是忙的,五弟妹少出门,不若跟在我身边,我好带你见见人。”
姜秋姝诧异的瞥了她眼,点了点头。
门口便有正明侯夫人等着了,她见了国公府的人与旁边的夫人行礼告辞,带着身边约莫十七八岁的郎君,立刻迎上前来,“今日真是蓬荜生辉,太夫人也来了。”
“我家孙女一直仰慕正明侯府,嚷着要来瞧瞧,”太夫人拉着裴秋月,“这是你二叔母的大嫂,便唤声姨母吧!”
裴秋月今日倒是比起在家中老实的多,行动间也端起世家女子的风范,“姨母。”
正明侯夫人笑着拉起裴秋月,连连夸赞,又介绍着身边的人,“这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