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挺急。
高三八班的老师几乎都在一个办公室里,七嘴八舌讨论这次摸底情况,语文老师皱着眉头对潘老师道:“你看是你找还是我找唐嘉霖谈谈,作文居然都没写满800字。”
潘老师叹气:“我找吧,数学更糟糕,后面大题全空着,只写了一个解。”
英语老师扶了扶镜框,心情与一众同事格格不入:“英语倒是不错,97,全班最高,难得的听力全对,就完型填空扣了1分,作文扣了2分。” 她是从高二升上来的,并不了解唐嘉霖,遂问潘老师,“英语是她最擅长的科目吧?”
潘老师诧异:“英语是她的弱势,她之前最好的是语文和政治。”
英语老师笑:“看来其他科目的灵气都跑到我这来了。”
潘老师无奈:“这样下去可不行,得赶紧把状态调整过来,总不能再复读一年。”见课代表周青松进来拿试卷,她便道,“你让唐嘉霖过来一趟,我有事找她。”
周青松在走廊上听到了几句,犹豫了下,低声道:“她奶奶这个月初没了,状态多少有点受影响。”
潘老师愣了下,回过神来对其他不明所以的老师解释:“她妈妈很早去世了,爸爸是知青,离婚回城了,家里只有她奶奶一个亲人。这次高考就是因为她奶奶生病影响了临考状态,不然是能冲重本的。”
英语老师露出怜悯之色:“唯一的亲人没了,又赶上落榜,肯定会受影响,给她点时间缓缓。”又关心,“那她现在是一个人过日子还是跟亲戚,生活上有没有困难?”
潘老师忽然看向周青松:“你和唐嘉霖好像是一个村子的吧?”重点培养的名校苗子,她特意了解过这个学生的情况
周青松点了点头。
潘老师便问:“那她现在怎么生活,有没有困难?”
周青松回:“她奶奶走之前给她定了一门亲事,一个村的,那家人对她不错。”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一个小姑娘独自生活,不容易。”英语老师就是农村考出来,知道无依无靠的姑娘生活有多难,尤其这个姑娘还长得很好看,那就是一块唐僧肉,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咬一口。
潘老师:“男方做什么的?”
周青松:“是军人。”
潘老师:“军官吗?”
周青松:“不是,不过听说立了功,可能会提干。”
潘老师:“那男方家里做什么的?”
周青松:“卖卤味,最近好像要到县城开店。”
潘老师露出欣慰之色:“这条件倒是不错,生活上应该没有困难,那就好。情况老师都了解了,不用让她过来了。你们是前后桌,学习上你多帮帮她,帮她尽快把学习状态调整过来。当然前提是不影响你自己的学习,老师们都对你寄予厚望。”
周青松应了一声,搬起试卷离开。
回到教室,他把数学试卷发下去,言明是今天的作业,明天数学课上要讲。
回座位的路上,周青松不由看了看唐嘉霖,她正愁眉不展地盯着刚发下来的数学卷,表情隐隐有点咬牙切齿。
唐嘉霖最不擅长的科目就是数学,本以为自己再也不用为它烦恼为它忧,结果又落入它的魔爪。
确认了,它好爱我!
若有所觉的唐嘉霖抬头,撞上周青松的视线,疑惑地眨了眨眼。
周青松脑海中划过她的数学成绩,斟酌着用词开口:“数学上有不懂的题目可以问我,其他科目也行。”
唐嘉霖微微一愣,旋即笑逐颜开:“好的啊,谢谢。”
*
8:30,第二节晚自习下课。
通校生回家,住校生还得再上一节课。
和高中生一比,996都是小意思,因为高中生596。
早上五点的太阳,像咸蛋黄一样。
唐嘉霖在早点摊上要了一个咸鸭蛋,一碗咸豆腐脑,一个梅干菜肉包。
陆闻河无精打采地要了一碗拌面一碗淡豆浆两根油条。
唐嘉霖有一点点愧疚:“早上我一个人去上学没问题。”
晚上一个人回家真不敢,现在不兴夜生活,天一黑,街上就没什么人了,更没有灯火通明的店铺,连路灯都稀稀拉拉昏昏暗暗。
早上倒不怂,夏天天亮得早,街上有零星的人。
陆闻河揉了下眼睛,浑不在意:“没事儿,早睡早起还身体好。再说了,就这几天而已,等小六开学了,让他跟你早点去学校看书,爸妈做梦都盼着能养出个大学生。可就小六那成绩,不从高一开始努力,大专的门槛都够不上。”
不说他收了老三的钱,就是没收,老三让他接送一下,也没有不答应的。不过他觉得老三变了,变得娘们唧唧,就七八分钟的路,能出什么事,至于这么小心吗?
到学校时才六点,早自习六点半开始,可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一半,不少人一边吃早饭一边背书。
前后左右都是嗡嗡嗡背诵声,唐嘉霖索性拿着书去了操场。
她一边绕着操场走一边念念有词背知识点,学习锻炼两不误。这么高强度的学习,必须有一个好身体。
六点二十五,前往教室,又是痛苦的一天。
晚上八点五十五分,唐嘉霖来到出租屋附近的小卖部等电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