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夫郎不语 岛里天下

第95章

小说:

夫郎不语

作者:

岛里天下

分类:

衍生同人

这日一早,康和跟范景且还正在吃早食,便有个外村的老汉前来家里头,说要赁牲口使。

一问说是田头村来的,离他们荷坪子三个村远了,这时辰就到了家里来,怕是天不亮就出了门。

康和喊长工连四哥给人端了一碗茶汤,问老汉吃了饭没,没用将就着来对付一口,人连说吃过了才出的门。

吃了茶水,便急着想去看牲口。

牟大郎这几日里头都住在他老丈人朱大夫家,原是他夫郎有了身子。

康和便与他说这头的事情料理好了,就多回去照看夫郎,哥儿姐儿的怀着身子时最该好生照料。

这时辰还早,牟大郎家去住了就不过来吃早食,故此还没来。

康和便放下了饭碗亲自引着老汉去看,陈三芳说他:“教连四哥去便是了,他总与牟大郎打下手,弄得来这些。”

康和抹了嘴,道:“我都没如何管过这桩生意,全然是牟大郎在看着,今朝也干一回,又不费事。”

陈三芳便没说话了,范景给大福擦了擦嘴巴:“那我送大福去私塾那头。”

康和应了声,大福听见今朝是小爹送他过去,欢喜的下了凳儿,跑去屋里拿他的小书包了。

秋月里头农事干得如火如荼,收粮食,晒粮食,都在赶着好天气弄。

打范家开始往外头赁牲口,五六月上来赁的人家且还没两户,这朝**月,秋收最为繁忙,前来赁牲口的人家一日就要来上两三户。

自乡里的,旁村的,也都来。

这月份上,在外头请个劳力帮着收庄稼,一日就得六七十个钱不说,还得要供上两顿好饭。

有人家觉得不值,又怕是请着那般不下力气干活儿的,便选赁牲口来使。

也有那般家中田地多些,庄稼一时间上成熟的,要赶着收,请了人不足,还要使牲口,恰是去范家赁。

个把月间,靠着赁牲口出去,巧儿拿了账本来与康和看,竟见赚了得有五贯多钱。

这收入,比卖牲口还强些。

康和进了牲口棚,见着家里头的壮牲口正在吃草,他顺手又抓了几把干草喂。

连四哥同康和道,两头壮公驴子昨儿已教村里的人来定下,今朝晚些时辰就要来牵。

康和便同老汉道:“老爹,除却已教人交待定下了的牲口,你看中哪头就与我说,幸是今朝你来得早,要晚些就没得选了。”

那老汉瞧着棚子里的牲

口大开眼界,觉跟进了城里的牲口行似的。

他只瞧着这头好,那头也好,与康和言:“俺瞧着你家里的牲口都壮实,便是来得迟,牵上一头教人选剩下的都好使得很。”

康和道:“使我们家的牲口老爹安心,若是牵过去了牲口发倔不肯干活儿,你惜着些打,也我这处牵回来,我与你换上一头都成,不肖补钱。”

老爹连点头,他肯来范家赁牲口便是前些日子见着自村里头一户人家赁了驴子去拉粮使。

只不晓那驴子如何了,就是不肯动弹,人赶了几回都不动,心中恼骚,便与范家牵了回去。

听乡亲言,牵回范家的驴子教人检查了一番,说是起了病症才不肯干活儿的。人多好说话,径直又牵了一头新驴子给使,且还补全了耽搁的时间。

这要换城里赁的牲口,哪有这些待遇,若碰着不讲理的,还要起**,反赖着教人赔钱的都有。

老爹见范家这样厚道,就也说来赁去使。

康和听罢,心想牟大郎倒是会做生意。

老爹牵了头母驴子走,康和喊住连四哥说道:“我见这阵子来家里头赁牲口的人户多,你与牟大兄弟说一声,教他将牲口轮换着赁出去。”

“人花钱来赁牲口,且只用那些时辰,都是铆足了劲儿的使,牲口这般干一日两日也便罢了,长时间的干吃不消。”

届时再有人来赁,牲口疲赖不好使不说,若是牲口累出病来了,他们也得不偿失。

连四哥应了下来。

康和又交待与这些赁出去使了的牲口吃些好的,范景送了小崽子去了范鑫那处回来,两口子才一同驾着车子往城里去。

他俩到县里时已有些迟了,贺小秋来的早,把卤味铺子支开,又与他们开了门。

康和早有些想赁个伙计在铺子上,但陈三芳觉着家里人手够使,这事也便耽搁着没干。

三人快着手脚铺开了摊子,范景先盯着铺儿,康和先去把人定下的香料给送了。

快午间,两口子收拾了些东西去了骆家,珍儿前两日过来喊他们今朝上家里头去吃饭。

也是有些日子没有见着珍儿跟侄儿了,两人都有些想,便应了今儿过去。

去年初珍儿生了个小哥儿,软糯糯的可爱得紧,康和每回过去都要抱好一阵儿。

骆家一家子也爱得紧,兄嫂只生了一个儿一个姑娘,这还是骆家头个哥儿,如何有不稀奇的。

“又拿这样多东西来不过喊大哥哥跟哥夫过来吃顿便饭下回倒教我不好意张口喊哥哥来了。”

珍儿见着两人来又提了两对鹌鹑一篮儿鹌鹑蛋和八斤猪肉忍不得说了两人几句。

康和道:“自家里的东西又不是在外头买的。你大哥哥听得荣哥儿断了奶说这鹌鹑炖汤滋补好给孩子好好养养身子。”

珍儿心头一动:“大哥哥、哥夫总想得这样周道。”

午间康和、范景珍儿和骆川宜一同吃了饭。

这城里大些的人户与乡下小户人家不同人分了院儿住。

骆童生与云表姐住一个院儿骆川宜的长兄和媳妇带着孩子又住的是一个院儿他们夫妇俩单又是个院儿。

虽说骆家算不得大分下来的院儿还不如以前范家的老屋宽敞只这般到底方便不少。

一处宅屋下住着可各人的亲戚朋友各能单招待不肖来个人一家子一处吃用家里觉麻烦不说客也不好意常来打扰。

正是因着分院住康和跟范景才常有来走动每回都与小两口送些菜肉供他们的小厨房吃。

遇着有好东西或过节上也与骆童生和骆大兄弟两院子送些礼。

珍儿烧了一道糖醋里脊肉专与范景做的又与康和烧了一道红焖猪蹄子以前在家里时见康和倒爱。

吃罢了饭骆川宜从屋里搜出来了一摞书本拿与康和跟范景。

“前些日子听得珍儿说大福已是上大鑫哥那处开蒙了

“哪有嫌的倒是求之不得。”

康和赶忙接下来同骆川宜道:“前些日子我还与你大哥哥说想来同你讨些书本与大福。”

几人说笑着送康和范景出去不想出院儿恰是碰见了外头回来的骆童生。

那骆童生唤住康和范景也问了一番大福读书的事。

康和也客气与他言:“这孩子许是才开蒙读书还觉新鲜倒用功。一日里学二三十个字认得还算齐全说是要开学写字了。”

骆童生听罢道:“他小小年纪一日竟肯学下二三十个字?倒却是用功。”

说着他道:“你俩不忙走我屋里头有两支好笔最是合小童初学字用。且去取了来教仲阳使。”

康和没拒骆童生拿了笔又送了墨与康和范景一番叮嘱

言说小童初学写字基础需得打牢开头要开好他日练得一手好字下场也是能得高看三分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往后不曾在科考场上走下去出门寻差事做字写得漂亮那也好寻事。

“你姑且不晓得县府里头的李典史人当初便是因写得一手好字得了县公的青睐本是在县府里做杂事的一朝得了提拔做了典史。”

“人一做就是好些年换了两三任县公了见了他的字

康和直言受教回去定督促着大福好生写字。

回去的路上康和与范景言这骆童生还真是尤爱读书人先时他们俩上骆家去就是碰上也少有言谈不过客气打个照面。

今朝得听大福在读书登时便热络了但不管怎么说人也好心一片还送些纸笔。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书本都不是易得之物人肯相送已是难得了。

两人方才至巷子上就见着卤味铺上有道熟悉的身影正是忙进忙出的在帮着搬弄东西。

康和跟范景对视了一眼信步回铺子去。

“哟这厢好是勤劳莫不是教人赁去做工了?”

康和似笑非笑的同不知甚么时候下了山来的张石力说道。

贺小秋听得康和的话耳根子微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