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夫郎不语 岛里天下

第42章

小说:

夫郎不语

作者:

岛里天下

分类:

衍生同人

康和跟范景到家时,整好碰着巧儿打外头回来。

康和问小丫头打哪儿去顽了,巧儿一手拉着康和,一手拉着范景进了院子。

“范鑫哥哥打城里回来了咧,前些日子童试放榜,大伯和大伯娘清早上就收拾了去城里看榜,爷奶都巴不得换了衣裳跟着去看,哪晓得范鑫哥哥头一门就没考过。”

童试得考三回,先由县里的县公主持考县试,过了往府城考府试,两回考试皆过,便可为童生。

往上再考过院试,则可得秀才功名。

这几日康和跟范景上了山,自家里头又没有读书的,对科考的事情也便没上心,先前倒是听陈氏说过两句,但没如何记在心头,这厢还不晓得已经放榜了。

康和道:“科考不易,这也是寻常。若要是那样容易中,村上不晓得有多少童生秀才了。”

巧儿道:“是这个理咧。可湘秀姐姐也家来了,家里头吵了起来。”

康和疑惑问巧儿吵什麽,巧儿绘声绘色的同康和说大房那头的事儿。

范鑫呢,打七岁的时候开蒙,十岁的时候便开始下场考试,这转眼已经二十三了,读了十余年的书,也考了十余年的试。

这些年无非是过了县试和没过县试,来来**的在两考中打转儿,就是过不得府试,连个童生都没谋上。

其实也多有那般三四十了才考中童生的学子,科考路上老少俱全,也并不是稀奇事。

只范家大房虽比二房好些,可到底也还是个不上不下的农户人家,寻着这般人户,能送家里的小郎读两三年的书,开蒙识字再要会点算数,那已是了不得了。

大房起初也是这般打算的,只后头又给改了主意。

“有一年呐,那会儿俺才嫁过来没多久,就跟你们大伯娘去庙里烧香,庙子上遇得了个老神仙,正巧是有个香客同他送鸡子,对老神仙那是千恩万谢的。”

陈三芳听得孩子们说的起劲儿,放下怀里的洗衣盆,也来蛐蛐:

“你大伯娘爱凑热闹,就上前去问香客,是甚么事这样谢。

那香客说科考他儿下了场,来求老神仙为儿算了一卦。老神仙开卦言险,不过说不得有转机。谁想放榜她儿刚巧在傍上最后一名,可不是险而有喜。你大伯娘听了,觉着准得厉害,也便去算。”

康和听得这些迷信玄学,觉着有些意思,便问:“老神仙说范鑫大哥能中?”

陈三

芳道:“老神仙没直言范鑫能中,掐指道范氏有福,文曲星君已定,但需得时日,耐住磋磨。”

康和发笑:“大伯娘信了?”

“咋不信,家里头就范鑫一个读书的,文曲星不是他还能是谁。这些年范鑫考了多少回了都不见得中,你大伯娘更是深信不疑了咧。心头是打定了范鑫能考出个大名堂来,都这年纪了也不给人说门亲事,就怕给说早了,将来中了失了更好的。”

陈三芳道:“你说这人是不是糊涂,只也苦了湘绣。”

巧儿也道:“是咧,这回范鑫大哥哥没中,大伯娘想他继续把书读下去,接着考。

可家里的一个大男丁,不能给家里做活儿分担,反倒是流水一样要用钱,大伯和大伯娘的钱都拿给他用了,爷奶也拿私房钱贴补。

最苦的还是湘绣姐姐,多小就赁去了大户里头做事儿,那赁身的钱,全教大伯娘把了去,说是给她存着以后嫁人的时候用,实际都拿给大哥哥读书了。”

“这要是再读下去,又还得湘绣姐姐贴补,她这些年都没攒下傍身的钱,眼看大了要相看人家,只怕家里也没给预备下嫁妆。”

巧儿跟湘绣好,替她鸣不平。

“范鑫大哥哥倒是也还有些良心,他觉着自个儿不是读书的料子,已是不想读了,不想再拖累着家里头。这番跟湘绣姐姐一块儿回来,便与大伯大伯娘说了心头的打算,可大伯娘不许咧。”

巧儿瘪着小嘴儿道:“她还念着老神仙的话,劝大堂哥好生读书,磨过去这坎儿便有大福。爷奶多疼大堂哥啊,也帮着大伯娘说话,听大堂哥不读书了饭也不吃。”

“这些话湘绣姐姐耳朵都听起茧了,驳了大伯娘几句,教大伯娘好一顿骂。人都教她骂哭了关在屋子里绝计步出门来了。”

陈三芳本还是说着笑的,听巧儿说了这些,哎哟了一声:“这回闹得这样凶呐?”

巧儿点头,便是瞅着闹得厉害,她才从那头家来的。

过了晌午,陈三芳便想着还是过去看看,虽是他们和大房有些小摩擦,可谁家没有些各自的小心眼儿的,对外来说,到底是一家子,起了事,也还是一家子得相互帮衬着。

先前家里办酒买地,大房那头也是都出了力的。

康和也认这些,便也要一块儿去。

本是想着范景不会凑这些热闹,也都没唤他,不想要出门时,他自就跟着了。

几人便一道过去大房那头气氛很是沉确是大吵了一架的模样。

陈氏同康和使了个眼色先是假装不晓得咋了一般他们先去看范爷范奶。

“哎哟哟哎哟哟孩儿大了不听长辈的话咧……”

范爷坐在炕边上闷声不语范奶则躺在炕头捶着胸口

“这养来有啥用哟光想气**呐~”

康和喊了两个老辈将带回来的蜂蜜拿了一小罐过来。

范奶听得有蜂蜜从炕头上慢慢坐了起来:“蜂蜜?山里的野蜂蜜呀?”

捧过罐闻了闻果真甜香是蜜面上便又起了些慈笑:“你跟大景在山里头都不容易还这样挂记着爷和奶真是懂事的孩儿。”

她怀里抱着蜜罐子眯着的眼儿抬高了些看着一头的陈氏道:“三芳你也过来啦?自寻个凳儿跟大景坐嘛。”

陈三芳嗳了一声去拿了凳子。

以前陈氏哪得这待遇自打晓得她开始卖蒻头挣钱前阵儿家里又买了地范爷范奶见了她可见的是亲热了不少。

范奶道:“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快去劝劝大鑫他这回没考好心头伤心说气话不肯读书了咧。湘绣丫头也不懂事跟着大鑫闹把你大哥大嫂气了个厉害。”

张金桂闻着声儿便进来了她一双眼红着看到陈三芳便道:“弟妹别人不晓得你还不晓得嘛。你是亲眼儿瞧着那老神仙说的说俺们家可是文曲星君定了的人户!大鑫要是不读书了不就白断了咱家的前程了嘛。”

“是。大嫂说得不差。”

陈三芳道:“大鑫是咋得了嘛先前不是还好好的这也不是头回没中咋这回伤心的这样厉害?”

“定是湘绣那丫头给闹的她大了心头着急人家怕家里没钱给她做嫁妆。

这糊涂孩子亏得在大户人家里做事眼界儿不晓得怎这样短浅要是她哥哥中了榜她想寻个好人家那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陈三芳心里门儿清大房这一屋子人爱湘绣可更爱范鑫重男丁轻女儿湘绣贴补了家里这些年心里头如何能没有恼骚的。

只她哪里好说这些大伙儿心里头都有数的东西摆在明面来便不好看了。

“孩子大了总有些自己的主意大嫂也别生气。”

“不是俺非要他一条路走到黑他

读了这些年的书不考个功名出来时下不读了能干啥嘛。”

张金桂咋有不气的说罢瞅向一头一直没插话的康和她晓得这是个能说的道:“三郎俺们说话大鑫听不进去你跟大景和他年纪相差不多你去替俺们劝劝他。”

康和没有拒绝的道理便跟范景去屋里寻范鑫。

屋里的人听得声音是康和前来开了门。

“咋还把你们给劳动了。”

范鑫瞧见康和有些意外转又瞅着了范景缩了缩脖子把两人喊进了屋里。

他给两人端了凳儿问康和甚么时候下山的。

康和答他两人闲说了几句。

“你们成亲的时候我本是说来吃酒的那阵儿轻易不准告假也没得回来热闹一场。”

范鑫从柜子里取出一只匣来他动作慢吞吞的还是他一贯的模样拿来了匣子给康和两人:“与你俩准备的婚礼还没找着机会给你俩。”

匣子里头放得是一套吃水的茶盏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图样比家里头的粗陶碗碟儿要精致漂亮。

“如何好教堂兄破费大伯和伯娘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好些东西了。”

范鑫却道:“那是他们的意思这是我的心意。我读书的时候与人抄书也挣得几个钱景哥儿成亲我高兴你们便收着罢。”

康和见此也只得收下。

罢了

提起这事范鑫面上有些烦恼他摆了摆头:“我早是不想念了家里劝了一回又一回如今再是如何闹我也不去读了。”

“这是作何?”

范鑫道:“我就不是那块儿料家里又不富裕将我这闲人养着白白增添负担。”

康和问范鑫:“那大哥此番要是不读书了可有甚么打算?”

“种地也好算账也罢干什嚒都好总之是不读了。”

康和听了大房这头的事他心中其实是赞成范鑫的想法的。

年岁二十出头的壮年上全身心的都在读书若读出了点名堂姑且还好。

问题便在这么多年了也不见成效说的难听了便是一事无成还不如个庄稼汉。种庄稼好歹是下力气靠自个儿活。

康和便同范鑫道:“大哥未曾做好打算只怕难说服大伯和大伯母。”

“我也晓得我说不动他们他们只一顾的依自己的理。早预料

了这般,且等着,他们自会答应的。

康和有些疑惑范鑫如何能这般自信可以教家里顺了他的意,没多会儿功夫,他就晓得了为何。

外头传来说话的声音,范鑫倏的站了起来。

康和也听得了一道耳生的声音,好似是什嚒人来了。

三人打屋里出去,便见着一个续着胡须,面貌威严的老先生来了家里。

人穿着身藏蓝长衫,不说收拾得富贵,但可见的体面。

康和本是认不得此人,但见着跟在老先生旁侧的一张熟脸,正是上午他们在山脚下撞见的徐扬,他一下便猜出了这人是谁。

估摸便是那位开私塾的徐老秀才,徐扬的爷,也便是范鑫的老师。

“徐老如何过来了!快,快,进屋里坐!

不说张氏和范守山热络,就连粘在了炕上的范爷范奶都下了炕,收拾着出了屋来迎人。

家里一阵骚动,随后将徐老秀才迎到了主位上坐,又伺候了家里收着的好茶。

“也是好久没回乡来了,老范头,你身子可还好啊?

徐老秀才和范爷是一辈人,他倒是不端架子,很和气的与范爷范奶谈话,互相问候了身子,素日里又作何消遣这些话。

屋子里的长辈说话,康和这等孙辈都只立在屋里垂首听着。

关在屋里的湘绣为表尊敬,也都出了屋来见人,虽她一双眼还红着。

老辈说罢了客气话,徐老秀才抬眼望向了在屋里站着的范鑫跟徐扬:“日子过得快,转眼这俩小子都这样大了。我还记着那会儿守山领着大鑫到私塾来时,才多大点儿的娃娃啊,还只齐守山的腰高,如今长得都快赶过守山了。

范守山闻言,连道:“是,这孩子幼时顽皮,亏得徐老悉心教导,这才性子乖顺了不少。这些年要没您,哪有他今日。

徐老秀才却叹了口气:“我心头愧着,守山和老范头信我,将孩子送了来让我教导,只这些年去了,也没教他得过一星功名。

“这哪里怨得范老!徐老学识渊博,见识深远,是这孩子脑子钝,领悟不得,您待他只再费心不过!

徐老秀才摆摆手,道:

“县式放榜,这孩子来与我说不想再念了,我问他作何,他言想另谋营生闯闯。这事当是他自家来与你们谈妥,只他求来我这处,这些年他与大扬好,我也把他当自家儿孙教导着,故此为他来一趟。

“他

若另有志气我也为他高兴这天底下三百六十行并非只读书科考才是出路。

孩子心坚便是我家那不肖的大扬他不肯读书要自谋生计家里也只有准他的。男子终归还是要有自个儿的主意将来才立得起来。”

康和在一头听着这老先生的话他觉着倒是不失是个好夫子了竟能为着范鑫亲自来家一趟。

不过他觉着老先生说话也十分的委婉若范鑫当真是有读书的天分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