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帝书十三封 M不吃海苔

140.第140章

小说:

帝书十三封

作者:

M不吃海苔

分类:

穿越架空

从天京出来时,绕路济源城、滁州城,花了一年多光景才抵达北境。没想到,回程的路途既顺又利,三百铁骑拖着三驾马车,只用了一个月就抵达了天京郊外。

自从得知了景王被下狱的消息,众人不敢耽搁,马不停蹄赶回天京。为着轻装简行,南阳军主力没有跟随,暂时停留幽都关,待与前去接防军队交接过后再调回京。

霍斟、裴岫、严晨等是为回京述职,祁涟是为历练结束回宫,晏醴是为回京谢恩,而李秀梅和田疏则是送洪将军尸骨还家。

当然,少不了穗华公主和魏其祥。这一路上最拖后腿的莫过他们二人和伺候的一群小丫鬟。

祁澄珵就不用说了,幸好她只肯缠着裴岫,有了裴岫这个挡箭牌,众人也轻松了不少。奈何魏其祥却也是个麻烦的。虽说他是个伺候人的阉人,但他伺候的人是谁啊?那可是九层台上的真龙天子!这堆前程不明的人儿里,一个皇子、一个侯爷、一个县君,还有立了大功的武将,对他们来说,魏其祥当然称不上主子,却不可不谓活祖宗,也得仔细供着就是了。

当然,魏其祥这个人精也不是浪得虚名,能坐到他这位置上的,古往今来,绝没有一个蠢的。他虽然暂时摸不清九层台的意思,不知道这群人回了天京后到底是当朝新贵还是众矢之的,但也知道一时得罪不得。是以这些天来,他对祁涟都有了正眼色,时而拱手问声安,做足了礼数。问安归问安,腰板却是直挺挺昂着,不加掩饰的轻蔑。

到了天京郊外,随行的三百骑兵就要留步,奉诏再行入京畿大营。霍斟下令原地驻扎,自己一行人携五十兵卒护送公主入宫。

入了秋,郊外的草梗地夹着黄秃秃的枯草烂叶。风一吹动,便送来泥土深翻的潮湿味。

祁涟把玩着一根可食的甜草梗,侧过脸,望向坐在大石上的晏醴:“你看,真的回来了。”

晏醴若有所思:“是啊,我们真的回来了。堂堂正正地回来了。”

“一局棋,才下到中盘……”祁涟把玩着甜草梗,指尖一捏,甜草从中间断折,他边吸吮着草梗中清甜的汁液,边道,“那些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的人,都要等着瞧。”

晏醴凝望向祁涟,有些许惊诧,觉得他与从前不太一样了。

忽听到身后熟悉的脚步声,晏醴重又挤出个笑,面对来人。

霍斟走来,递过水壶,晏醴巧笑着接过,痛快啜饮,甘甜清冽的泉水如光滑细腻的手掌,润抚了她的焦躁和不安。

“蒲见来得巧,我正和阿醴说起那正阳门。”祁涟站起身,拂拂衣摆,指着不远处天京城北门正阳门的方向,顿了顿道,“三年前,我背着个破布袋子,零零单单从那正阳门出城时,哪能想到有今天!”

是啊,都三年了,离晏氏倒台已经过去三年了。晏醴神思一滞,这三年里,朝臣更迭,风云变幻,还有谁记得曾经权倾朝野的晏氏?还有谁记得晏思源有个女儿?

如今,她就要以晏思源女儿的身份回京了。天京城中的人都等着看她的好戏呢。

霍斟察觉到晏醴愣神,握住她的手,担忧地望着她。

晏醴感受到他关切的目光,轻笑回应,问霍斟:“赤丹回来了吗?”

赤丹早就先他们一步进了天京城查探,按理说,现在也该回来了。

人果然经不起念叨,话音刚落,一抹赤色残影就从面前飞闪而过。

“在这呢!走过了。”晏醴摇着手臂招呼迅疾得刹不住步子的赤丹。

赤丹调转回头,叉起腰喘着粗气,显然是飞驰回来报信,三人心叫不好。

赤丹道:“出大事了!景王的死刑提前,现在在去午门的路上。”

祁涟蹙了蹙眉,道:“景王一死,朝中就襄王独大,于我们很不利。”

“这些都是其次。为何九层台一定要置景王于死地才是关键,若搞不清楚,我们就要步他的后尘。”霍斟看向祁涟,“你要小心。”

晏醴心中隐隐担忧:“你们不奇怪吗?为何早不处斩,晚不处斩,偏偏要等到我们回京这日。”

“杀鸡儆猴!”

晏醴不可置信:“杀的这个人可是他的亲儿子!”

“亲儿子?”祁涟冷笑,“孩子没有威胁时才是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势力大了,就成了最值得忌惮的贼子。”

晏醴看着祁涟,眼中划过心疼。皇宫里是没有父子的,其他人都没有的东西,祁涟更不会有。

霍斟道:“眼下京中乱作一团,恐怕不是进城的好时机。”

“不,我们必须现在进城!”晏醴站定,望向不远处的天京城,决断道,“既然九层台想让我们看这场热闹,我们就卖他个面子罢。

形势紧急,顾不上多言,扔下了所有的辎重行囊,轻装简行,队伍即刻出发。

骑行至正阳门前,霍斟问她:“害怕吗?”

“怕。”晏醴仰头望着这高不可攀的正阳门,许多年前,她从破庙里逃出来,衣衫褴褛地进入正阳门,那时她太小,望着这城门只觉得庞大而恐惧,如今,再次仰望正阳门,她依旧恐惧,却不是为自己,晏醴转头望向霍斟,“但是有你在身边,就不那么怕了。”

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一旦选择就不能回头。谁都不知道前路是生是死。他们都是赌徒,为了欲望,孤注一掷。

三人刚一进城。辰宫里,小太监附上蔚光帝的耳朵。

“皇城司探子报,他们进城了。”

蔚光帝鼻头一动,眼睛微眯起一线:“很好,这场戏也算为他们唱的。要好好瞧,仔细瞧,瞧清楚了……”

午门,四个钦差押着一囚犯走到斩刀前,围观百姓成林,争相踮着脚推攘,都来瞧这国朝皇子的断头路。人们总是对高岭之花落尘泥的事格外感兴趣,就好像想到曾经遥不可及令人艳羡的人落得跟平凡的自己一样甚至更加凄惨,便觉得大快人心,于是乎对同伴讥讽着“你看,我早知道他是这种下场!”衬托得自己也高洁起来。

然而断头台前鸦雀无声,寂静地不似人间,以至囚犯有些拖沓的脚步声和钦差腰间大刀一步一响的叮当声都清晰可闻。

钦差押着囚犯转身,狠踹一脚他的膝窝,他便面朝着围观百姓跪了下来。

祁钰身形单薄,宽绰的囚服湿哒哒挂在肩上,脸上脏污,但发丝不乱,腰背挺拔,跪下来时亦昂着头。他闭上眼,似乎不想再看这肮脏的世间一眼。

他被强摁着趴在了断头台上,紧抿着唇,抑制不住地颤抖,身体上的恐惧都不足以为惧,更可怕的,是不甘,巨大到要从咽喉里喷薄而出却无可奈何的不甘。

怎么会这样?即使从被召回天京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这是一座吃人的魔窟。真到了死亡来临时,不甘还是汹涌作祟。想着青羊,还没向她为自己的欺瞒而道歉,还没给她赎回被霸占的海边老屋;想着小九,还没看着他长大成人,还没教他保护母亲也能自保的本事;想着领回府的两个小侍婢,还没放她们自由,还有宫里那些沦为玩物的女孩子……她们,她们要怎么办?

祁钰闭上眼,末了,只剩一声长叹。

“吉时已到——”

随着监刑官的呼喝,祁钰感觉脖颈上方一阵冷飕飕,大刀生风,下一秒就要插入他的血肉。

然而,预想的疼痛并没有到来。

只听远处一声“齐钰!”,持刀大汉的刀被海镖打中,偏移了一寸掉落在地。

海镖是渔户们用来叉鱼用的远程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