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逢华 许归华

48. 第 48 章

小说:

逢华

作者:

许归华

分类:

现代言情

“华京是什么样的地方?”

“金玉饰天地,草木亦能生辉。”

谢逢华若有所思:“既然华京遍地生金,那你为什么会来阳城?”

陈言意望着锅中沸腾的米汤,久久无言。

他们这些当官的,来这鸟不拉屎的阳城,多半是仕途不顺。

贬官就罢了,甚至不惜带着大病未愈的夫人一同流离……

莫非在华京得罪了什么人,因而远走他乡避难?

谢逢华打量着他破旧的衣衫,一时犹豫。

寻常贬谪尚有起复之日,可若在朝中得罪了某位大人,此时强留下他,只怕是引火上身,得不偿失罢了。

可阳城偏远,能有个外乡人来已是不易,偏偏陈言意还是从华京下来的,谢逢华又能轻易舍得救命的机会。

“大人之后要去哪里?”

“黎关,戍边。”

“你个文臣戍哪门子边?”谢逢华不解。

陈言意答非所问:“国不从武,自然是文臣赴命。”

谢逢华听出他言里言外的回避,倒也不追问,看着陈言意打了粥,放温,随后端到陈夫人身旁,一勺一勺喂给她。

“夫人,跟着我,让你受苦了。”

“能活着就很好了。”姜氏强撑起一抹笑,抬手拾去陈言意眼角的泪水,“多大人了,还这么哭哭啼啼,像什么话。”

“夫人说的是。”陈言意胡乱抹了把脸,耳根染上一抹红晕。

二人你侬我侬,黏糊了好一会儿,眼见着二人要贴在一起,谢逢华赶忙出声打断:“现在不可以啊!”

夫妻二人同时一愣,旋即双双红了脸。

陈言意尴尬地将手从被褥下取出,在谢逢华责备的目光中,不好意思地干咳一声:“谢娘子还没走啊……”

谢逢华望了眼窗外,几声哀嚎自院门外传入,隐隐约约,听得并不真实。

“走不了了。”

谢逢华道。

“又是那些难民?”陈言意起身,将门窗关好。

因为陈夫人不便行动,于是这些天陈家夫妇暂居杜夫人家。

但总住在这里也不是办法,陈言意便想着从附近寻借一处房屋,以待日后居住。

“空屋子多的是,但那些住不得人。”

听到陈言意的请求后,谢逢华漫不经心地说,“那些屋子里不是病死的就是饿死的,死了没人收尸,便都堆在一处,任由其分尸腐败。”

经谢逢华之口,陈言意这才知晓了阳城旱灾一事,提及太守弃城,陈言意更是沉默。

“阳城旱灾一事,朝廷并不知晓。”陈言意道,“据我所知,华京根本没有什么使者上京求粮,倒是边关战事不停,朝廷征召兵马……”

后面的话,陈言意没有说出口。

谢逢华的脸色已然苍白如纸,唇抖着,一张一翕吐出几字。

陈言意尚未琢磨出深意,却见谢逢华忽然朝外跑去。

一双双朝她扑来的枯爪,一声声断断续续的呼唤,谢逢华已顾不得什么生死,尽数抛之脑后。

“娘!爹到底去哪里了?”一进门,谢逢华便愤怒质问谢母。

谢母愣了愣,看到谢逢华愤然至极的模样,心下明了,便将剪刀放回竹筐中。

“朝廷要打仗,你爹便随着征兵的去了。”

谢逢华一口气险些没上来,“所以你们都瞒着我?”

“你爹说,在战场上立了功,得个官爵,也够我们——”

“人都死了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谢逢华双眼发涩,这些天积攒在心中的怨气在此刻化作泪水,一股脑地发泄出来。

“一场大旱饿死了半城人,朝廷打仗,还要抓走另一半活人……天降旱祸,将士病饿,朝廷利己,文臣守城……”

谢逢华望向无助的谢母,胸口发紧,几乎喘不上气来。

“娘,我们逃不出去了。”

谢逢华照常去杜若夫人家中寻药。

“我这里剩的药材也不多了,这是最后的一包药方了。”杜若将药包塞进她手里,“找个时间,带着你娘离开罢。”

“我娘不走。”谢逢华顿了顿,扯出一抹强笑,“外面流民凶悍,我们孤女寡母的,能走到哪里去。”

“能走。”杜若道,“我已寻人打听过,再过几日,有一贵人入山游玩,前不久自西北回京,算算日子,也快到阳城了。”

谢逢华却有些犹豫:“无缘无故,他怎么可能会带我们走?”

“既不带人走,那他便留下来罢。”杜若冷冷道,“横竖都是一个死,倒不如将那些锦衣玉食的狗官们都拉下来陪葬!”

鱼死而网破,百姓的怨恨随着朝廷的漠视而水涨船高。

离舟覆仅一步之遥。

杜若半生行医积善,在阳城也算小有威望,一呼百应,很快就组织了一批人,守在回京的必由之路附近。

谢逢华将一切尽收眼底。虽本能觉得不妥,可看着床榻上奄奄一息的母亲,犹豫片刻,还是将那点同情咽回腹中。

罢了,要怪只能怪那人命不好。

“谢娘子!”

房门蓦然被敲响。

门外,陈言意气喘吁吁,神色焦灼。

谢逢华有所预感,下意识要关门。

她的心虚写在面上,陈言意这时哪还有什么不懂,赶忙将自己塞进门缝中,以阻拦她下一步的动作。

谢逢华怕伤了他,只得松了手,“您别问了,我不会说的。”

陈言意了然:“所以你早就知道他们要去劫车?”

谢逢华张了张口:“他们只是想求条生路,人都快饿死了,您还强求他们讲究仁义礼智信吗?”

陈言意又急又气:“你可知那马车里是什么人?”

谢逢华亦有些窝火,顾不得什么礼教,斥道:“天子圣驾又如何?他们吃穿用度,哪个不是民脂民膏,不过就是绑个贵人要些救命粮,动得了他们几根毛?就算要他们偿命又如何,那都是他们欠阳城百姓的!”

陈言意哪里见过她动怒的模样,一时竟也怀疑起自己的居心。

谢逢华与他吵过,火气消了大半,随之而来的,是无端的惶恐和潮湿的委屈。

“阳城庙小人心窄,容不下您这尊大佛,陈大人还是尽早离开罢。”

说罢,谢逢华按了按酸涩的眼角,转身欲走。

“我不会走的。”

声音自身后传来,信誓旦旦:“今日若能拦住他们,我陈言意以这条命起誓,阳城不过此难关,我誓不归京。”

谢逢华顿足侧目:“我凭什么为了你一句空名得罪半城百姓?”

“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来阳城吗?”陈言意坦然道,“因为当朝宰相周惕守正下令追杀我——”

“我的人头,价值万金。”

那时谢逢华想,杀了陈言意,用他的脑袋换万两黄金也不失为一种妙计。

可转念一想,那只是万两金,又不是万两米,救不了阳城百姓。

彼时陈言意磨破了嘴皮,才堪堪说服了谢逢华。

谢逢华带着陈言意,抄了条近路,拦下了那辆马车。

山路崎岖,地势陡峻,来往的车辆并不算多,陈言意从华京城中来,最是知晓各品阶官员的马车形制。

正如杜若所说,这贵人所携侍从不多,仅有一书童一马夫而已。

可杜若却不知,这位贵人,是个玩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