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晚波涛汹涌的夜。
"你别舔了。"伤华怏怏地抽走自己的手,把推至手肘下方的银镯重新落下去,伤疤重新被遮住。
“叮叮”两声清脆的响声在她话尾跟着,在这黑夜显得格外清澈。
李弃的嘴唇带着湿润的热气一路向上,最后停在伤华的颈窝,他有意无意若即若离地点着,在耳垂,在耳后,在耳尖。
“伤华,我为你而活,你要为我而活吗?”
这句话,榻是贴着她的脸说的,语气急促真挚,似哀求又似要求。
她答了句“好”,就被李弃的欲吞没了。
...
金陵城郊外,洗心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寺大殿内,一袭白衣的李钰虔诚地上了香许了愿,正着身进来又正着身出去,倒显得一同前来匆匆结束出去的宋侧妃有些不诚心了。
宋侧妃看着面如冠玉,身形如松的儿子越看越满意。
这西戎公主入京的时间也不远了,那自己岂不是也很快就要有儿媳了,想到这里,宋侧妃就止不住地高兴,她对着刚出来的李钰挤眉弄眼:“钰儿,这么虔诚啊,是不是求姻缘呢。”
李钰闻言无奈一笑:“母亲,这洗心寺又不是求姻缘的地方,况且”,况且他的姻缘从不是他求能求来的。
他今年二十三岁了,还没有遇见能激荡他灵魂的人。
他不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会有相敬如宾的婚姻。
这就是他的宿命。
看着李钰一点期待之意都没有的平静面庞,宋侧妃走过去搓搓他的手臂以示安慰,“儿子,你就知足吧。”
“……”李钰郁郁的心情戛然而止,
宋侧妃面上讪讪,转瞬又神色厉厉,“是啊,要不是赐婚你还能娶到媳妇儿?就你那要求颇多的,谁也瞧不上的,小七都当祖父了你还是光棍一条。”
“倒也——”
“你别说话,乖乖等着成亲吧。”宋侧妃摆手领着婢女先走一步。
李钰拘着手,看着扬长而去的母亲摇头微笑,心想:倒也不必如此残忍,小七当祖父他还是一个人?怎么可能!
他和正宝后脚跟上,一行人在寺前桃花夹道的小径上翩然而行。
行至小径的尽头,一小亭跃然眼前,正欲入亭休息,却被人抢了先。
“老师,您先请。”
“老师,您上坐。”
“老师,休息一会儿吧。”
诸多“老师”“老师”的话音不约而同一齐响起,宋侧妃和李钰驻足观望,另一行人也发现了他们。
两拨人在亭前遇见,不说话先行礼。
李钰抬头,温和招呼:“晚辈见过尚书大人。”
洗心寺相邻着寒蝉书院,这寒蝉书院与别家书院不同,这里挨着京城但又处于隐山秀林中,颇得京中文人墨客的喜爱,是他们附庸风雅闲暇踏春的一贯去处。
吴清山在学生的簇拥下,面对李钰的见礼微微点点头就算应了,对于宋侧妃则视而不见。
他见了微皱眉头但很快恢复,侧身让开身子扶着宋侧妃的手臂稍稍上前一步后,对她说道:“母亲,这位便是礼部尚书吴清山吴大人。”
母亲?吴清山转头盯着这对母子,老态龙钟的脸上出现一丝不悦,心道:不叫嫡母母亲反而叫一个侧妃母亲,肃王府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子无礼反礼之人。
见着吴清山铁牛一样的态度,宋侧妃也不恼,她脸上充盈着得体的笑,却完全没有寒暄的意思。
自己无视一个女人可以,却不能容忍她们冷落自己。
平常备受人们推崇的吴清山受了这样的冷落,隐隐的气急败坏夹杂着几分倨傲,鼻孔阖动出了一个粗气,这才微微躬身算是见了礼。
李钰正欲请宋侧妃亭上坐,跟前的吴清山忽然开口:“大公子,我们那边说话”,说着摊开一手带着他往一侧去。
他不明所以:“尚书大人,这是何故?”
吴清山一手摸着长须,一手背在身后,蹬着脚,让李钰产生了一种戏子登场的感觉。
“大公子,前些时日朝堂上军职变动的事情,不知您是否知晓?”
李钰微微一笑,心道原来是这事,“曾听父王说过一些。”
吴清山目光出现一丝清明:“那您可知陛下封了王妃为安都将军,统领王都守卫军的事情?”
李钰诚实回答:“听过的。”
吴清山摸须的手放在身前攥着挥动了几下:“极好极好,那你怎么看?”,他眯着眼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递向了李钰。
李钰还是淡淡地笑着:“家里又多了一个有实职的人。”
听了他的回答,吴清山很明显怔了一下,旋即怒气冲天,但是碍于身份限制,这份怒气他自己消化掉了,他苦口婆心地劝说:“这女子为官为将怎么可以?何不让给那些将门子弟,这样下去礼制败坏,立朝根基也就会受到威胁啊!”
吴清山说着说着,把自己说激动了,都开始捶胸顿足了。
李钰还是那副温润模样,说了四个字:“不破不立。”
吴清山摇头叹气,一脸失望地扫过李钰如玉的面庞:“都说大公子饱读圣贤书,却不知国之根基就在于这等级礼制中,周灭亡的教训忘了?”
李钰嘴角有一丝极浅的弧度:“天下之势,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下吴清山是真的有口无言了,李钰礼貌作揖离开,独剩吴清山一人在边上怒火中烧。
只觉着这个肃王府大公子实在邪门,他苦苦相劝说了那么多,都被轻松带过了。
宋侧妃刚刚在一边听到一些大概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了,她携李钰转身离去,离远一些,“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关他何事,好一个腐儒。”
走了一会儿,她突然停下来,对着李钰耳语了几句,他又返还到吴清山身边。
吴清山以为李钰是反悔了,有了一丝期待,结果却听他道:“吴尚书今日这些话说给谁听都可以,但是万万不要在小七面前说。”,说罢又规矩作揖离去。
小七?吴清山疑惑地朝着后面的学生看去,一学生立马上前解释:“世子弃排行第七。”
霁明帝前头夭折的儿子多,倒是忘了皇室的排行了。
听罢,吴清山面上出现了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