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摄政王的游刃有余,左高卓现在可没这个心思陪楚知默你来我往,
直接开门见山询问楚知默如何处置廖远之。
她现实眼神闪躲了一会儿,磨磨蹭蹭地将一道圣旨拿给了左高卓,
廖远之左迁同洲知府,查抄府宅,家产尽数上缴,无召不得入京。
大梁九州,数同洲最偏远落后,廖远之这事可大可小,若但是落霞殿这一桩,若丞相真心想压,最后可能也就不了了之,
奈何现在裴寂也回来了,他想压也得问我们摄政王愿不愿意。
其实这几日来来往往,丞相暗中按下了不少弹劾廖远之的折子,但仍旧于事无补。
为了卖丞相一个面子,楚知默给的处罚对于事件的大小来说并不重,
圣旨也过了裴寂也的眼,他倒是对这个处罚没什么异议。
“若丞相有异议,朕可以,唤摄政王回来。”
如她预料,左高卓也没有为廖远之辩驳,可听到‘摄政王’这三个字时不免眼皮子跳了一下,
沉这脸提起了昨晚花满楼闹事一案。
“陛下,廖家虽是罪臣,但也是我大梁子民,李瑾当众行凶,藐视王法,还望陛下严惩,还百姓律法清明,天家威仪!”
丞相都开口了,楚知默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当即就将李瑾下了诏狱,听候问斩。
本以为这场闹剧终于要结束了,提心吊胆了半天的大臣们都松了口气,可谁都没想到李瑾跑了。
“跑了?”
平南王府中,裴寂也坐在楼房檐下瞧着院子里动工的工人,玄屹将此事汇报于他,
得了消息的裴寂也难得蹙起了眉头,冷眼扫过玄屹,“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扑面而来的威压惊得下属膝盖一软,赶紧请罪,
“属下按主子的吩咐,早就传话给了兵部尚书,让他沉住气,此事仍有转换的余地。可谁都没想到他表面答应的好,转眼就出了这么个乱子···”
李瑾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但他老子不是,能爬到尚书这个位子,李常也算得上是个人物,
只是,人都有弱点,尤其只要沾了点血脉,就算是心有百孔的老狐狸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人若有心找死,谁也救不了。”
裴寂也手边沏好的茶泛着白气,最近这些乱子来的有条不紊,一环接着一环,是他多心了吗?
宫中御书房内,楚知默淡淡地喝着茶,赵齐推门进来后俯在她身边,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意,
“陛下,中书令在殿外求见。”
中书令来的步履匆匆,双手呈着折子,进了御书房后就跪在地上,“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其实楚知默没想到跳出了的会是中书令,
她的丞相还真是广结善缘,高朋满座啊。
中书令两鬓发汗,眼底乌青,就连语气中都夹杂着不易察觉的轻颤,
上座的楚知默收了架子,装上拘谨,“爱卿快起来吧,你来找朕何事?”
尽管皇帝都发话了,但他还是没有起来,楚知默自然不强求,她倒是很好奇,接下来她能听到什么有趣的故事。
“陛下,不知您可听说过五年前的嘉南关一役。”
听到嘉南关,楚知默攥紧了搭在腿上的拳头,
嘉南关,便是梁晋两国边界,
五年前晋军蠢蠢欲动屡犯嘉南关,长云军奉旨镇守嘉南关,大破晋军,势如破竹。直至最后一战,事情急转直下,
长云军因判断失误导致大败,退守嘉南关。
我军死伤惨重,三万大军死于此战。
圣上震怒,召长云军统帅回京述职请罪,然太子谋反,长云军投靠太子,剑指皇宫,
最后和太子一同伏法于正午门前。
“前些日子,大理寺报上来一件陈年旧案,兵部职方司,职方郎中马顺被害家中,”
大理寺调查时在其家中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田地地契,怀疑马顺有渎职之嫌,遂审问了他的下属职方员外郎,
这职方员外郎受审后,交出了一份账簿,账簿上明确记载了职方司与黑市进行的舆图交易的全部记录,
其中包含甚广,小到山川,城镇等要塞,大到镇戍分布,
“甚至······甚至还有当年的嘉南关布防图。”
兵部职方司掌管大梁的全部军事舆图勘测和绘制,如果当真有人在倒卖这些消息,那他大梁在敌国眼中就像是在戏台子上耍宝,一览无余。
让人想想都不禁背后发凉。
但职方司能够拿到舆图是因为他们就管这个,可像是嘉南关的布防图这种军事机密,
恐怕知道的,能够拿到的,也就寥寥几人,是谁泄露出去的不言而喻。
“大理寺当即将此事报了上来,后在马顺家中另发现了另一本账簿,一本他与户部尚书李常的送礼往来,金额之大,数目之多,让人叹为观止!更骇人的是,两本账目的交易时间极为相似!”
当年能拿到并将其泄露出去的人只能是李常。
中书令的话点到为止,说完便深深的跪在地上,长久不起。
当年战无不胜的长云军之所以会造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嘉南关一役中的惨败。
三万大军埋骨青山,天子震怒,问责长云军统帅,致使长云军倒戈太子。
结局何不让人唏嘘。
负有‘军神’盛名的长云军三万战士,可能在死后到了底下都不知道,捅他们的这一刀的居然是他们拼死护在背后的权贵。
楚知默沉默地闭上了眼,哪怕她早知其中原委,可真当自己穿着这身龙袍,面对铁证时,心中的悲凉实在难忍。
“去,将丞相和摄政王都唤进宫。”
三人的沉默和压抑变成了五人,丞相和摄政王的目光都落在那本放在小皇帝书桌上的奏折上,耳边是中书令娓娓道出的陈年往事,
话落,丞相起身官袍一挥,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若真相确如大理寺所调查,李常为一己私欲,不仅以职务之便谋取私财,长云军虽是叛军,但其坑害我大梁三万将士埋骨也是铁铮铮的事实,当年嘉南关险些失守,说他通敌叛国也不为过!罪不容恕,其罪当诛!”
丞相大义凛然,慷慨激昂,但坐在皇位上的楚知默心底确止不住的发笑,
丞相的态度已经明了,楚知默下意识看向另一边的裴寂也,
比起丞相的义愤填膺,摄政王的脸上倒是没有太多变化,只是拧眉不语,面色不明。
但楚知默却看得出他眼底没有太多的惊讶。
她来回在堂下两人之间扫了几遍,最终下旨,兵部尚书李常通敌叛国,证据确凿,诛九族。
楚知默盖好国玺后,将圣旨递给了赵齐,
赵齐让人送了下去,回头便看到皇上面露落寞,颓然地望着桌上的奏折,
“陛下,”
楚知默好像是没听到他的呼唤,依旧目光呆愣,
突然间,她有点看不懂这份轻飘飘的奏折了,
上面的每一字都从纸上挣脱了出来跳跃,戏谑着,像是在嘲笑什么,
但很快就在赵齐的这声呼唤中,再度死去。
“你看,他们明明都知道。”
丞相手里握着兵部尚书出卖军防的证据,摄政王握着兵部尚书,三万长风军背着骂名死在了嘉南关。
好一个披肝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