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朝廷这种罪名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但只要不传于文字,影响不是特别大,倒不会有多大事。
最多也就是打几十板子,或徒刑几年,差不多相当于劳动改造。
只是孙阳知道县令想用这个罪名当突破口,整倒贾府,所以才比较敏感,亲兄弟涉及其中,对孙阳本身也是件很危险的事,很容易牵连到他。
因为一句诗牵连整个家族的事在大乾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没有前世历史上抄家灭族那么严重。
见那刘公子不再与陌生的书生谈论朝廷,想必也是有所警醒,孙阳便不再关注他们,转到了眼前的饭菜上。
此时,听到林采薇数落孙阳,妮妮却瞪着眼不乐意了,小声道:
“小姨,你怎么说爹爹不读书?可是爹爹天天读书,还写字呢。”
林采薇怔了一下,嘻笑道:
“说了你也不懂,不过你爹爹确实会写话本,写得还很好,却成不了读书人。”
说到这里,她沉默了一下嘀咕道:
“只可惜那样好的话本,却是你爹爹写的……”
林母本来正专注地照顾妮妮,听她又发毒舌,忍不住打了她一下,有些生气道:
“不读书也没什么不好,你看看你,从小你爹也不管你,都成什么样子了?”
“再敢胡说,仔细你的皮,也休想我再带你出来。”
说着,林母连忙看向孙阳道:
“女婿,别听她胡说。”
孙阳摆了摆手笑道:
“岳母说得对,做不成读书人也没什么不好,仗义每多屠狗辈嘛。”
林母见孙阳真没在意,才舒了口气,连连点头赞同,顺口道:
“负心多是读书人,说得便是你岳父……”
孙阳闻言顿时好奇起来,莫非那林秀才也做过缺德事?只是这老岳母说了半句,便紧闭了嘴巴,再不肯多说。
春风得意楼的饭菜确实不错,孙阳等人吃了一个多时辰才结账出来。
下午又逛了小半天,回家吃了晚饭后,又看了半夜的花灯,直到第二天一早,林阳才雇了马车,将母女二人送回老家。
上车前,林采薇还对酒楼的事耿耿于怀,想与孙阳争论几句,只是孙阳根本不会理她,只催促车夫赶车启程。
从县城到老家的路程不过二十里,车夫也是熟人,倒不必担心安全。
元宵节没过两天,江、王师傅两位师傅便找了过来,说是找好了几处木器工坊位置,让孙阳过目。
孙阳跟着他们去实地看了看,最后看中了县城西郊清水河旁边的一块地。
那里是个小土坡,虽然靠近水源,但肥力并不高,比较贫瘠,十亩地的价格也不过三十五两,孙阳当场就交付了银子,买下了那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
这么大的地方,别说开个木器工坊,容纳十几个木匠,就算人数再多几倍,也足够使用了。
买了土地后,孙阳又令人请来一班泥瓦匠,做了个简单的规划,隔天就开工打地基了。
既然决定开设木器工坊,孙阳就不会迟疑,越早开工越能让手下木工们安心,与此同时,孙阳也开始着手广告事宜。
简图传单、开业优惠、样板家具房等等,孙阳直接做了些简单超前的宣传的计划。
江师傅还想为工坊起个文雅点的名字,却被孙阳拒绝,直接拍了板叫“孙大郎家园”。
这家木器工坊是用他的名义接单,自然要通俗易懂,让大家都知道这家工坊是他的手艺主导。
这些天,孙阳手下木工的散活订单,被同行刻意针对,抢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订单,鲁班行会的木工直接降价抢活,然后让行会兜底。
虽然他觉得钱行首支撑不了多久,但也恶心人,孙阳手下的木工已经有点心慌了……
在孙阳盯着木器工坊建设的时侯,很快就进入了二月份,县里的龙神庙要在初二天进行迎神仪式。
这一天,不少百姓都**在龙神庙前围观,连县令和几位吏员都赶到了。
迎神仪式过后,县令会再选黄道吉日,带领全县官吏大举祭拜龙神,祈求龙王束水消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