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被囚三十年,重生后我踏碎皇城 夏至

第187章 这一趟不去不行

小说:

被囚三十年,重生后我踏碎皇城

作者:

夏至

分类:

悬疑推理


泾河府的百姓迎出来很远。

温令仪的马车不得不停下来,当温令仪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这些百姓都哭着往前面想要看看温令仪一眼。

温令仪只能高声对这些人说:“乡亲们,当今皇上派我们来帮助你们,咱们要同舟共济,一定会度过眼下的难关,去年那么严重的时疫咱们也都熬过来了,今年朝廷未雨绸缪,草药、粮食都准备充足,请乡亲们奔走相告,但凡有身体不舒服的家人就送到泾河府衙门。

太医们就在衙门里坐阵。

孙志胜见到温令仪,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踌躇着怎么跟温令仪缓和关系,因温令仪的身份背景强大的让他心惊胆战,秦国公府的世子叛国是大罪,可娘家是镇国公府,兄长手握兵权镇守漠北,能奉旨开保和堂,保和堂是朝廷在民间设立的医馆,明明被抓捕归京,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肠子都要悔青了,怎么就得罪了这么一尊大佛!

可温令仪根本没搭理他的意思,跟孙志胜接洽的是京城来的太医,名叫沈济生。

管说人家是太医,瞅瞅人家这名字!

孙志胜这次学聪明了,一点儿官威也没有,非常谦逊的听从沈济生的安排,衙门也甭审案了,说实在的,去年那一场水患和时疫,泾河府没少**,百姓活着都艰难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案子,小偷小摸的事都没有了,穷的一模一样,哪里还有什么可以偷盗的东西?

倒是也有富人,可那些富人家里豢养的护院比恶犬都更凶猛,没人敢去招惹,所以泾河府就出现了如此神奇的一幕,安宁的前所未有。

衙门里本就没什么事可做,所以腾出来屋子给这些太医,简直再合适不过了,院子里支起来了棚子,来求医问药的百姓是可以遮一遮风雨,还能捞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温令仪没有留在衙门这边,而是回去了保和堂。

保和堂门口贴出来了奉旨治病的告示,但凡时疫病症都可以免诊资药费。

温令仪带着王友和几个郎中诊脉开方子,病人拿着方子去衙门里,太医会再诊脉核对,然后给药,这些药直接熬好了,病人直接留在衙门里,病好了才能离开,这也能最大限度的预防时疫扩散。

百姓口口相传,保和堂门口日夜都有长长的队伍,林嬷嬷带着碧桃和海棠不做别的,专门给这些人做粥,粥成本低,能多支撑一些日子。

寻常百姓活得不容易,越是穷苦的百姓人家,越是要处处都仔细盘算着过日子,在富贵人眼里,这边是恶**,小气,斤斤计较,殊不知饶是如此盘算着过日子,日子还是过的经不起一点点儿风浪,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都能把一家人压垮。

抗风险能力极低的这些百姓人家,去年水患、时疫,已经折腾的精疲力尽,颗粒无收连活命的粮食都没有,如今又有时疫了,本来指望着开春有盼头,如今一个个面色萎靡,走路都没力气。

而他们中大多数人去过京城,更多的人都得到过温令仪的救助,更不用说还有众合商会和天道盟给的安家银子,若没有那些银子啊,去岁冬日都熬不过来的。

绝望的时候再见到温令仪,这些人就跟看到了救星一般。

能砍柴的去砍柴,整整齐齐的柴送到保和堂,能挖野菜的去挖野菜,择得干干净净的也送到保和堂,粥里有米也有野菜,甚至能打猎的人都去打猎,猎到的猎物送到保和堂给病人补身子。

温令仪知道这些人平日里仔细盘算过日子,生怕吃亏,如今大灾大难面前却都各尽所能的守望相助,这么真挚朴素的情感在京城是难得一见的,名利场才是处处都算计,哪有什么真心?

慢慢的安顿好后,温令仪便白日里诊脉,晚上去衙门里见那些太医,时疫越来越严重已成定局,若无应对法子,后果不堪设想。

“温二小姐,如今我们尚且能应付,可是江南府那边跟这边的情况差不多,若我们只顾着泾河府,江南府的人再去了京城,那咱们可就无功有过了。”沈济生说。

温令仪问:“沈大人,我听说江南有杏林世家邓家。”

“这个。”沈济生苦笑:“温二小姐,虽然我祖上和邓家交好,可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已老死不相往来了,只怕我登门非但不会得到帮助,恐怕会适得其反啊。”

温令仪当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