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逃难来的种田小废物 油泼冰美式

36. 前面一样落雨 急也枉然

小说:

逃难来的种田小废物

作者:

油泼冰美式

分类:

古典言情

天边黑云压境,如泼墨般迅速晕染整片苍穹。闷雷在远山间翻滚,像老天爷饿极了的肠鸣,一声比一声迫近。

狂风挟着雨箭斜刺而来,斗笠下的世界很快变得潮湿而逼仄。雨水先是试探性地从笠沿缝隙渗入,冰凉的水珠不紧不慢地滑过后颈,像毒蛇吐信般令人战栗。渐渐地,这试探变成了倾泻,水帘顺着脊背蜿蜒而下,将里衣浸得透湿。

“莫急~”老翁裹在蓑衣里的身影稳如磐石,苍老的声音穿透雨幕,“前面一样落雨,急也枉然~”车辕在他身下吱呀作响,仿佛在应和这份从容。

白一一攥紧了衣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胸腔里那颗心就是不听话地狂跳,像被雨水打湿翅膀的麻雀,徒劳地扑腾着。

在这靠天吃饭的世道,一场不合时宜的雨就是最残忍的刽子手——它不会在乎农人佝偻的脊背,不会怜悯晒脱皮的肩膀,更不会体恤那些在田垄间跪爬了半年的膝盖。

雨水混着汗水流进嘴角,咸涩得像是老天爷的嘲笑。她突然想起晒场上那些金灿灿的谷堆,此刻有多少正泡在水中发芽。多讽刺啊,农人用血肉浇灌出的希望,转瞬就成了腐土里的霉菌。这世道连一场雨都专挑人痛处下……

雨幕如纱,村口那棵歪脖子枣树渐渐隐没在灰白的水雾里。牛车还未停稳,白一一便纵身跃入泥洼,“扑通”一声溅起混浊的水花。王氏紧随其后跳下,泥点子飞溅到车辕上。

“老丈收好!”白一一将一把带着体温的铜钱拍进老翁掌心,老翁刚要推辞,却见那姑娘早已转身冲进雨里,蓑衣下摆甩出一串水珠。

雨中的村落活像被捅了的马蜂窝。有人抱着草席在晒场狂奔,草绳拖在泥水里像条垂死的蛇;有人提着铁锨往田垄跑,光脚板踩得泥浆四溅;有人正奋力地把捆好的稻草往谷堆上压;还有人还在雨中挥舞镰刀跟老天抢这最后一点时间,绝不让谷子烂在泥水里……

“阿奶——!”白一一的喊声撕开雨帘。

田里,陈阿奶弓身如满月,镰刀划出银弧。秸秆倒下溅起泥水,混着汗珠从她下巴坠落。闻声她猛地直起腰,斗笠下的眼睛亮得骇人:“回家看娃!”

白一一的蓑衣簌簌抖动着,雨水顺着发梢流进领口。正要争辩,却见王氏鞋子一脱,挽起裤脚就跳进了田沟里,开荒铲“嚓”地劈开泥水。这个平日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妇人,此刻正用全身力气压着铲柄往深处掘,泥浆瞬间糊满了她的青布裤腿。

“成!”白一一突然吼得比雨声还响。她伸手正了正王氏歪斜的斗笠,指尖触到对方冰凉的耳垂。转身时,她听见镰刀割裂雨幕的声响,听见秸秆倒下的叹息,听见无数双泥脚踏出的沉重乐章。这些声音追着她跑过田埂,直到变成胸膛里咚咚的心跳。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潮湿的门轴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檐下雨帘如注,两个小小的身影正襟危坐在堂屋门口,四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院门,活像两尊小石狮子。

“姐姐!”“姐姐!”

两声惊呼几乎同时炸响。金花腾地站起来,羊角辫上的红头绳在雨中格外鲜艳;铁牛则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只是手指不自觉地抠紧了膝头的补丁。

白一一踏着水花奔来,蓑衣甩出的水珠在雨中划出银线。“进屋!”她喘着粗气,发梢的水滴在石阶上绽开深色花朵,“阿奶和婶子很快就回。”

湿透的额发黏在眼前,她胡乱抹了把脸,目光急切地在两个小家伙身上逡巡:“屋里漏雨没有?灶火还旺吗?你们…”话未说完,一双冰凉的手突然被温暖包裹——金花正把她的手往自己怀里塞,小姑娘的体温透过单薄的夏衣传来,烫得人心尖发颤。

“姐姐的手比井水还凉。”金花嘟囔着,把她的手贴得更紧了些。这时铁牛默不作声地钻进灶屋,双手捧着个粗陶碗,碗沿还冒着热气。他走得极慢,生怕洒出一滴,那小心翼翼的模样,与半月前捧着水碗站在床前的影子重叠在一起。

“阿娘说…”男孩的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却又重得能击碎人心,“淋雨的人要喝姜汤。”

白一一的喉咙突然哽住。姜汤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却让记忆格外清晰——那时她受伤刚醒来,也是这般热气腾腾的碗,也是这般清脆的“阿娘说”。只是当初的热水换成了姜汤,而“受伤的人”变成了“淋雨的人”。

“好!”她应得响亮,嘴角却背叛了意志,颤抖得像风中的蛛网。慌忙低头啜饮,滚烫的姜汤混着雨水滑入喉咙,咸涩得像是把整个雨季都咽了下去。铁牛忽然伸手碰了碰她的眼角,又飞快缩回,指尖悬着一颗将落未落的水珠,映着灶火的光,像颗小小的太阳。

“姐姐的眼睛下雨了。”金花突然说。

她一仰头喝尽姜汤,让热气模糊了视线。

白一一拖着早就湿透的布鞋,水珠顺着裤管滴落在夯实的泥地上,挨个儿房间查看地面墙壁是否有漏水……

堂屋角落的矮架上,七八个鼓胀的麻袋沉默地堆叠着,像一群精疲力竭的战士。抢回来的只有这些,不知地里那些还没来得及进晒场的谷堆,还能抢回来多少……

刚踏进灶屋门,潮热的水汽便扑面而来。左侧竹架上的麦苗层层叠翠,嫩黄的芽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有的已舒展成寸许长的细叶,有的还蜷缩着鹅黄的芽苞,像一群刚破壳的雏鸟。靠墙的大竹架下层,几个黝黑的腌菜缸、酱缸沉默地蹲守着,角落里还挤着个需要每日呼吸新鲜空气的葡萄酒瓮。中层的五个陶瓮整齐列队,瓮身的釉色在潮湿中泛着幽光——那是他们亲手封存的黑蛋与金蛋。

铁牛见白一一盯着陶瓮出神,以为她在担心,立刻挺起小胸脯:“姐姐放心!”他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装‘水晶松花蛋’的陶瓮,我和妹妹下午一回来就检查过,全都好好的!”

白一一伸手攥住瓮口黄泥上一颗小石子,轻轻摩挲。指尖传来的粗粝触感,她眨了眨眼,把涌到眼眶的热意逼了回去:“那请小掌柜帮我算算,这坛还要等几天?”

——这是铁牛和金花自创的“计时法”。

陶瓮封坛后,每过一日,两个孩子就会在黄泥上放一颗石子,说等攒够二十颗,就能亲眼瞧瞧自己亲手滚的蛋变成什么模样。最初这两个小家伙为了争放第一颗石子,差点把黄泥捅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