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成为东清酒,我拒绝很多人 今相逢

15. 第 15 章

小说:

成为东清酒,我拒绝很多人

作者:

今相逢

分类:

穿越架空

那年的灾荒把整个世道裹得喘不过气。

先是数月不雨,河床干得裂开手指宽的缝,田地里的庄稼全成枯槁的草杆,接着蝗灾过境,遮天蔽日的蝗虫啃光最后一点绿色,连树皮都被饥民剥得干干净净。

贫民窟挤在城墙根下,土坯房歪歪扭扭地靠着,像一群苟延残喘的病人。

路边、墙角,随处可见蜷缩的人影,有气无力地呻吟着,更多的则是一动不动,脸上还凝着死前的饥饿与绝望,腐臭的气息很符合平民的阶级,在空气里弥漫不散。

巷口那户人家,木门虚掩着,老伯蹲在门槛上,怀里紧紧揣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三斗糙米换来的,他的背得像座有故事的小桥,花白的头发凌乱于空中形成风的故事,浑浊眼睛里含着泪,却死死咬着牙不敢哭出声,活到这把年纪,生死已经不是最要紧的。

小楼为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这里的?

他只记得家里的宅院突然起了大火,浓烟滚滚,火光映红天空,母亲把他推出后门时,手心的温度还带着暖意,嘴里喊着“快跑,别回头。”身后是刀剑碰撞的脆响和此起彼伏的惨叫。他像只惊弓之鸟,漫无目的地跑,饿了就啃路边的野果,身上的锦衣被划破无数道口子,沾满泥土与血污,原本圆润的脸颊看着消瘦不少,只剩下一双大眼睛,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恐惧与茫然。

小小的他只有向前走。

终于,在一个黄昏,他的双腿再也支撑不住沉重的身体,重重摔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门口,意识没什么意识,闭眼的瞬间…瞬间陷入黑暗。

屋里的老伯正端着一碗稀米汤,坐在矮凳上。他叫老年轻时是山里有名的猎手,箭法精准,能百步穿杨,可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已是满头白发,瘟疫夺走了他的妻子,接着是儿子和刚满周岁的孙子,只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

这碗稀米汤是他最后的存粮,清得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几粒米在碗里沉浮着,这已经是他仅有的东西,他打算喝完这碗汤,安安静静地去地下和亲人团聚,乱世孤老,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

隐约听到门外的“扑通”声,老伯一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清亮,他缓缓放下碗,一步一步地走到门口,吱呀一声推开那扇朽坏的木门。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进来,落在门口那个小小的身影上。孩子蜷缩在门槛边,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干裂起皮,气息微弱得很,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能看出原本的料子并不差。老伯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这孩子大概是某位富贵人家的小少爷,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该是遇上什么事了。

他叹口气,弯腰将孩子抱进来,孩子虽然很轻,老伯还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放在土炕上。

他端起那碗稀米汤,用小勺舀了一点,放在嘴边吹凉,再小心翼翼地喂进孩子嘴里。孩子的喉咙动了动,本能地吞咽着,一碗米汤很快见底。老伯坐在炕边,看着孩子干裂的嘴唇,又用衣角蘸点水,轻轻擦拭着他的嘴角和额头,眼神里满是怜惜。

“可惜这个好孩子。”

这一觉,小楼为桉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当他终于睁开眼睛时,映入眼帘的是茅草铺成的屋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火气和草药味。他动动手指,浑身酸痛得像是散了架,一点力气也没有。

“孩子醒了!”老伯一直守在炕边,见他睁眼,眼睛也亮起光,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他伸出粗糙的手掌,轻轻擦拭着小楼为桉额头上的薄汗,掌心的温度温暖而踏实,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我……”楼为桉张张嘴,喉咙干涩得发疼,发出的声音沙哑难听。他环顾四周,土坯墙斑驳不堪,墙角堆着一些干柴,屋里陈设简陋得可怜,只有一张土炕、一张破旧的木桌和两把缺了腿的椅子。这是哪里?他为什么会在这里?

脑海中一片空白,那些熟悉的人和事,都像被浓雾笼罩着,怎么也想不起来。

老伯见他茫然的样子,心里便有数,他轻轻拍拍楼为桉的肩膀,语气温和得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你是谁家的孩子,家里都还有什么人呀?”

“我……我不记得了!”小楼为桉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眼里充满无助。他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想不起父母的模样,甚至想不起自己从哪里来,只觉得心里缺了什么,像被掏空了一样。

老伯叹了口气,伸手掖掖他身上有补丁的被子,轻声道:“也罢,乱世之下,能活着已是不易,何必追究你是谁家的儿郎?孩子安心休息,等身子养好了,再慢慢寻家,啊!”

小楼为桉点点头,闭上眼睛,心里却乱糟糟的。好在老栓伯的照顾细致入微,他便在这贫民窟的茅草屋里住了下来。

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老伯重新拿起尘封已久的猎弓。那把弓是他年轻时用的,木质坚硬,弓弦虽然有些松弛,却依旧结实。他年轻时是山里最厉害的猎手,走山路如履平地,箭法更是百发百中,可如今年纪大了,腰背弯曲,腿脚也不如从前灵活,每次进山都要耗费不少力气。但为了孩子,他还是每天天不亮就背着猎弓、提着柴刀出门,中午时分,总能带着一两只兔子或者野鸡回来。

新鲜的兔肉炖在陶罐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气弥漫在小小的屋子里。没有盐,就用晒干的野果调味,虽然简单,却是小楼为桉受灾荒以来吃到的最香的食物。

他吃得狼吞虎咽,嘴角沾满汤汁,老伯坐在一旁看着他,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团,像盛开的菊花,很温暖。

在老伯的悉心照料下,楼为桉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也有了力气。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看着老伯每天辛苦进山打猎,便想着帮点忙。

相处的日子久了,他发现老伯总是一个人,屋里从来没有其他人来过,便忍不住问道:“老伯,你成婚了吗?”

老栓正在擦拭猎弓的手停下,随即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震得屋顶的茅草都簌簌作响:“我都这个年纪了,就不想这事了,以免拖累别人。”

“那你以前成过婚吗?”楼为桉追问道,眼里满是好奇。

老栓的笑容淡些,眼神飘向窗外,带着一丝怀念和伤感:“成过,只是我的爱人在这场瘟疫中走了,儿子和孙子也都没能躲过这场劫难,就剩我这个孤寡老头。”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有时想想,活着也挺没意思的,孤零零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天若不是你突然倒在门口,我想我现在也许已经和他们团聚了。”

楼为桉听了,心里酸酸的,他低下头,小声说:“老伯,是我耽误你了!”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老栓拍拍他的脑袋,语气嗔怪却带着暖意,“要不是你,我哪有这么多事可做?再说,若不是我救你,你那天说不定就……”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揉揉楼为桉的头发,很宠溺。

小楼为桉看着老伯脸上的笑容,心里的愧疚渐渐消散,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笑声在简陋的土坯房里回荡,驱散往日的孤寂,让这间冷清的屋子渐渐有了烟火气,有了人,便有家的样子。

白天,老栓进山打猎,小楼为桉就留在家里。

他学着收拾屋子,把散乱的干柴码得整整齐齐,用破布擦拭桌子和椅子,还找了些树枝,学着编了个简陋的置物架,把碗碟、工具都摆放好,让原本杂乱的屋子变得井井有条。他还会做些简单的手工,用树枝和藤条编休憩座椅,虽然粗糙,却结实耐用,老伯打猎回来,坐在上面休息,总说舒服得很。

日子一天天过去,贫民窟的惨状依旧,可这间小小的土坯房里,却充满温暖与生机。

老伯不再想着寻死,他每天进山打猎,心里惦记着家里的孩子,小楼为桉也不再迷茫无助,有了让他牵挂的人,有了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他们像一对真正的祖孙,相依为命,在这乱世之中,靠着彼此的陪伴,艰难却坚定地活着。

“啊……”

楼为桉突然捂着头蹲下,剧烈的头痛袭来,眼前闪过火光、刀剑、母亲绝望的脸,还有一个穿着华服的男人,腰间挂着一块特殊的玉佩,正挥刀向他砍来!“不要……别过来!”他嘶吼着,声音里满是恐惧。

小楼为桉缓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眼里满是迷茫与惊恐:“老伯,我好像……想起了一些东西……火光、还有一个带玉佩的人,他要杀我……”他抓着老伯的衣袖,手指因为用力而把老伯破旧的补丁扯得有点松“我的家,是不是被人烧了?我的爹娘,他们…还活着吗…”

老伯抱紧他,安慰他“孩子,别怕,他们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贫民窟的日子虽苦,村里人渐渐都认了这对祖孙,谁也没追问过小楼为桉的来历,只记得老伯孤身来到这里,沉默寡言,如今却因为这孩子,脸上多了笑模样。

小楼为桉懂事得让人心疼,每日把屋子收拾得窗明几净,编的藤椅又结实又好看,见了长辈总是恭恭敬敬地问好,谁家有难处,只要他能搭上手,从不推辞。

“老伯这辈子值了,有这么个好孙子!”巷口晒太阳的老人常对着老伯打趣,眼里满是艳羡。

“就是啊,又孝顺又能干,比我家那几个讨债鬼强多了!”邻居大婶一边搓着野菜,一边朝屋里张望,巴不得自家也能有这么个孩子。

老伯听着这些话,总是笑得合不拢嘴,拍着楼为桉的头说:“是我福气好,这么个宝贝疙瘩。”

小楼为桉便会红着脸低下头,把刚煮好的兔肉往老栓碗里推,“老伯多吃点,补补身子。”这份简单的温情,成了贫民窟里最亮眼的光,让周遭的苦难都淡了几分。苦难永远是苦难他不会变成其他东西。

天不遂人愿,旱灾的脚步越逼越紧。

整整三个月没下过一滴雨,原本就贫瘠的土地彻彻底底的干裂,庄稼早已枯死,连草根都被挖得干干净,山里的野物更是跑的没影,它们早就逃去更远的地方觅食,老伯进山打猎,常常是空着手回来,两人只能靠挖些野菜、喝稀粥勉强果腹。

饥饿一直笼罩贫民窟,巷子里的哀嚎声越来越少,原本稀疏的人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