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袖和姜袂来说,她们莫名其妙地成婚、生子,成为了妻子、母亲。尽管难以接受,但那只意味着她们长大了。
然而,等她们的孩子也长大,来告诉她们要做外祖母的时候,她们清晰地意识到她们要老了。
饶是古代的女子成婚生子,要比未来早得多。
是夜,唐袖同荀彧感慨了良久。
唐袖喋喋不休:“窈窈十八岁,俣俣也十八岁。这个时代的男子也并非要等到弱冠才成婚,那么曹丞相从荆州归来,很可能就会提让俣俣和其女完婚的事情。我不仅要做外祖母,还要做婆婆和亲祖母了。”
唐袖只要一想,便两眼发黑。
荀彧在榻上笑拉她的手,垂眸看她熟悉的容颜,一如往昔玉容花貌,只更多了岁月的沉淀。
荀彧道:“但在我记忆中,你总还是最初梦魇醒来冲出荀府,说要回家、不是我妻子的那个阿袖。”
刚穿越时候的事,如今唐袖听荀彧说起,总觉得已经是上辈子。
唐袖嗔怪:“你怎么就只记得我狼狈不堪的模样?”
荀彧笑意更甚:“我还记得你与我第一次出门赴宴,言辞凿凿地斥骂那些妄议之人,是趋厕之蝇蛆。当真是慷慨激昂,一时风头无两。”
唐袖瞋目。
荀彧继续说:“还有你随我出征,说自己吃不了苦,可怜巴巴的样子。以及,告知我怀有身孕,茫然无措又视死如归的模样……”
“你和奉孝一起取笑我;生产时惶恐不已;坚定冷漠地拒绝与我一同去投奔曹公;来许都见我没有相迎,满面愠恼;怀疑我时强装镇定;说我们彼此并不喜爱对方的漫不经心;以及答应同我相爱时的灵动可爱……”
荀彧说着说着,唐袖蓦地制止他:“好了。”
唐袖的嗓音竟有几分哽咽:“你再说下去,我就要哭了。”
唐袖别过头去:“虽然我没有自己的家了,所幸我还有你,至少你还未曾辜负我。”
荀彧在她身后抱住她:“我的阿袖从来不老,即使她的容颜会老,心却不会。从前,我们都还太年轻,有太多的骄傲、别扭,但慢慢地我们相伴变老,会更珍惜与彼此相伴的时光。”
荀彧用下巴摩挲她的发顶,享受这一刻只属于他和唐袖的和美安宁。
唐袖转哭为笑:“若早知一定要留在这里,我会在第一眼就为美色所趋,喜欢上你。”
那他们就不会纵然在一起,还错失了好多年。
荀彧却摇头:“我倒觉得,你慢慢喜爱上我,而我也慢慢喜爱上你,那种彼此从陌生到熟悉再渐渐动心的过程,才使人回味无穷。”
唐袖觉得也对。
她倚靠在荀彧怀中,意味深长:“等孩子们都成亲生子,你我的身边只余彼此。若是你真喜爱我,就陪我一辈子吧。我不想,等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却没有你伴在身侧。”
“好,我尽力。”荀彧也是意味深长地答。
他轻吻唐袖的耳廓。
而姜袂见到郭嘉便是询问:“奉孝,你快看看,我有没有长皱纹和白发?”
郭嘉仰躺在轮椅上,翻书,随便一瞥:“没有。我们阿袂风华正茂,怎么会长这些?”
“但是,窈窈说,再过七个月,我就要做干外祖母了。”姜袂倒吸一口凉气,失声,“你不知晓,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明明我觉得自己还是孩子。”
“干……外祖母?”郭嘉重复着这个词,慢慢放下自己手中的杂书,抬眸看向姜袂,亦是满目的颤动,“这么说来,我也要做干外祖父了?阿袂,我前不久不是才而立之年吗?”
姜袂嗤他:“那都是八年前。”
郭嘉两眼一黑,猛地闭上,又睁开,碎碎念:“早知晓,我就不调侃陈长文,让他唤我义父了。阿袂你说,他和窈窈的那个孩子,能收回去吗?”
姜袂奇怪地看他。
郭嘉上前,拉了拉姜袂的手:“阿袂,无论外面如何,我们的岁数、辈份如何,我们在彼此面前,永远是最初的自己,好吗?”
姜袂郑重点头。
郭嘉破颜展唇,安慰自己:“不过没关系,我们再老,比起文若和阿袖来,总归是算年轻。她们夫妇俩,可比我们长上好几岁。”
“但,”姜袂恍然想起什么,“糖块比俣俣和窈窈,却只小了两岁。俣俣和窈窈都有了自己的婚事,我们是不是也该为奕儿谋划谋划?”
郭嘉:“……有道理。”
“曹丞相说过,想让奕儿也娶他女儿吗?”姜袂照着俣俣的模样问。
郭嘉点了点头。
姜袂摇首道:“我却不想让奕儿,迎娶曹氏女。曹公日后当了天子,奕儿岂不是要当驸马,那多累啊?”
郭嘉认同,再次点头。
“原本想让奕儿娶窈窈的,可惜了。”姜袂想着想着,不禁又感慨,“若是娶不得荀氏女,旁的世家大族,我也不想让奕儿娶,做那些人家的女婿也很累。”
郭嘉无不赞同,但,“那我们奕儿该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曹丕的女儿?司马懿的女儿?”姜袂胡乱地想象起来。
郭嘉则是颇受启发:“司马懿,那个今岁被主公强行征辟的年轻人吗?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城府。只是他有女儿吗,即便有的话,年岁也应该还小……”
姜袂则是已想到更远的地方:“奉孝,你说,等奕儿娶妻之后,与我们不亲了,我们身边就没有其他的孩子了……奉孝,不如我们真的再生一个?”
郭嘉以为这个提议有点太突然,瞠目结舌。
姜袂更是满心期待地看他。
郭嘉摇头,一把将姜袂拉拽坐进自己怀中,微笑沉吟:“亲热可以,你自己主动。但是,孩子不必了,即便你去岁说不能再生是骗我的,我也不想让你再忍受生产之苦。”
“生一个嘛。”姜袂勾上郭嘉颈项。
郭嘉咬她樱唇:“你自己回忆回忆生奕儿时的痛楚。”
姜袂语噎。
秋九月的时候,荀彧和郭嘉在邺城,收到曹操从荆州寄来的书信:刘表已死,其子刘琮立。刘琮无能,献荆州以降。既得荆州,孤将全力追捕击杀刘备。
不久,刘备被逼得引军南逃的消息,传入邺城。
郭嘉察觉不对,让姜袂推着自己,便是又去往荀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