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郅自然是没来的,他向来不卑不亢,也不惧元清随耍世子威风,怎会跟他一起做这刻意逢迎之事?哪怕奉迎的是自己父亲。
王昌九颠颠上前,“回王爷,三房公子未出府迎接。”
“原本也不需要迎接。”英王对他告小状的行为不爽,“传本王的话,三子元清郅替英王府出面,协助内务府修缮丰锦园。”
王昌九擦把汗答应着,怎地不叫刚稳固世子地位的元清随出面,而是元清郅那个不爱吭气的呢。
元清郅是贺侧妃所生,和他母亲一样本分没有存在感,他去年起在工部营缮司做主事,品级不高却乐在其中,属于实实在在的技术派,专擅园林、宫殿的设计与修缮。
昨日回怼元清随时,元清郅说自己志在读书,其实是谦虚的说法。
英王抬出元清郅,自然是为消减元清随的气焰。
元清随忍着没吭声,元清郅去给元溱修园子算多大个事,他可是王府世子,届时他不松口,不准府中出钱出人,元清郅自己拿凿子去修吗?
“本王已奏请圣上,无事不再去北境。”英王的训话进入下一步,“以后本王得闲就读读书,平日还可顺手打理府中事务。哦本王三年不在府中居住,想必对诸事已然不熟悉了,王妃是当家主母,还请从旁多多相助。”
英王妃屈身行礼,“谨遵王爷叮咛。”
元清随的脑子炸开,父王什么意思,要亲自管理王府诸事,还要重新提携英王妃?那他这个世子干嘛,他还怎么给元清郅和元溱使绊子,他母亲宓侧妃怎还有话语权?
“父王!”元清随跪着向前两步,满脸恳切:“府中杂事繁多,父王年事已高,岂能劳心劳力?还是交由孩儿打理吧。”
“本王上得了马拉得开弓,怎就老了?”英王转头问围观人群,“你们觉得本王老吗?”
围观群众都是周边显贵的家丁门人,对英王府不陌生,纷纷发表看法:
“王爷哪里老了,要不是知道您最大的后辈彤郡主芳龄已三十,我们还以为王爷您才三十有余呢!”
“听我家主子说王爷在军中每日清晨必练功一个时辰,体魄堪比青年人。”
“王爷不但体魄强健,还精神矍铄呢!”
英王满意的朝众人拱拱手,最后看向元清随。
元清随迫不得已,只得顺着话说:“父王老当益壮。”
“还是在说本王老,走,回府比手腕。”英王不再看他,牵着王妃回府。
该警告元清随的他都警告了,听不听、入不入心是元清随自己的事。
他在京中一天,就不可能让元清随在这王府中说了算。
元清随回府,灰溜溜的要回自己居处,不想被王管家的儿子王枢喊住,“世子爷,老王爷请您过去掰手腕。”
这……有必要这么认真吗?
有必要,王枢做个请的手势,“王爷在前厅等您。”
元清随只得硬着头皮去前厅,到了一看,人满当当的,不仅府中人都在,还有未散去的宾客们。
他不信自己能掰得过刚从战场下来的父王。
父王笑吟吟的喊他,“清随过来。诸位,清随夸我老当益壮,我虽听着舒心,但仍旧不服这个老字,所以和清随在街口约了掰手腕,请在座诸位给我们喊个场子。”
宾客们纷纷击掌呐喊,给老王爷鼓劲。
下人们屏气凝神,默默喊世子爷必胜,他们跟着世子爷混的久,听他指派习惯了,自然相信他能赢,人家不是说了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
后一句没默念完,输赢已论定,元清随不到三个数就败下阵来,还扭着了手腕。
他身后的下人们默默后退几步,有机灵的已意识到,老王爷比世子权力大,老王爷虽然老,但真正能说了算,以后得听老王爷的。
英王爷呵呵笑着甩甩手腕,和宾客们谈笑风生,再也没有看元清随一眼。
元清随不敢走人,一脸尴尬的站在人堆里,虽然没人搭理他个败军之将。
大家没有笑话他就不错了,二十出头的年纪,比力气比不过五十岁的老人,真真是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