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苏麦麦把表格油印出来后,小魏就送去给了六旅九旅的组织部,十一旅则由苏麦麦代转。
三个旅组织部的效率都很高,毕竟这是事关总军区的宣传口号——“扎根军营,建设美好北疆”,既要解决部队官兵的个人婚姻问题,也要提高家属们的随军生活质量,共建繁荣祖国。
宣传各旅的新军嫂,不仅有利于全旅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助力推进未婚官兵们的婚姻大事啊。
因此,收到资料调查表后,六旅、九旅组织部就及时地把表格填上了,还派干事专门去家属大院做了个简单的了解,这周二就把材料都递交了过来。
十一旅的家属委员会也在周一晚上组织了投票活动,按照上周几个负责人商量的建议,把表现突出的新婚两年内军嫂都写上,由大伙儿按数字选举。
姚红霞名字也在黑板上,不过在投票开始时,她自己就站起来主动放弃竞选了。姚红霞说她才刚结婚,还年轻,之前又冲动说过一些冒昧的话,暂时就先别选她,等下一回了她再参加。
苗素莲在座位上小声批评她,明明有机会表现干嘛不要,姚红霞则坚持这回不参选。倒是让大伙儿觉得印象很是改观了。
国庆放假三天,分报社并没放假,还在加班加点。
周三的下午,欧主任组织分报社开会讨论,从各旅的表格中都初步筛选出了六个采访对象。采访任务主要由陆韬和小苏配合,等全部采访完成,最后再汇集出十个军嫂的典型事迹用来撰稿。
苏麦麦粗略估算了一下,上午采访一家,下午采访两家,大概一星期时间能搞定。
她主要负责的是摄影和协助采访话题的引导,毕竟是军嫂,女记者有时比男记者更好聊天,也能更懂得女性的心理。而采访完剩下的撰稿工作,则由陆韬来负责了。
正好战术演练结束后,贺衍也要用十天左右时间,做总结报告以及团部整顿工作,当然还少不了开会。等忙完这些,两人刚好就可以一块休假回乌市了。
他回乌市后,估计还得专门去总军区开几趟会。苏麦麦却能直接休息了,她想起许久不见的吃饭搭子贺昀,虽然只有结婚那几天的短短相处,但小家伙真是可爱极了,时而腼腆时而主动,吃到喜欢的东西会鼓起圆圆的脸蛋,她还挺想念的呢。
关于美丽新军嫂的宣传,苏麦麦觉得提取的典型可以分为多种,重点则
是朴实接地气让人看了有真切的认同感而不必过于渲染和假大空。
比如有的新军嫂文化水平低来了部队之后参加学习班能读书识字了思想也跟着进步并且找到随军岗位自己赚到了工资;
或者远方的姑娘为了爱情远道而来随军嫁给心上人从地方工作转到了部队经营新的军旅生活。
老家的人一家子大大小小要顾及过日子柴米油盐的虽然时有磕磕碰碰误会与不理解但克服困难欣欣向荣。这也是一种实际的宣传更容易打动人心;
又或者九旅有个军嫂是画家一开始奉父辈的约定而勉强与参军的副营长结婚。刚来随军不适应和丈夫缺少共同话题几度想拿起行李回去半年后度过了磨合期夫妻感情越来越浓。她主动打理院子种植花草果蔬还在市文化馆办了个人的军旅生活画展在边疆发光发热。
……
等等从这些例子里抽取出素材以小见大让人看到有烟火气息的北疆大院生活。
对此欧主任和几个同事们都觉得很好能真正打动人的必然是这样动态的多面体。欧主任提议让苏麦麦以自己是军嫂的角度再想想还有哪些可侧重宣传的点。
苏麦麦穿上这身整洁立挺的军装虽然没领章但也自然多出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感来。
她每天晚上都会提前看看次日要采访的军嫂资料先拟好提问的要素做好笔记。有时会跟贺衍商量探讨一下部队里她不知道的相关常识。然后在现场采访过程中引导军嫂们打开话题深入挖掘更多可以提取的素材还从邻里之间也做了侧面的了解。
几天下来连从业多年的陆韬都深感敬佩不停地赞叹说还得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些事适合男同志干有些事则女同志更能发挥出优势。尤其在与军嫂的话题引导、亲和放松等方面陆韬做不到像小苏这般恰到好处。
有赖于苏麦麦采访话题的逻辑梳理每回采访完毕陆韬就觉得心里已经有了个清晰的草稿脉络效率大大增加啊。
还有小苏的速记本辅助记录也做得详尽比录音机也差不了多少了!
周六下午苏麦麦和陆韬正在六旅采访一名叫王勤凤的军属。这个军属随军两年了被大伙儿叫作六旅的“豆腐西施”。
王勤凤家有个祖传的豆腐坊
没啥传男不传女的讲究,自小就学得了一手做豆腐的技术。因为乔连长休假回家相亲认识,很快就结婚了,结婚没两个月就被两边的家长劝说来随军。
她在川省吃惯了鲜香麻辣,刚来就后悔了,觉得嘴里没劲手上没活。
然后乔连长就建议她,不然自己做豆腐消遣吧。老家父母非常支持,当即给她寄了个石磨过来。
于是王勤凤就把一门手艺带到了部队里,先开始她做的豆腐量少,只分给左右的邻居吃,过不久大伙儿都闻到了香味,纷纷来找她买。王勤凤就越做越多起来,还供应给了六旅的各个食堂。
因为味道太好,需求量逐渐增加,王勤凤乐在其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她家小院子不够做太多,乔连长就主动跟上级领导申请,给她在部队里租了一间闲置的房子,专门做豆腐卖。还请了几位得闲的军嫂,一块儿帮忙,又能多赚点儿收入。
做豆腐先得磨豆浆,早上孩子们上学路过,都已经习惯从她豆腐房买一杯热腾腾的豆浆来喝了。据说还有酿造厂子闻讯而来,想找王勤凤技术合作呢,这名声传播得响当当了。
王勤凤是个十分健谈的女人,别看才二十三岁,做啥都风风火火的,歇不住。
听说报社的记者要来采访,有机会能当典型上总军区的报纸宣传,她高兴得一早就在家里候着了。
等看到苏麦麦梳着两根辫子,一身军装苗条高挑的走进来,靓得王勤凤嘴巴都张圆了:“哪个也没告诉我,咱六旅啥时候有这么漂亮的记者了!你这个记者妹儿哟,简直就是美人胚子嘛!
“来来来,快坐快坐,我自家乔连长也很快就回来了!王勤凤搬来椅子,让文绉绉的陆记者和小苏记者坐下。
苏麦麦坐下来,忽地就闻到了一股奇特的臭香味!
她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立时嗅了嗅鼻子问道:“王嫂子,你家这是什么味?有点像臭豆腐。
以为她美人妹儿嫌弃臭,把个王勤凤尴尬得,连忙解释道:“啊这,你咋一闻就问出来嘞?我还生怕你们嫌弃,重重地盖了两层盖子。
竟然真是臭豆腐啊!要知道,现在可不是随时随地能吃各种小吃的时代,交通不发达,极大影响了美食的传播,若非忽然闻见臭豆腐味道,苏麦麦都快忘记这道心头爱的小吃了!
苏麦麦吞咽了口水,带着请求的语气笑起来:“哪能嫌弃,王嫂子
做的这味道太正了,得是正宗的臭豆腐吧?嫂子能给我来几块吗,多少钱我都买。
听得王勤凤惊喜不已,可不味儿正嘛?她这臭豆腐是用传统发酵的方法,发酵了两个星期了,贼臭贼鲜。怕豆腐房里其他嫂子闻不惯,特地藏在家里,准备自己炸了沾酱料辣椒面吃。
乔连长和同院的张干事闻不惯,直说是一股屎臭味,好在张干事的媳妇带孩子回老家探亲了,王勤凤就没管他们男干部嫌弃。没想到水灵娇艳的小苏记者竟然能是个识货的!
好妹子,人美心地美啊!
王勤凤顿时有如他乡遇知音,从坛子里捞出了十来块送给苏麦麦,说自己这会儿临时没法炸,给了苏麦麦两袋酱料和川省产的辣子面,让她回去自个炸了吃。
苏麦麦感激地收下,本来要给王勤凤钱,下次还要经常找她买呢。
王勤凤死活不收,说下次收钱,这次必须当成送的,苏麦麦便没推辞了。
把个旁边的陆韬看得好笑又刺鼻,扶着眼镜框尬笑:怎么没想到小苏会喜欢这种臭味的食物,一个看俄国名著的女青年,吃着臭气熏天的黑豆腐块,不敢想不敢想……
苏麦麦腹诽:那是你还没吃到炸出来的成品,光想想她就忍不住流口水了!
嘿,想到贺衍闻臭豆腐估计也一样反应,她就觉得好笑。怎么着都要让大佬亲自尝一尝味道才行,不然不许上床,以后也不给他做别的好吃的了。
采访气氛因着臭豆腐的受欢迎而十分融洽,王
勤凤更是一谈起话来就滔滔不绝。
川妹子的爽朗个性逗得苏麦麦也乐呵不已,采访正在收尾,家属院的巷道外忽然传来了泼辣的掐架对骂声。
“马芹你又偷我家蛋!我就说早晚会抓到你现形,你个爱偷货,咋这么没皮没脸,几颗蛋都偷偷摸摸?难怪我家母鸡下蛋越生越少了,敢情都被你顺走!
王勤凤对面的一个院子里,站着两个对骂的军嫂,一胖一瘦的身躯将将地挡在了鸡笼子前面。
被骂偷蛋的马芹立时戳手指**起来:“不要脸的是你廖娟,这分明是我家鸡刚生的,咋跑你窝里去了?我辛辛苦苦养的下蛋肥母鸡,你瞧瞧你自个窝里那几只,走两步就能断气的瘪脚料,像是会下蛋的吗?——
大家听好了啊,偷蛋的人是她廖娟,我是过来拿回属于我母鸡刚下的仔!
“放屁!!该我鸡生的蛋
凭啥说成是你的?你眼睛长鸡笼门上啊?你看见了?你全过程盯着鸡屁股生下的蛋啊?啧啧脸皮比城墙还厚
小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不稀得说你!一天天的尽盯着自家几只不下蛋-骚-鸡光养膘不产蛋越长倒越像公鸡了每天叫-春叫得震天响!有这闲工夫再养两只去啊何必尖酸嫉妒成这样!”
廖娟也不甘落下风本来出门倒尿桶的孩子刚拉了屎熏臭得赶紧倒了去。谁知道一出来瞥见鸡笼旁边多出一双鬼鬼祟祟的手摸来摸去的看得她就来气。
她冲过去一看没脸看了就马芹撅着屁股趴着呢!
马芹男人整活没轻没重偏偏马芹嗓门掐不住关键时刻会出声为这个事儿她在家属院挺脸红的。廖娟竟然故意用“鸡叫-春”骂人气得马芹呼上去一袖子:“我呸你个姓廖的!你那点偷鸡摸狗德性当我头一天见识?我家鸡这两天肚子明显窝着蛋现在瘪下去了蛋没瞧见倒在你鸡窝里摸着了你让大伙评评理是不是你个偷鸡摸狗的泼妇干的事!”
“娘嘞你才偷鸡摸狗下-**看我不扇死你!扇死你!煽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